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20社会学理论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安全阀制度
【答案】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科塞发现敌对J 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有这种现象,实际上这是一种社会安全的机制。科塞主张社会应将这种机制制度化,并成为安全阀制度。准确地说,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寨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科塞认为,敌对情绪有三种表达方式,即直接指向对立面、指向替代目标与没有对象的情绪发泄,其中将敌对情绪引向替代对象的制度就是“社会安全阀”制度,它就像不断推泄过量蒸汽的安全阀,使社会中的敌对情绪不断排解,而维护整个社会结构。尽管如此,科塞并不认为社会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理想的制度。因为它虽然可以发泄情绪、转移日标,但也只是暂时缓解而无法真正解决矛盾,并且还将因为阻塞发泄而使紧张聚集,可能形成毁灭性爆发的潜在隐患。
2. 内在控制
【答案】内在控制是指通过群体规范的内化而取得的控制。它是社会化的结果。个体幼年时期学习特定条件下的适当的、被期待的行为举止,从而习得了服从社会规范的动机(无论是否有外在压力)。
3. 差序格局
【答案】差序格局一词是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差序格局”深刻地概括了传统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极宫学术活力,因此引发了当代社会学家们的热烈讨论。
4. 理性命题(霍曼斯)
【答案】理性命题是霍曼斯在其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中提出的一项命题,是指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他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一也增大的行
为。理性命题既是对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的概括,又是对它们的限定。它力图指出:人是一个会合理盘算的功利主义者。在行动前除了要考虑行动结果的价值,还要考虑有没有可能得到。如果报酬的价值很高,但可能性很小,那么行动者采取这一行动的可能性不会大。过一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明:行动一价值(可能性)。
5. 社区
【答案】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一般包括以下四层含义:①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②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6. 内化
【答案】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最成熟的内化水平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内射和认同共同塑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致性形象中。
7. 社会运行
【答案】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①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②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8.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答案】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的区分,可将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1)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
(2)自致角色,又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是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自致角色的获得也与人的一些主、客观条件有关。自致角色的取得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3)自下业化社会以来,许多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变成了自致角色。社会上的一些重要角色,如职务、职称、学衔等都是靠人们的后天努力而获得的,这显示了社会的进步。
二、简答题
9. 英美派的城市规划思想与欧洲大陆派相比有何差异? 它们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实践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1)关于城市规划的思想,大致有霍华德的“花园城市”、芒福德的“有机秩序”、马塔的“带形城市”、勒·柯布西埃的“阳光城”四种。其中,霍华德、芒福德等人的思想属英美派,强调新城建设; 马塔、柯布西埃等人的思想属欧洲大陆派,着重点在旧城改造或城市更新。
(2)四种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霍华德的“花园城市”
霍华德是近代欧美最具影响的城市规划学家之一,他认为根治当时城市主要社会问题的方法是使人们回到小规模的、开放的、经济均衡和社会均衡的社区,即“城市一农村”或“花园城市”。这种社区既保证人们有获得职业岗位和享用各种市政服务设施的机会,又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它集中了城市、农村的优越性,而又避免了城市环境恶化与农村缺少机遇的不足。
②芒福德的“有机秩序”
“有机秩序”是芒福德提出的一个符合个人所有的生物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充分适合人类生活的新型城市环境。为了纠正工业城市的弊病,建立“有机秩序”,他制定了内容广泛的计划,其要点包括:a. 必须保持低密度; b. 必须限制城市规模; c. 人们必须生活在自然的、露天的绿色环境中; d. 社会交往必须保持在一个基本的水平,以确保身体健康和社会关系的健全; e. 作为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家庭应成为新城市建设加以关注的焦点; f. 居住区是新城建设的主要单位; g. 强调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教育; h. 车辆交通与步行交通相互隔离; i. 新城市是一个完全的社区。
③马塔的“带形城市”
马塔提出发展“带形城市”的思想,即使现有的城市沿着一条高速度、高运量的轴线向前发展。他认为,在新的集约运输形式的影响下,城市将发展成带形的。
④勒·柯布两埃的“阳光城”
勒·柯布西埃有关“阳光城”的思想来源于他的“拥挤的弊端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这样一个悖论。他认为,就一定空间地域而言,采用大量的、高层的建筑形式虽然不会使单位人口减少,反而会使其有所增加; 但是在这些建筑周围可腾出很高比例的空地。
(3)我国城市规划的历史虽很悠久,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城市规划的历史并不长,是自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步入正轨的。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时期。上述己被西方实践检验的城市规划思想,可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实践提供某种程度的参考与借鉴。
10.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层现象的?
【答案】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是:以马克思阶级理论为渊源的理沦传统; 以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所处的历史条件出发,详尽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这一理论不仅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根源、表现、影响及发展趋势,更多地强调了社会冲突的方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