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大学经济学院801经济学一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多边贸易体系
【答案】多边贸易体系是指通过组织多边贸易谈判来增加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规范贸易行为和解决贸易纠纷,从而使国际贸易更加自由、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的这样一套国际贸易体系。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最直接的好处是简化了多国之间的贸易行为。在多边贸易体系下,需要与多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可同时与多个贸易伙伴进行谈判,达成适用于各伙伴国的统一协议,而不用与各国分别达成不同协议,从而大大简化丁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贸易量的快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1947年建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及它的继任者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多边贸易体系,给20世纪的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完成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一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 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社会和谐。
3. 授权经营
【答案】授权经营是指国有资产出资人将由其行使的部分权利授予其所出资企业中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行使。被授权企业对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中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承担保值增值责任。被授权经营的企业可以是从事生产经营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也可以是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的好处有:
(1)有利于明确国有资产投资主体,明晰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
(2)有利于实现国有资本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充分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
(3)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抓大放小的政策和战略,把政府的主导作用与
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
4. 均衡
【答案】均衡是指某种事物双方力量保持一种均等的态势。经济学中的均衡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市场供给和需求两个变量相等; 二是指决定供求的各经济行为主体不存在改变自身和他人行为的动因和能力。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均衡是相对的、暂时的、非均衡则是绝对的、长期的。
5. 法律保护手段
【答案】法律保护手段是指通过经济立法,制定和实施各种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经济法规,借以保护各种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合同的贯彻执行,保护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及市场主体正当的权力和利益,保护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
6. 经济结构
【答案】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区域及其他经济活动领域相互比例关系的总称。通常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人口结构、生活消费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等方面。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客观制约性。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白是否适合本国实际情况; 能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因素; 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 能否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能否有力地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是否既有利于促进近期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
7. 信息化
【答案】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微观层次。企业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创新性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重构企业生产经营的结构、模式和机制。
(2)产业信息化。信息化的中观层次。产业信息化是指各个产业大规模地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各行业实现智能化、自动化。
(3)经济结构信息化。信息化的宏观层次。这是使国民经济系统实现整体内诸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方式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4)全面信息化。信息化的社会层次。在全社会各个领域,包括人民生活领域,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和智能技术。
8. 市场格局
【答案】市场格局是指在市场上买卖双方在交换活动中所处的地位,特别是何方在交换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或优势地位。它是市场中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作用的综合市场现象。市场格局有三种类型:以买方为主导、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买方型市场格局,简称买方市场; 以卖方为主导、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卖方型市场格局,简称卖方市场; 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买卖双方地位均
衡的市场格局,简称均衡市场。
9. 劳动力市场
【答案】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的供求双方相互选择、平等商洽和达成协议的场所或关系。劳动力市场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交换的地点和场所,或为建立劳动力交换关系而设立的服务机构和组织机构,如职业介绍所,登记处等; 无形劳动力市场是指,只有劳动力交换关系,而不一定有固定的场所和机构。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是:
(1)区域性市场为主。由于社会生产力在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劳动力的素质相差悬殊,阻碍了劳动力在全国范围流动,大多数只能在区域内运转;
(2)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范围是广泛的,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
(3)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流动和交换实现的,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着社会劳动力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流动。
10.消费需求
【答案】消费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对消费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由于这种需求一般是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表现的,因此又称为消费支出。从构成上看,社会消费需求包括公共消费需求和个人消费需求两部分。
(1)公共消费需求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指非物质生产部门对公共消费品的需求,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如科学、教育、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如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军队、警察等)对各种公共消费品的需求; 二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对公共消费品的需求(主要指用于集体消费的部分)。
(2)个人消费需求是指居民个人日常生活中对各种消费品和直接为生活服务的劳务的需求。在个人消费需求中,小部分是自给性消费,其他绝大部分为商品性消费。商品性消费需求是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由于社会总供给中包括农民或手工业者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那一部分,相应地在社会消费需求中,也应包括这一部分自给性消费,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在范围和口径上相互协调。
二、简答题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存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力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社会的个人收入分配结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结构,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的: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形式取决于所有制形式,有怎样的所有制形式,就有怎样的分配形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要求的分配方式,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