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911专业理论[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威尼斯乐派

【答案】16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威尼斯形成的音乐流派。创始人为佛兰德作曲家维拉尔特,主要作曲家为A. 加布里埃利和G •加布里埃利叔侄二人。他们运用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有两架管风琴和两个唱诗班席位的条件,写作了两个唱诗班交替歌唱、两个管风琴交替演奏的“协唱(奏)

,甚至将合唱队分成四至八个声部进行对比交替,创造了多角度的音响效果; 他们还将复调合曲”

唱手法运用到器乐音乐创作中,促进了器乐音乐的独立发展。

2. 拉威尔

【答案】法国作曲家和钢琴家。与德彪西同为二十世纪法国音乐的代表,创作受到西班牙民间音乐和俄罗斯乐派的影响,和声与曲式在传统基础上富于个性,配器技法炉火纯青。代表作有芭蕾舞剧《达芙妮与克罗埃》,管弦乐曲《西班牙狂想曲》,钢琴曲《水之嬉戏》等。

3. 创意曲

【答案】充满想象力的原创性乐曲,通常指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复调钢琴小曲,根据某一主题即兴发展而成,类似小赋格曲。16世纪法国作曲雅内坎最早使用“创意曲”一词称呼他的法语世

,包含15首二声部俗单声部尚松,1723年巴赫将为其长子写作的小型复调乐曲命名为“创意曲”

和15首三声部的对位乐曲,是该体裁的典范作品。

4. 真实主义歌剧

【答案】真实主义歌剧是在真实主义文学(verismo )的影响下,于19世纪晚期在意大利产生的一种歌剧体裁。真实主义歌剧描写的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贫苦生活,力求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揭露社会的阴暗面。真实主义歌剧中往往会出现在原始情感冲动下做出的暴力、凶杀等行为,戏剧发展紧迫迅速,舞台人物性格突出,生活环境描写富有色彩,音乐与民间歌舞密切关联,且旋律易记动听。

马斯卡尼的独幕歌剧《乡村骑士》与列昂卡瓦洛的两幕歌剧《丑角》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典型代表,这两部作品经常同场演出,故有“骑士”与“丑角”之称。普契尼的《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也是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品。

5. 乐队协奏曲

【答案】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形式,由乐队演奏的协奏曲,没有独奏部分或任何附属的部分,托雷利1692年写作的6首乐队协奏曲开此体裁先河,1720年后逐渐与早期交响曲的发展合流。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的第3和第6首是出色的乐队协奏曲。

6. 勃拉姆斯

【答案】浪漫主义德国作曲家。追随古典传统,坚持写作无标题的纯器乐音乐,主要创作成

就体现于4部交响曲和24首室内乐作品,风格含蓄内省。还写有大量艺术歌曲、合唱曲和钢琴曲。

7. 交响乐

【答案】交响乐是指一般是为管弦乐团创作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它的产生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意大利歌剧的序曲以及当时流行于各国的管弦乐组曲、大型协奏曲等体裁有直接的联系。交响曲的结构,一般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结构,其音乐特点是快速、活泼,主调具有戏剧性,表现人们的斗争和创造性的活动。第二乐章:曲调缓慢、如歌,是交响曲的抒情中心。采用大调的下属调或小调的关系大调。第三乐章:中速、快速,可回到主调,常以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为基础,采用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具有舞蹈性。第四乐章:非常快速,主调多采用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奏鸣曲式的结构,它常常表现出生活的光辉和乐观情绪,也往往表现出生活、风俗斗争的胜利,节日狂欢场面等。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思想内容最深刻、结构最完美、写作技术最全面而艰深的大型器乐体裁。在交响乐发展史上出现了三位巨匠:海顿、贝多芬和莫扎特,他们对于交响乐发展和成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是交响乐形式规范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代表作品是《伦敦交响曲》和大型清唱剧《创世纪》。

