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613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
【答案】土地开发整理项日规划就是在土地整理前期进行的安排设计,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的立项,必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专项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和执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搞好土地开发整理的前提。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实质是总体规划的延伸。开发整理项目区的确定不但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而且要符合开发整理专项规划。
2. 土地利用结构
【答案】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用地面积的对比及其空间匹配关系,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程度及其生产结构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土地结构,区域土地利用只有建立合理的结构,才能保持一定的土地利用系统的良险循环,从而使得区域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
3. 引水工程规划
【答案】引水工程就是对水资源的利用而进行的规划设计,引水工程随水源类型、水位和水量的状况而定。引水工程规划包括四个形式:有坝引水、无坝引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具体采用哪种形式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答:者海塘; 洪标准、堤防工程规划堤防一般是用土料做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修在江河两岸的叫做江堤、河堤; 修在海边的叫做海堤或修在湖洼周围的叫湖堤、抒、坑; 修在潭边的叫民烷。堤坝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拟定堤防防堤防间距顶高程的确定、堤防标准断面的确定。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答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是依据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出的要求,对土地规划进行的编制,主要任务包括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调控、对用地部门进行组织协调、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组织、对土地利用进行规范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要符合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系统协调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动态平衡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5. 系统工程理论
【答案】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组织管理技术,是以大型的复杂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并有日的地对其进行规划、研究、设计和管理,以期达到总体最优的效果。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特点是研究方法上的整体化,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化,组织管理上的科学化。利用系统工程进行规划,是根据系统的概念、构成和性质,把土地利用作为系统,对它进行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决策和实施,拟出能够满足土地利用规划要求的几种方案,使之有效地实现规划目标。
6. 香港地区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香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其医乏,其规划体系并不区分城市乡村,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其发展规划分为全港、次区域和地区二个层面,对应地形成了全港发展策略、次区域发展策略及地区图则二层架构的发展规划系统。
7. 预测方法
【答案】预测方法是指预测某一事物所具体采用的方式和途径,具体而言包括所用工具、流程、方式等。预测方法通常包括因素分析法、自然增长法等。
8. 地和地价理论
【答案】地租地价理论是非常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也是土地利用的最基本原理之一。自然状态的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而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的过程。土地之所以能够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是因为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效用。
二、简答题
9. 简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主要工程规划要点。
【答案】土地开发整理项日工程规划主要从土地平整工程规划、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田间道路工程规划、生态防护工程规划四个方面来说。
(1)土地平整工程规划
①土地平整基本原则和要求。
要和土地利用工程规划统一起来。使土地平整适应土地整治的要求,并作为其一个组成部分。否则,如平整土地不与田、沟、林、路、井等工程密切结合,另搞一套,势必造成返工浪费现象,挖了又填,填了又挖,降低效果,挫伤群众的积极性。
②平整方案和选择。
根据整理区平整工程量及地形变化幅度的大小,农田平整方案可分为局部平整与完全平整两种。
(2)农田水利工程规划
①排灌沟渠规划。在作排灌沟渠的规划布置时,一定要深入现场,对地形、土壤、水源、灾害以及作物种植与需水情况等,作细致的调查研究,并要把土地利用规划与水利规划结合在一起分析,对沟渠布置做出不同的规划方案,加以反复比较,选取最佳方案,以期减少工程投资,增加整理效益。
②喷滴灌工程规划。和其他灌溉工程一样,喷滴灌工程规划首先要进行现场调查与勘测,搜集地形、土壤、气象、水源、作物种植情况、当地灌水经验、已有灌溉制度、动力(电源)来源、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资料。此外还应搜集喷灌机具、管材供应情况等资料。
③坚井工程规划。竖井工程有两项功能,一是在于旱地区抽水灌溉,解除旱情; 二是在地下水位高的盐渍化地区,井灌井排降低地下水位、治理盐碱危害。竖井工程规划一般与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配合进行。竖井规划也是灌溉系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④小型抽水站(泵站)规划。
在一定原则指导下具体解决灌区划分、站址选择、枢纽总体布置等问题。
排涝泵站的规划内容与灌溉泵站基本相同,它包括排涝区划分、站址选择、枢纽总体布置等内容。但在具体要求上却有很大区别。
排灌电气工程规划包括电力排灌负荷量计算和电力网布设两项内容。规划时,要确定电力排灌设备总容量,受载系数和同时率,计算负荷量。
(3)田间道路工程规划
田间路和生产路一般在农地整理中的田块规划时进行布设,规划设计要有利于田间生产和劳动管理。既要满足机械化作业条件,又要考虑田间人员作业要求。应与田、林、沟、渠结合布置。田问路一般沿田块短边结合斗渠、斗沟和副林带布设,而生产路一般沿田块长边结合农渠、农沟和主路带布设。
①田间道。其应能通行农业机械,一般设置路宽为4米左右,南方丘陵区通常采用小型农机,在此基础上,可酌情减少路宽。田问道又可分为主要田间道和横向田间道。主要田间道是由农村居民点到各耕作田区的道路。它服务于一个或几个耕作田区,如有可能应尽量结合干支道布置,在其旁设偏道或直接利用干支道; 如需另行配置时,应尽量设计成直线,并考虑使其能为大多数田区服务。
②生产路。生产路的设置应根据生产与田间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生产路一般设在田块的长边,其主要作用是为下地生产与田间管理工作服务。
(4)生态防护下程规划
生态防护工程措施分为四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化学措施和农业措施。土地整理工程中主要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一般见效慢、实施周期长,但比工程措施投资少,且可实现标本兼治,并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工程措施一般见效快、实施周期短、投资大,对灾害严重或生态环境已遭破坏的土地治理效果显著。工程措施往往是临时措施,治标不治本。在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工程规划是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必不可少的内容。在风沙威胁较大的地区营造防风固沙林是防止风沙侵害和治理风沙地的根本措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