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昌航空大学公共政策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备选力案有哪些主要来源?

【答案】(1)备选方案的概念备选方案是决策者解决政策问题的行动过程的选择,或是达成政策目标的可供利用的手段、措施或办法。

(2)备选方案的主要来源①由政策问题的性质以及政策目标所派生; ②现有的政策(它本身是一个应考虑的方案,也是许多新的方案产生的基础); ③从别人或别处处理相同问题的经验中得到借鉴; ④某些特殊政策案例的启示; ⑤从类似的问题中加以类比或推广; ⑥向专家请教; ⑦根据权威的要求; ⑧从政策参与者的价值观及信念、法律的规定和科技知识中进行推导等。

2. 简述政策评估的标准。

【答案】政策评估是指对政策方案所做的分析,政策评价是对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它们是政策运行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环节。选择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不仅取决于评价目的和评价者,而且还决定于评价的技术与方法。具体而言,评价标准大致有八个方面:

(1)投入工作量。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

(2)绩效。依据具体明确的目标,分析政策对客观事物与政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绩效既包括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

(3)效率。指投入工作量与绩效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公共政策分析经常讨论的是“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两种。

(4)充分性。满足人们需求、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反映了绩效的高低。

(5)公平性。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政策的类型不一样,所反映的公平性的角度与观点也不一样。

(6)适当性。政策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具体地说,政策追求的目标是否是社会期望的,政策的成本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公正。

(7)执行力。指探求影响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

(8)社会发展总指标。对社会状态与发展的数量描述与分析,既反映过去的动向,又可作为社会现状的说明,其特征以描述性指标为主。

3. 解释政策目标、政策指标和评估标准概念。

【答案】(1)政策目标、政策指标的概念

政策目标是指决策者凭借决策手段所要取得的东西,是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公共决策及政策分析的全过程。目标涉及“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对不同政策目标的澄清和认定是分析者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基本的政策目标包括增长、效率、稳定和公平。

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界定了政策问题,并不等于确定了目标,因为问题中确认的东西还太抽象,往往抓不住要害。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围绕问题,开始设定的目标往往笼统,有待进一步具体化。其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总目标分解成更低层次的子目标; 二是量化,给目标定出必须实现的数量界限。这样使整体日标与局部目标、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单目标与多目标等,可以分析得较为清楚。

政策指标是衡量政策目标的量或质的尺度(如指数、数字或其他的质的尺度),它是对政策目标的具体说明。每个重要的或基本的经济社会政策,通常都有若干个具体的指标作为衡量政策目标的尺度,具体的经济社会政策有更具体的单个或多个指标。政策指标可以是量化的指标,也可以是质的指标,而且许多政策往往只能用非量化的或质的指标来衡量。但是,在政策分析中,量化的指标更重要和有用。所谓的量化指标,是指用数量或指数表示某一社会现象、社会变化和社会发展。如果一项政策是其有明确的目标取向的,并且这个目标是可以量化的,那么就能够用单一或多个量化的指标来刻画该目标,以帮助政策分析和决策。

(2)评估标准的概念

评估标准又称绩效标准或决策标准,是指用来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尺度,即用来指导决策的东西。标准可以是尺度、规则和水准,即那些由特定的决策者用来判断一个特定的决策情景的性质、目的和目标的东西。评估标准构成行动建议基础的明确陈述的价值观,它有六个主要类型:效益、效率、充分性、公正性、回应性和适当性。

4. 简要回答政策终结的原因。

【答案】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策或项目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中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或项目的一种政治行为。导致政策终结的一般原因有:

(1)财政困难

财政赤字、税收减少等而导致政策或项目的终结。

(2)政府的低效率

即政府机构的效率太低、成本太高而导致政策或项目的终结。

(3)政治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的改变或冲突导致政策或项目的终结。

(4)行为理论的变化即关于人性、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应如何提供方面理论的变化导致政策或项日的终结。

(5)学习

采用“试错法,,方式,在政策实践中学习,随时终结那些错误的政策或项日。

(6)政策系统本身的自我更新的特性

①政策系统是一个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系统。必须随着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制定新的政策,而有时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政策终结包括这种推陈出新的过程;

②政策系统也是一个不断与周围环境互动、修正自身的过程。无论是可利用的资源、所要解

决的问题,还是致策的环境都处于1种不确定性变动的可能中。

二、论述题

5.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政策评估的意义和面临的困难。

【答案】(1)政策评估的含义

公共政策评估指的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果和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行为。它是政策分析的重要方面,是一种具有特定标准、方法和程序的专门研究活动。众所周知,公共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国家关于发展公共的意志和行动

(2)政策评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公共政策评估可以提供政策运行结果所带来的价值方面的信息,从而科学地诊断政策效果,判断政策对既定目标或目的的实现是否起丁作用。

②公共政策评估可以作为决定政策继续、调整或重新制定的重要依据。

③公共政策评估能有效地检测政策效率和效益,为合理配置政策资源奠定基础。

④公共政策评估还是迈向政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3)政策评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策目标存在模糊性和多变性。公共政策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考察、检验政策执行是否达成了预定的目标或达成目标的程度。但公共政策和其他公共政策一样,政策目标并不总是清晰的,许多公共政策的目标具有多重性,而且不可能进行具体量化,往往难以明确确定和说明政策目标; 而且政策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因客观环境的变化或政策制定者意志改变而发生变更。

②公共政策本身影响具有多重性。一项政策实施后,其影响往往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往往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既包括短期影响,也包括长期影响。譬如,扩大研究生招生的政策,从长远看,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推进科教兴国肯定产生积极影响; 但是,从近期看,由于扩大招生不同程度稀释了教育资源,对教育质量也有不良影响。有些影响因素难以测定,甚至根本无法测定,而且各种影响因素也往往难以用一个计量标准来衡量,这样一来就给公共政策评估带来相当大的障碍。

③公共政策不是孤立、单独存在的,往往会有许多政策同时被执行,也同时发挥作用。这样一来,无疑就导致了公共政策资源的混合和重叠。在评估实践中很难分清某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从而增加了公共政策评估的难度。

④很难全面获得政策运行过程以及运行效果的信息。政策运行过程和运行效果的信息是进行公共政策评估的基础。评估主体没有完全掌握评估对象,即政策运行过程及其效果的信息,评估结论就不可能做到客观、公正和准确。然而在我国对公共政策的信息管理还不够重视,政策信息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健全,对政策信息管理不够规范,出现资料小完整,统计数据不准确等现象,使得公共政策评估者难以获得精确的信息,用以分析政策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再加上有些人员只提供那些对他们有利的资料,这样一来就更增加了评估的难度

⑤我国的公共政策的评估队伍也比较薄弱。评估者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和技术水平的制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