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孟郊诗词研究

关键词:无

  摘要

  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孟郊的精神气质。孟郊成长和生活的中唐,是唐王朝由强盛逐渐走向衰败的时代,同时又是门阀制度彻底解体,科举制度极为繁荣的时代,这种环境给孟郊心理以双重的影响,一方面促使孟郊向往科举,走向救世道路,另一方面又是他对自己的前途和能力失去必要的自信心,产生冷漠或焦躁的情绪。具体说来,孟郊的精神气质有四个方面:(一)勇猛刚烈,疾恶如仇的政治态度;(二)忧郁内向的感伤色彩;(三)孤傲耿介的卫道精神;(四)冷漠消退的避世情绪。但这四个方面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表现于他的一生之中,本身就是种种矛盾现象的揉合,这种揉合使得孟郊成为一位爱激奋、爱退缩、爱悲吟、爱狂放、追求超脱而又自寻束缚的精神气质怪异的人。这种怪异现象的产生是孟郊自身精神焦虑症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孟郊诗歌的思想内容。热心地关注社会、无情地诅咒罪恶,强烈的表现自我,是孟郊诗歌中的中心主题。这一主题由四方面构成:(一)同情劳苦人民,批判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揭露社会的不平等;(二)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揭露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三)在生活贫苦和政治蹉跎中对悲惨命运的不平之鸣;(四)批判浇薄险恶的时风,表现自己的穷困不移、坚贞耿直的高风亮节,孟郊诗歌思想内容的缺陷。   第三章:孟郊的文学思想。(一)调整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辨证地阐述了现实、作家、文学三者的关系;(二)提倡风雅,强调诗歌"礼教化"、"证兴亡"的社会作用;(三)崇高风骨,追求一种激愤悲切的创作情感和骨劲气猛的风骨美;(四)驰骋狂才、追求弘大境界的创作理想。孟郊的文学思想是继元结之后的以复古主义为旗帜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同时又是韩愈之前险怪诗派在理论上的先声。   第四章孟郊的审美心理。(一)悲抑阴郁的悲剧意识;(二)以道德判断为核心的理情精神;(三)感情刺激和艺术刺激下的求异心理。   第五章:孟郊诗歌奇异险怪的风格特色。(一)选材奇异,造型超常。爱选择那种冷僻、残破奇寒的东西,用夸张的变形式的手法,突出事物的超常形态,用超常的形态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二)构思新奇,意境奇崛。他善于夸张和渲染自然的恐怖形态,创造一种弘大而怪异的意境;他善用真切而彻骨的心灵剥露,创造一种奇苦凄厉、撩人肺腑的悲苦意境;他善于用衬托、对比等方法,多方位的描写事物,创造一种峭拔峻伟的意境;(三)硬语盘空,警劲古奇。他用"坚瘦"之语,突出"诗骨",用比喻、联想、想象等方法,锤炼字句;运用议论、类比、说理的方法,创造种种奇警的语言。   第六章:孟郊诗歌浑朴清奇的风格特色。(一)沉郁浑朴的七言诗;(二)清奇幽淡的意境美。(三)婉转顿挫的抒情手笔。 第七章:孟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中唐复古主义思潮的弄潮儿和杰出代表。孟郊的人格和诗品只可能极耀于中唐。(二)为下层寒士怒骂不平的歌手。孟郊生活态度和政治态度冲破了中庸之道的范围,它体现的是一代风气。(三)艺术道路上勇于创新勇于牺牲的探险者。孟郊的探险,在名誉上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但他的探险同韩愈的探险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奇险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