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培养单位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之高分子化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动力学链长
【答案】动力学链长是一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开始到真正终止为止所消耗的单体数目。
2. 负H 转移的异构化聚合
【答案】负H 转移的异构化聚合是3-甲基-丁烯-1的阳离子聚合由1,2-聚合变为1,3-聚合是通过负H 离子转移(或正电荷的移位)而进行分子内重排的聚合。
3. 引发剂的引发效率f
【答案】引发剂的引发效率f 是指分解的引发剂用于引发单体占分解的引发剂的百分率。
4. 缩聚反应
【答案】缩聚反应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
5. 最高聚合温度
【答案】最高聚合温度是指单体合成聚合物的过程中的极限温度。
6. 转化率
【答案】转化率是参加反应的单体分子数与初始投料单体分子数之比。
二、问答题
7. 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的结构有何差异?在这些共聚物名称中,对前后单体的位置有何规定?
【答案】无规共聚物:
聚合物中两单元名称中前一单体为主单体,后一单体为第二单体。
交替共聚物:聚合物中两单元
严格相间,名称中前后单体互换也可。
链段和
链段,名称中前后单体代表链段嵌合
嵌段共聚物:由几百到几千结构单元组成的
无规排列,而且
连续的单元数不多。
次序。
接枝共聚物:主链由一种单元组成,支链则由另一种单元组成,名称中前单体为主链,后单体为支链。
8. 已知下列单体的e 值
A. . 甲基苯乙烯 -1.27 B. 苯乙烯 -0.8 C. 甲基丙烯酸甲酯 0.4 D. 甲基丙烯晴 1.0 E. 丙烯晴 1.2 F. 顺丁烯二酸酐 2.25
(1)说明单体结构对e 值的影响;
(2)选出两对易形成交替共聚物的单体,并说明原因。
【答案】(1)e 表示单体取代基的极性效应的程度大小,推电子取代基使烯烃的双键部分负电性,e 为负值,如烷基、烷氧基、苯基、乙烯基等;吸电子取代基则使双键部分正电性,e 为正值,如腈基、羧基、酯基、酸酐等。
(2)e 值相差较大的一对单体,有较大的交替共聚的倾向。故题给的A 和F , B 和F , e 值相差较大,最易形成交替共聚物。
9. 用作引发剂,水为共引发剂,使异丁烯在一定条件下于苯中进行阳离子聚合时,实验的聚合速率方程为
聚合度方程。在什么条件下聚合速率可为:(1)对(3)对
链引发:
为二级反应。
【答案】聚合过程基元反应为
如果链终止是通过活性中心的重排进行的,并
为一级反应;(2)对
为零级反应;
产生不饱和端基聚合物和引发剂-共引发剂络合物,试写出这个聚合过程的基元反应、聚合速率和
链增长:
链终止:
由此:
增长链活性中心浓度始终不变,即
聚合度
(1)在链引发反应中,由反应速率慢的一步决定反应速率。若水不过量,则那么
(2)在链引发反应中,若(3)若链引发反应为
则
10.何谓诱导期?诱导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与阻聚剂的关系怎样?试从阻常数来比较硝基苯、苯醌、DPPH 、
和氧的阻聚效果。
,待体【答案】(1)虽然聚合体系中达到聚合温度,但看不到聚合反应进行(聚合速率为零)系中杂质除尽,才看到聚合反应进行,从聚合体系达到聚合温度至看到聚合反应进行这段时间称为诱导期。
,引发剂产生的初级自由基首先与杂质(2)诱导期产生的原因是体系中存在杂质(阻聚剂)反应,待杂质除尽后,体系才能正常聚合。
(3)体系中杂质(阻聚剂)越多,诱导期越长。 (4)从阻聚常数
的值可以大致衡量阻聚剂的阻聚效果,如表所示。
表某些阻聚剂的阻聚常数 过量,水为适量,则
则
在稳态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