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37普通生物学(生)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生物圈的能量流转以_____为主要传送带,传递的次序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能量传递的规律是_____。出现该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0%; 吸收的光能有限;净初级生产量利用率低;生物呼吸消耗
2. 形成层细胞切向分裂,向外产生_____,向内产生_____。
【答案】次生初皮部;次生木质部
3. 昆虫的主要呼吸器官是_____,排泄器官是_____。
【答案】气管;马氏管
【解析】(1)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因适应各种环境,可有各种变化。水生节肢动物用鳃或书鳃呼吸,如甲壳类节肢动物以肢鳃呼吸。陆生节肢动物用书肺或气管呼吸,如蜘蛛用书肺呼吸。气管是节肢动物特有的呼吸器官,也是陆生节肢动物的主要呼吸器官,由体壁内陷形成。外端为气孔,气孔通入体内的气管、气囊,气管分支形成小气管、微气管,深入各组织器官之间,末端为盲端。气孔有瓣膜,可开关。气管壁内膜为具有环纹的几丁质膜。气管直接将空气输送到组织和细胞。(2)马氏管全称是马尔比基氏小管,是昆虫(节肢动物中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的排泄和渗透调节的主要器官,它位于中、后肠交界处,是由内胚层或外胚层细胞形成的单层细胞的盲管,游离在血腔中收集代谢产物。排泄物最后经肛门排出体外。马氏管的出现可能与真体腔的减少及后肾的消失有关。
4. 不同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隔离,同一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隔离。
【答案】生殖;地理
5. 单糖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_____糖,第_____C原子与0形成双键;二是_____糖,第_____C原子与O 形成双键。
【答案】醛;1; 酮;2
6. 反射弧由_____、_____、_____、传出神经和_____五个部分组成。
【答案】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
7. 常见的发酵过程有_____和_____。
【答案】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8 DNA 分子最常发生的突变是_____和_____两种,,.突变可发生于_____细胞中也可发生于_____细胞中。
【答案】置换;移码;体;生殖
9. 生态学可以分为两大分支:即个体生态学和,根据研究对象的层次,后者又可分为_____、和_____。
【答案】群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解析】生态学是指研究生物、人类和环境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按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10.将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使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_____。
【答案】乙烯
【解析】乙烯是存在于成熟中的果实、茎的节和失水的叶子中的气体物质,容易在细胞、果实间扩散。乙烯具有促进果实的成熟和其他衰老过程的功能。
二、名词解释
11.假果。
【答案】除了子房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花冠及整个花序等其他结构共同参与果实形成,假果是指这种非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如南瓜、苹果等的果实。
12.多倍体育种。
【答案】多倍体育种是指利用人为的方法使生物的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从中选育优良品种的育种方法。
13.细胞周期。
【答案】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细胞周期包括一个有丝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后者包括DNA 合成期(S 期)以及S 期前后的2个间隙(期)。
14.生物群落的结构。
【答案】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的水平分化和镶嵌现象。
15.遗传漂变
【答案】遗传漂变是指基因频率在小群体里随机波动的现象。遗传漂变和选择、突变、近亲繁殖等都是影响等位基因频率的因素。
16.五界系统。
【答案】五界系统是指惠特克R.H.Whittaker 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三、思考题
17.比较糖发酵作用和有氧氧化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案】糖发酵作用和有氧氧化的相同之处:
(1)实质上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从葡萄糖到丙酮酸这一阶段完全相同。
表
18.简述酶促反应的特点和意义。
【答案】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主要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
的进行,但在反应前后并不发生变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绝大多数属于酶促反应,其特点如下:
(1)酶促反应中酶只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反应。
(2)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但不改变反应平衡点,即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3)对正逆反应催化作用相同。
(4)在反应前后,酶没有质和量的改变,且微量的酶便可发挥巨大的催化作用。
(5)酶促反应具有极高的效率。
(6)酶促反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一种酶只催化一种反应或或一类密切相关的反应。
(7)酶的活性可调节,要求适宜的
酶促反应的速度。
盐的浓度等。 (8)温度、酶的浓度、底物浓度、反应温度、酸碱度、抑制剂、激活剂、反应产物等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