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805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无词歌
【答案】按照歌曲体裁风格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由歌唱性旋律和音型化伴奏织体组成,由
门德尔松创立。他写有49首无词歌,有些带有标题,如“威尼斯船歌”“春之歌”“纺织歌”等。
2. 《命运交响曲》
【答案】贝多芬创作的第五交响曲,构建在四音的“命运动机”之上,作为整个交响曲的核心,“命运动机”在各乐章中反复出现,并加以变形,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在这个动机的衍伸中开展,表达了作曲家在战胜个人情感挫折和生理疾病苦痛绝望情绪后的决心—“我要同命运抗争,决不被它征服”。“命运交响曲”延续了“英雄交响曲”中的英雄形象和革命战斗精神,将交响曲的戏剧性推向最高峰。
3. 理查·斯特劳斯
【答案】浪漫主义晚期德国作曲家和指挥家。19世纪末重要的交响诗作曲家,作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的生涯》等,还写有歌剧《莎乐美》和《玫瑰骑士》等,音乐风格衔接了19世纪与20世纪。
4. 科达伊
【答案】匈牙利作曲家、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20世纪匈牙利音乐三巨头之一,曾任布达佩斯音乐学院院长、国际音乐教育协会主席等职。在收集和研究民歌方面卓有成就,创作富有匈牙利民族特色的音乐,谨慎使用现代技法,建立了系统采用匈牙利民间音乐作为视唱教材的音乐教学体系,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代表作品有歌剧《哈里·亚诺什》、合唱《匈牙利诗篇》、管弦乐曲《玛罗谢克舞曲》和《孔雀变奏曲》等。
5. 《埃莱克特拉》
【答案】理查德。斯特劳斯创作的歌剧。由剧作家霍夫曼斯塔尔根据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同名剧作撰写剧本,剧情为: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女儿埃莱克特拉与其兄弟共谋,将拭夫的母亲克莉泰姆内斯特拉与情夫杀死,为父亲报仇,事后埃莱克特拉狂舞而死。歌剧大量使用不谐和音与近于无调性的和声语言,预示了20世纪的某些技法。
6. 潘德列茨基
【答案】波兰作曲家,1959年因获青年作曲比赛一等奖而出名,成为二战之后波兰最重要的
先锋派作曲家。对音色运用有丰富的想象力,最早尝试在音乐中加入锯木声、打字机声、尖叫声等非乐音,《广岛受难者的挽歌》以出色使用音块手法而著称,其他代表作还有《路加受难曲》、《晨祷》等。
7. 尚松
【答案】16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法国尚松(chanson )与意大利牧歌一样,是备受作曲家关注的世俗歌曲体裁,它改变了以往巧世纪时沿着佛兰德斯风格发展的方式,呈现出一种在词曲上具有典型法国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代表人物:雅内坎(C.Janequin )、贡贝尔(N.Glemens )、克莱门斯(J.Clemens )等。它在音乐上,旋律轻快优美,节奏强烈,音符常常反复,具有朗诵性; 在内容上,多表现生活中爱情的一面,法语生动的模仿和对情景的描绘,使其描摹的对象显得惟妙惟肖; 在形式上,一种模仿对位的歌谣曲形式。16世纪后,法国尚松发展成一种被称为“格律音乐”的五声部复调歌曲形式。
8. 维塔利
【答案】维塔利(Giovanni Battista Vitali, 1632~1692)是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作有大量的声乐作品,他的器乐作品尤其值得关注。他生前出版了4卷合奏奏呜曲和5卷合奏舞曲,这两类不同的器乐曲后来分别被称为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他是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的奠基人之一。
