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自从1992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吸收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通过FDI的方式获得先进的技术并最终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从广泛的文献研究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劳动生产率或者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研究外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极少的研究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进行的。考虑到技术创新对一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创新地从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考察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在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之前,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各个地区创新能力分布的现状,并采用泰尔熵的方法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创新能力分布的不平衡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使用专利申请数作为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本文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外商直接投资还是区域创新能力,我国的各个地区之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表现要明显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FDI确实对我国的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外资的进入促进了各个地区的专利申请,而且这种溢出效应对发明专利的影响尤为显著。 同时,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究表明,外资的进入同样也促进了所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如果只考虑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情况这种溢出效应就会消失。最后,使用制造业28个子行业的数据,本文比较了聚集在一个地区的外资和聚集在一个行业的外资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差别。研究发现,从区域的角度来看,我们能够观察到外资的这种显著的正面效应。但是,如果是从行业的角度,我们不能够得出外资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溢出效应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