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2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8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16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23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29

一、名词解释

1. 中央研究院

【答案】中央研究院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在南京成立,1949年搬迁台湾。它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科学研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院长先后由蔡元培、朱家骥等担任,下设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动物、植物、气象、历史语言、社会、医学、工学、心理学等13个研究所。

2. 新生活运动

【答案】新生活运动是指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的旨在提高国民知识和道德,过合乎礼义廉耻的新生活的国民教育运动。中心准则是“礼、义、廉、耻”。从改造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具体标准是“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追求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新运虽然标榜“新”生活,内容却是“旧”的儒家伦理思想。运动由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主持,在全国1300多个县设立了新生活运动分会,成立了总人数达10万人以上的新生活劳动服务团,后发展到40万人以上。新生活运动有控制民众反共的一面,也在抗战爆发后起到了一些战时服务、救济等作用。新生活运动最后因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内战失利“暂停办理”,无疾而终,总体成效不大。

3. 二次革命

【答案】二次革命是1913年孙中山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战争,又称讨袁之役、赣宁之役、癸丑之役。1913年初,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执政,派人暗杀了宋教仁。宋案真相大白后,孙中山动员起兵讨袁。李烈钧于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拉开了二次革命的序幕,江苏等地也相继独立,加入讨袁行列。后来讨袁军战败,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4. 梁方仲

【答案】梁方仲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和明清史学家,他毕生都致力于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而对明代财政史的研究则是他的研究核心和精华,成绩十分突出,梁方仲先生被国内外史学界誉为研究“明代赋役制度的世界权威”,是我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奠基者之一。

5. 豫湘桂战役

【答案】豫湘桂战役是日本帝国陆军于1944年发动的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战役。战役主要分为河南战役、湘桂战役、桂柳战役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日军调集了五六万人,进攻驻守河南的国民党汤恩伯、胡宗南所部两大战区,日军在4, 5月间先后攻陷郑州、洛阳等地。第二阶段,

日军从湘北分路南犯,长沙6月19日陷落,6月26日,日军占领衡阳机场,并包围衡阳。第三个阶段,日军从湖南、广东及越南3个方面向广西进攻,开始了桂柳作战。11月,日军陷桂林、柳州,12月2日占领独山。1945年1月,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但始终没有通车。在豫湘桂战役的短短八个月内,国民党损失兵力六七十万人,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6. 直皖战争

【答案】直皖战争是1920年直系、皖系军阀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而进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皖系段祺瑞任国务总理,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大举借款,用以购置军火、编练军队,企图以武力“统一”中国。导致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联合倒段。1920年7月10日,段祺瑞下达总攻击令,发动对直系军阀的战争。12日,张作霖派兵入关反段。14日~18日,直奉联军与皖军激战于京畿一带。皖系失败,段祺瑞下台,直奉两系共同控制了北京政府。

7. 善后大借款

【答案】善后大借款是1913年袁世凯为镇压革命派而向外国银行团进行的借款。1913年4月,袁世凯为消灭国民党在南方各省的革命势力,以办理“善后”为名,未经国会同意,以盐税、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中央税款为担保,先后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

8. 《论十大关系》

【答案】《论十大关系》是指在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发表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十大关系》从经济、政治与外交三方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十大矛盾,经济方面是重点,有五个关系问题,即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政治方面讲了四个关系问题,即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在外交方面讲了一个关系问题,即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为新时期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方向。

二、论述题

9. 战后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的建国方针、国内斗争的实质和斗争焦点。

【答案】(1)战后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的建国方针分别如下:

①中国国民党

坚持一党专政,拒绝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②中国共产党

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号,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要求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建立

民主联合政府。

③各民主党

派主张建立一个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2)国内斗争的实质各阶级为实施各自政治主张,实现本阶级利益的一场政治斗争,中心是如何建国和建设怎样的国家。

(3)斗争焦点军队和政权问题。

10.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 有什么意义?

【答案】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广大群众的热烈支持。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发动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自始至终获得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大力支持,从而保证了战争的顺利发展。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北伐军中的共产党员成为这支革命军队的中坚力量和突击队,大大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苏联政府在物质上和军事上的援助。苏联政府对北伐战争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苏联来华的军事顾问在协助北伐军制定战略方针和战役计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洋军阀内部矛盾重重。

北伐战争的意义: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虽然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因素最终失败,但仍具有其深远意义。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这次运动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在运动中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

广大群众也经受了一次革命洗礼,为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极大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①在工人运动方面:工会组织迅速恢复和发展,工人的政治斗争不断加强,其中最突出的是汉口、九江工人收回英租界的斗争和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帝斗争史上的壮举,对全国反帝爱国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谱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光辉篇章。②在农民运动方面:农民的组织力量迅速发展,斗争区域逐渐扩大,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大革命。农民群众同土豪劣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基础。

11.中共“七大”、国民党“六大”和抗战后期两种中国命运的斗争。

【答案】抗战后期两种中国命运的斗争如下:

(1)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大会提出当前党的任务是实现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