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S4105002管理科学综合之组织行为学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群体规范有哪些功能? 如何对群体规范进行诱导与控制?

【答案】规范是群体成员建立的行为准则。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1)群体规范的功能

一般来说,群体规范具有以下四方面的功能:

①群体支柱的功能

群体规范是一切社会群体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群体规范越能被群体成员所一致接受,则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群体也越团结

②评价准则的功能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的行动准则,因此,群体成员要以群体规范来评价自己和其他成员的行为。 ③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

群体规范的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舆论中。这种群体舆论是大多数成员对某种行为的共同评论意见。当某些成员的行为举止与群体规范相矛盾时,多数成员会根据群体规范对这种行为做出一致的判断或批评。这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共同意见,对个人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使其不至于违反群体规范。

④行为矫正功能

群体成员如果违反了规范,就会受到群体舆沦的压力,迫使他改变行为,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因而,群体规范具有行为矫正的功能。

(2)群体规范的诱导与控制

作为管理者,应强化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规范,而削弱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规范。阿尔文. 赞德提出一套可以达到这两个目的的指导原则。

①强化群体的规范遵循的原则

a. 向群体成员解释群体的规范和他们的愿望基本一致,不需要牺牲多少东西;

b. 奖励那些遵循群体规范的成员;

c. 帮助成员了解他们是怎样为完成群体目标做贡献的;

d. 在建立规范时,给所有成员发言的机会,因为只有自己建立的规范,自己才更愿意遵守; e. 让成员知道,不遵守群体的规范将受到驱逐(但也原谅悔过的成员)。

②削弱群体的规范的手段

a. 找出志同道合的成员,与他们联合起来;

b. 与志同道合的成员讨论你的观点和计划,与他们建立联合阵线;

c. 防止内部分歧;

d. 坦言你的所作所为,不怕压力;

e. 宣传与你合作的好处与报偿。

2. 什么是群体? 群体有哪些类型?

【答案】(1)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群体中的人具有以下特征:

①他们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互相制约;

②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互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

③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群体的类型

①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a. 在大型群体中,群体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力一式联系在一起的。在大型群体中,社会因素比心理因索有更大的作用。

b. 在小型群体中,由于人们之间有直接的接触,因此,心理因素的作用相对来说要大于大型群体中的作用。

②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a. 正式群体是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b. 非正式群体是组织中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他们可能是因为住得近、有共同的兴趣、能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伙伴。

③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根据群体的开放程度的原则,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a. 开放群体经常更换成员,成员来去自由。开放群体中成员的地位和权利不稳定,所以不适合于长期的任务,但也有其好处,开放群体可以吸收新思想和人才,他们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强。开放群体着眼于现在,适合发展新思想和新产品。

b. 封闭群体的成员比较稳定。封闭群体的成员等级关系严明,具有历史的眼光,适合长期规划。

二、简答题

3. 分析组织变革中的阻力来源,并说明如何对待。

【答案】(1)组织变革的阻力

组织变革能够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发展,同时也会使组织成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因此,员工们一般是欢迎、支持变革的。但是变革固有的革故鼎新的性质,必然会伴随不同思想观念的交锋,必然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动荡甚至失误,必然会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必然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因此,变革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组织变革可能遇到的阻力,大体

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心理因素造成的阻力

a. 组织变革会打破原有的稳定格局,破坏某些人的职业认同感、依赖性,使他们产生某种程度的不安全感,因而抵制变革。

b. 组织变革会使人们感到风险增大,预期不稳定。因为变革所带来的后果是未知的,存在着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性,所以人们便对变革的前途产生怀疑和担心,形成抵制变革的心理。

c. 还有些人出于职权上的考虑,担心变革会使自己的地位、职权发生变化,因而抵制变革。 ②经济因素造成的阻力

经济收入在人们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组织变革会使个人直接或间接的收入降低的话,人们必然会抵制变革。

③社会因素造成的阻力

组织变革可能会遇到来自群体方面、社会方面的因素。任何一个群体要维持自己的生存,都会在群体中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态度乃至行为规范,以保持群体成员一致的行动。进行组织变革,有可能打破群体的平衡状态,因而会遭到群体反对。此外,社会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某些地区、部门、阶层、团体因利益关系形成的“利益集团”等,都可能给组织变革造成阻力。

(2)对待变革阻力

一个组织的变革,只有在得到大多数员工赞同和支持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否则会招致变革的失败。因此,为了确保组织变革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尽可能广泛地吸引组织成员积极投身变革,说服动员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变革活动,化解组织变革的阻力。为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变革的发动集团必须认清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变革的原因及可能遇到的各种阻力。拟订组织变革的规划和具体方案,并敢于承担变革的责任。

②发动和鼓励下级人员参与制定变革规划和实施变革。变革不仅仅是组织管理者的事情,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关心支持组织的变革鼓励成员参与变革,是获得员工支持的基本途径。

a. 管理者应努力创造出种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氛围,使成员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从具体方法上,一方面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意见沟通,发动者要把变革的原因、理由、措施及步骤公开地告诉组织成员,让组织成员对变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b. 要谈真听取下级人员的意见,及时修正、完善变革规划。

③组织成员必须感到有一种非改不可的压力和紧迫感。变革推动者应把组织外部的压力,如技术的发展、法律或政府法规的变化等; 组织内部的压力,如成员的缺勤率和离职率高、生产效率低、产品缺乏竞争性,以及面临的各种困难,都如实地向组织成员报告,使他们产生组织变革的紧迫感。要运用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的积极作用,使变革的措施在组织中得以贯彻实施。

④必须从组织外部引进一些新的观点、思想和意见,以帮助组织成员找到组织变革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博采众长,吸取其他组织进行变革的经验和方法,形成自己最优的方法。

⑤为了避免组织变革的失败而造成的时间、资源、财力的浪费,确保组织变革的成功,在组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