8. 赋格

【答案】在一个主题上形成的多声部模仿对位体裁。其结构因素包括:主题、答题、对题、间插段、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主题是赋格中最早进入的声部,对主题的模仿进入称为答题,每次伴随主题或答题出现并与之形成对位的声部称为对题,赋格就是由主题的多次进入及其对位声部构成,变化主题的手法有增值、减值、倒影、逆行、密接和应等,并有相应的调性和声布局。赋格起源于巧世纪末复调声乐曲中的旋律模仿进入. 作为独立的器乐体裁成型于17世纪,是复调音乐成熟的产物,在巴赫和亨德尔等作曲家的创作中获得完美的发展。

二、简答题

9. 简述蒂皮特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蒂皮特(M.Tippett , 1905~1998),是20世纪20年代后活跃在英国乐坛的重要作曲家。

(2)代表作品:

四部交响曲,《乐队的协奏曲》,钢琴与乐队《亨德尔主题变奏曲》,清唱剧《我们时代的孩子》,歌剧《仲夏的婚礼》等。

(3)艺术成就:

①注重社会性重大体裁,反映自由和胜利的渴望,表现在歌剧、清唱剧和交响曲等体裁中。

他的著名作品是清唱剧《我们时代的孩子》。

②他的音乐风格多样,既受16世纪英国作曲家的节奏和美国布鲁斯音乐旋律的影响,又受贝多芬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作品常采用不对称句法,大跳音程,复杂的节奏织体,四度叠置的和弦等形式,但结构是传统的,也常应用对位形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个性,并使他成为英国最优秀的作曲家之一。

10.简述科普兰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科普兰(A.Copland , 1900~1990),俄国犹太移民的美国作曲家,是一位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的音乐家。

(2)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

第一个时期(20世纪20~30年代):作品体现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法国新典主义音乐风格,同时也体现了对爵士乐的爱好,并引入其作品,该时期代表作主要有《剧场音乐》《钢琴协奏曲》《舞蹈交响曲》《交响颂歌》等。

第二个时期(20世纪30~50年代):30年代中叶,他转向接受欧洲音乐,虽然有些作品还是显示出新古典主义风格,但更多的作品则开始运用美洲和美国的本土音乐元素,如歌剧《第二号飓风》,管弦乐《室外用的序曲》《墨西哥沙龙》,三部舞剧《小伙子比利》《牧区竞技》《阿帕拉契亚之春》,电影音乐《老鼠与人》《我们的小镇》《小红马》等。40年代后他又写了一些实验性作品,如《钢琴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交响曲》等。

第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后):他对勋伯格的序列音乐产生了兴趣,创作中不再应用民间音乐素材,而追求一种抽象的风格,主要作品有《钢琴与弦乐的四重奏》和《钢琴幻想曲》等。

(3)艺术成就:

①他是第一位被国际公认为具有本土风格的美国作曲家,他的作品既具民族风格又有个人特征,充满了美洲风情和西部牛仔歌曲的浓郁韵味,是民族主义音乐风格的集中反映,如:《小伙子比利组曲》和《牧区竞技组曲》。

②致力于美国本土音乐的传播,举行讲座、举办美国新音乐音乐会、成立音乐出版社和美国作曲家联盟等,对美国青年作曲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③他的作品中,旋律多大跳,节奏吸收了爵士乐及其他民间音乐的节奏特点; 和声简朴,调式常建立在自然音阶之上,游离于大小调之间; 管弦乐织体精细清晰; 受马勒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音乐风格倾向于抒情而富有诗意。

11.德国的恋诗歌手和名歌手。

【答案】(1)恋诗歌手:

12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下半叶,在德国出现一种被称为“恋歌”(minnesang )的方言抒情歌曲,唱这类歌曲的歌手即“恋诗歌手”(minnesinger )。他们之中有很多是贵族骑士,以演唱爱情歌曲为主,而且常常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乐曲多为一拍子或四拍子,采用爱奥尼亚调式、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