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903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价值

【答案】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价值。不是人类劳动的任何生产性支出都会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凝结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才会形成价值。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关系赋子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社会形式。所以,价值是商品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商品价值是在物的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

2. 新殖民主义

【答案】新殖民主义是指采用比较隐蔽的、间接的办法,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来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以继续保持和维护垄断资本的各种利益。新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控制和剥削的方法很多,主要是以“援助”为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以此控制受援助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此外还利用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不等价交换、技术上的垄断地位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盘剥。新殖民主义的推行,使得世界上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

3. 成本价格

【答案】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掉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总和。成本价格的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因为当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归为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时,剩余价值就被看作是商品价值在成本以上的增加额,即资本家所费资本的产物。不仅如此,对资本家来说,剩余价值还是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因为预付资本虽然只有一部分加入成本价格,但在物质形态上却全部参与商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成本价格不仅是资本家账簿卜的项目,它对现实的商品生产也会产生实际的影响:(1)成本价格的补偿是资本家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2)成本价格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市场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3)成本价格决定着资本家的盈亏。

4. 贮藏手段

【答案】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货币之所以能成为贮藏手段,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因而可以贮藏起来,并可以随时变成其他商品。货币贮藏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贮藏起来; 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的货币就会自动地加入到流通过程。

5. 纸币

【答案】纸币是指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它本身没有价值,而是代替金属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纸币数量,相当于所需要的金属货币数量。如纸币发行过量,将会使其贬值,引致物价上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如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

6. 平均利润

【答案】平均利润是指投入不同生产部门的预付资本按照社会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公式为:平均利润=预付资本额X 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小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部门间的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平均利润率实质上也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平均利润只是通过市场竞争和资本转移而形成的大致的平均数,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平均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平均利润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利润来自剩余价值这一本质联系。因为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一个部门获得的利润量与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往往是不一致的。

二、简答题

7. 如何理解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的自我调整?

【答案】(1)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的自我调整 自由资本主义以经济自由为基本特征,其经济体制包括自由竞争、自由决策和自由贸易三大基本内涵。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产生垄断。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和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的现象。它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经济现象。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但是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垄断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有继续调整或者被社会主义代替。

(2)从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的自我调整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这是由客观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进一步深化所决定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推进了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它适应了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的客观要求,扬弃了传统市场经济的自由放任的运行模式,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这种调整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矛盾,丝毫没有改变资本垄断的性质。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的根本解决途径,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被同生产社会化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的含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国际经济组织或国际经济联合所进行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政策的调节。这种国际调节是由资产阶级国家出面,经过签订条约,达成协议而实现的。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的目的

调节的目的是为了协调这些国家在资本国际运动中发生的矛盾,以及这些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分歧,也是为了解决它们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调节形成的原因

①经济国际化与垄断资本所有制的矛盾

垄断资本所有制决定了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垄断利润。因此,反映这种要求的资产阶级国家必然要为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有利的资源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而展开激烈竞争,发生尖锐冲突。这种状况迫使各国垄断资本集团不得不寻求某种妥协,通过国际调节来协调经济关系以缓和这种矛盾。

②在经济国际化的现实条件下,协调各国经济调节体系之间的矛盾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各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形成了一套包括各项政策和经济计划在内的经济调节体系。这些调节经济的政策在经济国际化的现实条件下,完全可能彼此矛盾而使效果互相抵消,这就需要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③共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需要国际调节

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南北关系和东西方关系的矛盾,主要是经济上的矛盾,它们需要站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上,进行经济协调。在经济发展上遇到的许多共同问题,如国际汇率问题,保护贸易问题,通货膨胀问题乃至滞胀问题,决非一国能够解决,这些都需要进行调节,需要彼此协调。

8. 银行利润的形成和来源是怎样的?

【答案】(1)银行利润的形成

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来进行的。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债权人与债务人借贷关系中介的资本主义企业。银行为了经营货币资本,必须有自己的资本。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自有资本,即银行资本家自己垫付的资本,这只占银行资本的很小部分; 另一部分是借入资本,即银行吸收进来的各种存款,这构成银行的主要营业资本。资本家投资十银行和投资十工商业一样,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利润。银行利润便是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银行贷款利息一般都高于存款利息,两者之间的差额减去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就构成银行自有资本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