9.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创作的五幕歌剧,台本根据普希金的同名叙事诗编写,叙述了剧情:基辅大公之女柳德米拉被魔鬼所掳,大公允诺将女儿许配给救出她的勇者,最终骑士鲁斯兰救出柳德米拉与之成婚。歌剧创造了典型的俄罗斯音乐风格,是俄罗斯歌剧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其序曲为交响音乐会的常演曲目。
10.勋伯格
【答案】美籍奥地利作曲家,20世纪音乐巨人之一。与其门生贝尔格、韦伯恩一起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成为十二音作曲法的开山鼻祖。一生创作分为四个时期,涵盖了自调性音乐到序列音乐的几个流派,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配乐诵唱《月光下的彼埃罗》、歌剧《摩西与阿伦》、康塔塔《一个华沙幸存者》等。
二、简答题
11.14世纪“新艺术”音乐。
,与13世纪的“古艺术”相对,【答案】14世纪在法国兴起的新的音乐倾向被称为“新艺术”
这一术语现用来指代整个14世纪的欧洲音乐艺术。“新艺术”一词最早出现在1320年,是法国作曲家和诗人维特里所写论文的标题,在他的《新艺术》中,记录了当时欧洲音乐发展的最新成果:
,将音值分成相等两部分的二分法(不完美节拍)已经可以相对于有量音乐三等分的“完美节拍”
接受。
法国新艺术的音乐成就主要体现在等节奏经文歌。
法国新艺术音乐的代表人是诗人、作曲家和教士马肖。马肖的音乐作品涉及当时所有重要的音乐体裁,有《圣母弥撒曲》1首、经文歌23首,世俗歌曲叙事歌、回旋歌和维勒莱共计115首,还有一些单声部的行吟歌曲等。马肖的23首经文歌,歌词内容以爱情为主,重视等节奏型的运用,23首经文歌中20首运用了等节奏型,还大量运用分解旋律。
《圣母弥撒曲》是马肖唯一存世的弥撒经文谱曲,乐曲由六个乐章构成,规模庞大,运用当时较为罕见的四声部织体写作,六乐章中的四个使用了等节奏型,并在固定声部有一首定旋律素
,各乐章间还存在一些连接性的旋律。这是最早为常规弥撒写作的完整歌作为统一全曲的“动机”
复调配乐之一,也是最早由一位作曲家独立创作的弥撒曲之一。
马肖的单声部歌曲继承了法国北部游吟诗人的传统,复调维勒莱、回旋歌和叙事歌则明显地表现出“新艺术”风格的倾向,如突出二等分节拍的地位、和声上大量使用三度和六度音响,独唱声部旋律更为精雕细琢等,他强调诗歌音乐应出于真挚情感,才能具有感染力。他对叙事歌与回旋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意大利新艺术时期的主要音乐成就体现在牧歌、巴拉塔和狩猎曲等世俗音乐形式中。
意大利新艺术音乐的代表人物是杰出的歌手、诗人、音乐理论家和演奏家兰迪尼。身为教会神职人员,兰迪尼留存下来的154首音乐作品却都是世俗音乐,除4首牧歌和1首狩猎歌外,其余全部是巴拉塔,包括90首二声部的和42首三声部的。二声部巴拉塔风格近似牧歌,三声部则象法国叙事歌一样,是为独唱和两个伴奏声部而作。兰迪尼的和声喜用三度和五度或三度和六度的音响效果,他还是“兰迪尼终止式”的创始人。
12.简述瓦雷兹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瓦雷兹(E.Varese , 1883~1965),美籍法国作曲家。
(2)代表作品
管乐与打击乐《超棱镜》《积分》,十三件乐器的《电离》,长笛独奏《密度21.5》,电子音乐《沙漠》《电子音诗》等。
(3)艺术成就
①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创新观念上对西方音乐影响最大的音乐家之一。受未来主义的影响,把音乐的“乐音”概念扩大到自然界的所有“声音”范畴,超出了巴赫以来所运用的十二平均律,也超越了勋伯格十二音列作曲技法,更重要的是突破了传统乐器的演奏范围。他的作品中,音乐构思的起点不是和声、旋律和曲式,而是“音”,从而拓宽了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为后人的探索开辟了道路。
②他借助新出现的电子设备,创作了《电子音诗》等电子爵乐作品,使用噪菏和电子手段,把音色、音响提到首位,这种对音响效果的独特尝试对战后的音乐风格具有重要影响,他的作品也成为电子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