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805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布克斯特胡德
【答案】巴洛克时期丹麦作曲家和管风琴家,对17~18世纪德国北部的管风琴音乐影响巨大。主要以教堂音乐闻名,作有弥撒曲、康塔塔、圣母颂歌等,管风琴曲是他最重要的器乐创作,大量运用众赞歌前奏曲、托卡塔与赋格等体裁,直接启示了巴赫的管风琴音乐创作。
2. 《舍赫拉查德》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创作的交响组曲。根据阿拉伯民间文学《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创作,但组曲的四个乐章仅描绘了其中四个场景,且乐章问故事没有关联。全曲有两个贯穿始终的主题,一是象征残暴的苏丹王的主题,一是象征美丽的舍赫拉查德的主题。作品以富于异国情调的色彩性和绚丽超群的配器法著称。
3. 普塞尔
【答案】巴洛克时期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作有各种音乐种类:教堂音乐、戏剧音乐、宫廷颂歌、键盘音乐和室内音乐,所作戏剧音乐多为戏剧配乐和半歌剧,如《阿瑟王》、《仙后》等,唯一的歌剧作品《迪多与埃涅阿斯》受到意大利和法国歌剧的影响,同时又具有突出的英国特色。
4. 《蝴蝶夫人》
【答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作品,剧情大意为:驻日美国军官平克顿娶日本少女巧巧桑(蝴蝶夫人)为妻,三年后,平克顿携新婚美国妻子返日预领走蝴蝶夫人所生之子,蝴蝶夫人忍痛应允后引颈自刎。歌剧音乐在普契尼典型的意大利抒情风格中缀以日本旋律,充满异国情调,受到世人喜爱。
5. 《普尔切内拉》
【答案】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后改编为管弦乐组曲。音乐素材来自于前古典时期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未发表的手稿,斯特拉文斯基以巴洛克大协奏曲的乐队组合,为戏剧谱写了由序曲、小夜曲、加沃特和小步舞曲等共同构成的古组曲形式的音乐。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开山之作。
6. 《费加罗的婚礼》
【答案】莫扎特根据达•蓬特的台本而写作的四幕喜歌剧,1786年首演于维也纳,取材于博马舍的原作。剧情讲述阿尔马维瓦伯爵的侍仆费加罗和未婚妻机智挫败伯爵的好色阴谋,是一部
讽世之作,抨击贵族阶级的特权。重唱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刻画人物心理和性格,描绘爱情的细腻差异,对推动戏剧的发展和加强喜剧效果尤其起到重要作用。
7. 柏林乐派(Berlin School)
【答案】柏林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在柏林形成的一个乐派,代表人物是K.P.E. 巴赫(K.P.E.Bach , 1714~1788)。这个乐派风格比较保守,音乐多采用对位手法,交响曲多为三个乐章;
,比曼海姆乐派的音乐更动情。它把奏鸣其贡献在于强调交响乐中的情感表达,信奉“情感主义”
曲式中呈示部的两个主题真正分开,扩大了展开部的发展,奠定了近代奏鸣曲的基础。
8. 《伊戈尔王》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鲍罗廷创作的四幕歌剧作品,根据古代史诗《伊戈尔王远征记》写作,叙述12世纪时,伊戈尔公爵远征钦察汗国,被波洛维茨人俘获的故事。这部歌剧显示出作曲家强烈的个性特征,被认为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作,剧中第二幕的波洛维茨舞常单独演奏。
9. 尚松
【答案】16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法国尚松(chanson )与意大利牧歌一样,是备受作曲家关注的世俗歌曲体裁,它改变了以往巧世纪时沿着佛兰德斯风格发展的方式,呈现出一种在词曲上具有典型法国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代表人物:雅内坎(C.Janequin )、贡贝尔(N.Glemens )、克莱门斯(J.Clemens )等。它在音乐上,旋律轻快优美,节奏强烈,音符常常反复,具有朗诵性; 在内容上,多表现生活中爱情的一面,法语生动的模仿和对情景的描绘,使其描摹的对象显得惟妙惟肖; 在形式上,一种模仿对位的歌谣曲形式。16世纪后,法国尚松发展成一种被称为“格律音乐”的五声部复调歌曲形式。
10.《天鹅湖》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四幕芭蕾舞剧,剧情取材于民间传说: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王子齐格弗里德誓言拯救奥杰塔,但又险些被伪装成奥杰塔的恶魔女儿所迷惑,最终王子杀死恶魔,奥杰塔恢复公主原形与王子偕好。舞剧用宏伟的交响音乐构思来构建,创造出“交响芭蕾音乐”的新体裁,为芭蕾舞剧音乐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力作。
二、简答题
11.“巴罗克”一词的含义及时间划分。
【答案】(1)含义:
巴罗克(baroque ,又译:巴洛克)一词源自葡萄牙文,意为不规则的珍珠。人们曾用该词来形容17、18世纪建筑物中装饰性的风格,后来巴罗克一词随着时间变化,成为一个时代风格的代名词。在艺术史上,巴罗克风格是指17、18世纪一种华丽的建筑风格,表现为精密的雕刻、弯曲的线条和夸大的装饰,这种风格明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平衡风格形成对比。
(2)时间:
音乐史中通常将1600~1750年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称为巴罗克时期。即从第一部歌剧诞生开始到巴赫去世为止。
12.简述亚纳切克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亚纳切克(Leos Janacek , 1854~1928),捷克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最重要的创作集中在歌剧与合唱方面,音乐生涯的前半部分主要从事音乐教育,五十岁以后才开始专注于创作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2)代表作品:
①歌剧:《叶努法》《沙尔卡》《卡佳·卡巴诺娃》《死屋》等9部。
②声乐套曲:《一个失踪者的日记》。
③管弦乐:《塔拉斯·布尔巴》《小交响曲》。
④室内乐:《第一弦乐四重奏》等。
(3)艺术成就:
①他是20世纪捷克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捷克莫拉维亚民间特色,从捷克的语言音调中发现它的“旋律曲线”,并运用到创作中。他继承了斯美塔那等捷克民族主义音乐作曲家的传统,并在和声、节奏、旋律写作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
②他是20世纪初重要的歌剧作曲家。摈弃了歌剧中传统分曲的形式,旋律、节奏接近自然说话的状态,音乐发展无明显终止感。
③他的音乐一般不采用西方传统曲式,常以动机的反复构成音乐的整体; 乐谱上的调号有时与实际调性不一致,晚期作品则不写调号,采用临时调号标记调性:在配器上选用敲击铁锤、铁镣和皮鞭等发出的自然音响,这些新颖的手法对现代音乐的发展具有探索价值。
13.简述普罗科菲耶夫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普罗科菲耶夫(S.Prokofiev , 1891~1953),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斯克里哑宾和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与贾基列夫相识后,他便投身于俄罗斯芭蕾舞剧音乐的创作,1923年开始在巴黎生活,该时期的创作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2)代表作品:
①歌剧:《战争与和平》《火天使》《小丑》《三橘爱》等。
②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丑角的故事》等。
③交响乐:《第五交响曲》。
④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大提琴协奏曲。
⑤朗诵与乐队音乐童话:《彼得与狼》。
⑥康塔塔:《亚历山大·涅夫斯基》,20世纪最出色的康塔塔之一。
(3)艺术成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