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以人为本”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关键词:“以人为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际操作策略

  摘要


      在人类诞生的那一刻,便产生了作文,从最早的图画符号记事,到现在的各种文体的完善,都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更蕴含着作文发展的轨迹。如今,作文早已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一段广告语、一封倡议书、在键盘上敲打出的文字、随口讲出的一个笑话、孩子耳边的一个故事等等,那都是作文的范畴,也可通过作文这种方式,传递我们的文化。因此,语文学科把作文教学作为一个重头戏,备受教师和学生重视,但苦于没有可以依据的教材,只凭教师经验来传授,教师讲起来盲目,学生学起来抽象。久而久之,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不知如何是好。而我的论文,就是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以人为本”进行初中作文教学,希望对同仁产生一定的帮助。

      我的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研究背景、主要研究方向,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追根溯源,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语文作文的发展历程及特征,为的是能从中为如今的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帮助,也为我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研究中发现,作文教学的发展是一个前进而曲折的过程,总体来看,是前进的,有一大批学者为了作文的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比如诸子百家、贾谊的赋、唐宋八大家、鲁迅、胡适、梁启超、陶行知、叶圣陶、朱自清等等,因而有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梁启超提出观察法,叶圣陶提出的写作事件要真实,态度要“求诚”,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化”作文等等,这些到今天也很受用。同时也是曲折的,因为受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作文的发展曾一度的萧条过。第三章是初中生作文现状及分析。对我校初中三个年级中的110名学生进行了有关初中语文作文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10份,参与率100%。此次问卷主要从阅读兴趣、素材积累、写作方法、写作兴趣四个角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头疼作文主要原因有:缺乏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欠缺积累素材;缺少兴趣建立;无法可依。通过此次调查及分析,找到学生作文的“症结”所在,为作文实践指明了方向。第四章是“以人为本”指导下的作文教学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探索了“以人为本”的当前语文作文研究趋势。当前语文作文写作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摸索着前进着,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循序渐进,注重作文序列化训练;关注真情,落实作文生活化;联系实际,多途径提高作文教学。这些方法为我的作文实践研究提供了依据。第五章是“以人为本”指导下的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结合了自己几年来在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系统总结了“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五种途径,媒介、周记、片段作文、教师“下水”作文和大作文,又针对每种写作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包含定义、实践理论、实践步骤以及实践效果评估。主要详谈了实践步骤,并列举了范文。这五种写作训练是同步进行的,每一种都有其优势所在,也都产生了较好的效果。第六章,总结作文教学研究。作文教学应融入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作文教学也应与时俱进,乐于接受新理念,还学生一个相对轻松的写作氛围,让写作不再那么神秘、深奥、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