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大学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617普通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内液。
【答案】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约占体重的40%(男)和30%(女)。
2. 反应中心色素分子。
【答案】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处于反应中心中的一种特殊性质的叶绿素a 分子,它不仅能捕获光能,还具有光化学活性,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3. 单基因病。
【答案】单基因病是指与一对致病基因有关的遗传病,按简单的孟德尔方式遗传。
4. 秋材。
【答案】夏末秋初气候条件渐不适宜树木生长,形成层活动减弱,细胞分裂慢,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较小且数量少,木纤维和管胞较多,管壁较厚,细胞排列紧密,这部分次生木质部的材质地致密,色泽较深,称为晚材或秋材。
5. 趋异进化。
【答案】趋异进化是指同源生物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有不同的进化趋势,某些方面变得不相同的现象。
6. 抗原。
【答案】抗原是指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或任何一个引发产生大量淋巴细胞的“非我”标志即抗原)。
二、选择题
7. 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根中,由于某些细胞进行( )分裂分化,产生维管形成层,进而产生次生初皮部和次生木质部。
A. 纵向
B. 切向
C. 横向
D. 不定向
【答案】B
8. 细胞膜有能量交换、物质运输、信息传递三种功能,这些功能与组成膜的( )有关系。
A. 磷脂
B. 糖类
C. 蛋白质
D. 固醇
【答案】C
9. 下列哪项是对理论正确的说明?( )
A. 理论是指已经被反复证明过的不会错的真理
B. 理论仅仅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实验和观察的假说
C. 理论是不能用实验和观测来支持的假说
D. 科学中理论一词是指那些已经证明具有最大解释力的假说
【答案】D
10.细胞由谁命名的?( ) A. B. C. D.
【答案】D
【解析】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胡克第一个用复式显微镜观察软木切片,发现软木是由密排的蜂窝状小室所组成,并将这些小室定名为“细胞”
11.病毒的蛋白质外膜是( )。
A. 衣壳
B. 细胞壁
C. 细胞膜
D. 溶原粒子
【答案】A
【解析】病毒的基本结构是由一种核酸(DNA 或RNA )组成的核心或称髓部或基因组和外围由蛋白质亚基缠绕组成的衣壳两部分构成。蛋白质衣壳是由许多亚单位,即衣壳体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亚单位有规律的排列使各病毒具有不同的形态。很多动物病毒在衣壳之外还有一层由脂类双分子层构成的包膜。包膜实际来自寄主的细胞膜或核膜,其上有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可和寄主细胞膜上的受体分子结合,使病毒粒进入细胞。
12.生态系统中能流在相邻两级间传递时,能量比大体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对太阳能或其前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利用、转化效率,称为生态效率,以能流线上不同点之间的比值来表示,约为10%。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传递效率
很低,主要原因有:(1)吸收的光能有限;(2)净初级生产量利用率低;(3)生物呼吸消耗。
13.下列实例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 竹节虫的体色和乌鸦的聚众鸣叫
B. 竹节虫的体色和鸟类的鸣叫
C. 竹节虫的体色和雄性马鹿相互之间呼号
D. 竹节虫的体色和小猴总是避开猴王
【答案】A
14.人类细胞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四分体数是( )。
A.23
B.46
C.0
D.4
【答案】A
【解析】四分体或二价体是指在减数分裂前期I 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配对,每条染色体由2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这样每对同源染色体包括4条染色单体。A 项,人体细胞共有2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形成23个四分体。
15.酵母菌是有性生殖时产生( )的真菌。
A. 担子
B. 子囊
C. 配子体
D. 菌盖
【答案】B
【解析】酵母菌属于真菌门子囊菌纲。最主要的特征是产生子囊,子囊是子囊菌的有性生殖器官,内生子囊孢子。
16.生物学史中,最早发现植物的向光性现象的科学家是( )。
A. 达尔文
B. 温特
C. 库格
D. 希尔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