2017年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721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科雷利
【答案】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学于博洛尼亚,后半生服务于罗马的红衣主教。他是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创始人和近代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奠基人,创作虽不多,共72部作品,但他的三重奏鸣曲和大协奏曲,为巴赫和亨德尔等人的奏鸣曲和协奏曲创作打下重要基础。
2. 贝里尼
,以【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作曲家,歌剧代表作为《梦游女》《诺尔玛》和《清教徒》
写作气息悠长的抒情旋律而著称,受到肖邦等作曲家的推崇。
3. 伪音
【答案】早期格里高利圣咏的八种调式在实际运用中是不能作转调和半音变化的,但是遇到f —b 这个增四度音程时,演唱者常常感到不舒服,而会把b 唱成,把f 唱成,这种在演唱中自然降低半音和升高半音的处理,在谱面上并不显示出来,具有一种隐蔽伪装的成分,所以称为“伪音”(musica ficta)。“伪音”的运用为以后的转调创造了条件。
4. 奥克冈
14首弥撒曲包括【答案】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作曲家。作有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定
,后者如《任意调弥撒曲》; 经文歌确立了四声部规范,尚松多采用宫旋律弥撒”和“自由弥撒”
廷回旋诗形式。奥克冈在弥撒曲和经文歌中运用卡农技巧,是他独具匠心的地方。
5. 潘德列茨基
【答案】波兰作曲家,1959年因获青年作曲比赛一等奖而出名,成为二战之后波兰最重要的先锋派作曲家。对音色运用有丰富的想象力,最早尝试在音乐中加入锯木声、打字机声、尖叫声等非乐音,《广岛受难者的挽歌》以出色使用音块手法而著称,其他代表作还有《路加受难曲》、《晨祷》等。
二、简答题
6. 简述布鲁克纳的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1824~1896,奥地利作曲家、管风琴家,浪漫主义晚期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交响乐、宗教音乐、管风琴音乐和室内乐等,以交响乐著称,共作有11部
交响曲。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同时也因崇拜瓦格纳音乐而闻名。
(2)代表作品:
《第四交响曲》和《第七交响曲》。
(3)艺术成就:
①他的交响曲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气势恢宏的管风琴音响效果,同时把德奥民间音乐也放入作品中,抒发了浪漫主义情感; 音乐具有戏剧性、史诗性和抒情性,表达出19世纪中后期人们的复杂情感。
②他的交响曲作品体现了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虽然他承袭了巴赫、贝多芬等大师的某些手法,但技法上明显反映出瓦格纳的风格,尤其是他的半音化和声处理和庞大的结构模式,因此遭
到了瓦格纳对立面的抨击。然而,作品中激情、细腻的处理和鲜明的配器手法也使他赢得了声誉。
7. 歌剧的含义和来源。
【答案】(1)含义:
歌剧(opera )是一种由戏剧(脚本)、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等综合为一体的舞台艺术形式,其中戏剧和音乐是最重要的元素。歌剧的剧本称为Libretto ,音乐形式包括:咏叹调(aria )、宣叙调(recitative )、重唱、合唱(chorus )、管弦乐、主导动机、序曲、幕间曲,以及舞蹈(ballet )等。
(2)来源:
①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
②中世纪时期的一些音乐形式也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首先是10世纪末的宗教剧,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Mystery )和奇迹剧(Miracles )取代,盛行于14~16世纪; 其次是田园剧,这种体裁用音乐、诗歌、戏剧的手段表现乡村生活的场景,它一直盛行到16世纪,成为歌剧的重要起源之一。
③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作曲家用牧歌这一体裁形式来谱写诗歌中的一些戏剧性场面,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后一种形式被称为牧歌剧。
④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Intennedio )。这是穿插在当时喜剧各幕间的一些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到16世纪,各幕之间的幕间剧在情节上组成了一个相关联的故事,并且加入了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
⑤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Bardi )和柯尔西(Corsi )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声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盼音调不但可以用在一首诗歌中,还可用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
8.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的发展。
【答案】复调音乐始于9世纪的奥尔加农,12世纪出现了装饰奥尔加农和狄斯康特,13世纪
产生了经文歌和卡农曲等,直到14世纪出现了对位法,复调音乐才进入规范化时期,这一时期与法国“新艺术”相对应,可以在马肖的作品和意大利牧歌中看到三声部复调的形态; 15~16世纪复调音乐进入声乐复调的盛期。我们可以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5世纪初):
,代表作曲家:杜费、班舒瓦。 勃艮第乐派(Burgundy )
(2)第二阶段(15世纪中后期):
,代表作曲家奥克冈、若斯坎、拉索。 佛兰德斯乐派(Flemmich School)
(3)第三阶段(16世纪中叶):
罗马乐派,代表作曲家帕勒斯特里那。
(4)第四阶段(16世纪下半叶):
威尼斯乐派,代表作曲家维拉尔特、A •加布里埃利、G •加布里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