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710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威伯恩

【答案】奥地利作曲家,与贝尔格同为勋伯格的学生。他运用十二音技术创作,手法精炼,将一些看似孤立的音乐素材,按复杂的对位和节奏型有机结合,虽作品结构微小,但极具表现力。作品多为简洁短小的室内乐曲和歌曲,预示了整体序列音乐的观念,对20世纪后半叶作曲家有很大启示。

2. 古诺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创作集中在歌剧和宗教音乐领域,代表作有歌剧《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还作有弥撒曲、清唱剧和安魂曲。

3. 德彪西

【答案】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创作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牧神午后》《大海》《夜曲》,钢琴作品《前奏曲集》《版画》《贝加莫组曲》,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等,德彪西的音乐从旋律、节奏、和声到曲式及配器都试图摆脱传统束缚,启示了20世纪作曲家的创作技法。

4. 奥尔加农

【答案】中世纪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和作曲手法,约见于公元10世纪的音乐记载中。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上方写作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形成复调形式,由最初的“平行奥尔加农”、“反

向和斜向的奥尔加农”,发展到带花唱的“华丽奥尔加农”,及有节奏模式的“有量奥尔加农”。

5. 《四季》

【答案】维瓦尔第所作的小提琴独奏协奏曲,由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12个乐章构成,辑人《和谐与创意的尝试协奏曲集》,1725年出版干阿姆斯特丹。音乐描绘生动、小提琴演奏技艺高超,作曲家还在每一个乐章前附有短诗,说明该乐章描绘的景象,是最早的标题音乐之一。

6. 拉威尔

【答案】法国作曲家和钢琴家。与德彪西同为二十世纪法国音乐的代表,创作受到西班牙民间音乐和俄罗斯乐派的影响,和声与曲式在传统基础上富于个性,配器技法炉火纯青。代表作有芭蕾舞剧《达芙妮与克罗埃》,管弦乐曲《西班牙狂想曲》,钢琴曲《水之嬉戏》等。

7. 交响乐

【答案】交响乐是指一般是为管弦乐团创作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它的产生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意大利歌剧的序曲以及当时流行于各国的管弦乐组曲、大型协奏曲等体裁有直接的联系。交响曲的结构,一般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结构,其音乐特点是快速、活泼,主调具有戏剧性,表现人们的斗争和创造性的活动。第二乐章:曲调缓慢、如歌,是交响曲的抒情中心。采用大调的下属调或小调的关系大调。第三乐章:中速、快速,可回到主调,常以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为基础,采用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具有舞蹈性。第四乐章:非常快速,主调多采用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奏鸣曲式的结构,它常常表现出生活的光辉和乐观情绪,也往往表现出生活、风俗斗争的胜利,节日狂欢场面等。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思想内容最深刻、结构最完美、写作技术最全面而艰深的大型器乐体裁。在交响乐发展史上出现了三位巨匠:海顿、贝多芬和莫扎特,他们对于交响乐发展和成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是交响乐形式规范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代表作品是《伦敦交响曲》和大型清唱剧《创世纪》。

8. 泰勒曼

【答案】泰勒曼(G .Philipp Telemann,1681~1767)处在巴罗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当时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管风琴家。他注重旋律写作的主调织体而常常抛开精致的对位技法,强调轻盈优美的旋律、明快对称的节奏、不臃肿浮躁的伴奏。他在那个时代被看作是“前卫”作曲家。作有600首意大利风格的序曲,44首受难曲,12套礼拜乐,40部歌剧及一些管弦乐、室内乐作品。他提倡音乐要接近民众,要为多数人而创作; 他的创作突出主调音乐的特点,促进了音乐从巴罗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培养市民的音乐素质,:从事社会音乐教育下作,

创立了大学生音乐社团,把教堂音乐搬上市民阶层的舞台。

二、简答题

9. 简述科普兰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科普兰(A.Copland , 1900~1990),俄国犹太移民的美国作曲家,是一位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的音乐家。

(2)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

第一个时期(20世纪20~30年代):作品体现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法国新典主义音乐风格,同时也体现了对爵士乐的爱好,并引入其作品,该时期代表作主要有《剧场音乐》《钢琴协奏曲》《舞蹈交响曲》《交响颂歌》等。

第二个时期(20世纪30~50年代):30年代中叶,他转向接受欧洲音乐,虽然有些作品还是显示出新古典主义风格,但更多的作品则开始运用美洲和美国的本土音乐元素,如歌剧《第二号飓风》,管弦乐《室外用的序曲》《墨西哥沙龙》,三部舞剧《小伙子比利》《牧区竞技》《阿帕拉契亚之春》,电影音乐《老鼠与人》《我们的小镇》《小红马》等。40年代后他又写了一些

实验性作品,如《钢琴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交响曲》等。

第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后):他对勋伯格的序列音乐产生了兴趣,创作中不再应用民间音乐素材,而追求一种抽象的风格,主要作品有《钢琴与弦乐的四重奏》和《钢琴幻想曲》等。

(3)艺术成就:

①他是第一位被国际公认为具有本土风格的美国作曲家,他的作品既具民族风格又有个人特征,充满了美洲风情和西部牛仔歌曲的浓郁韵味,是民族主义音乐风格的集中反映,如:《小伙子比利组曲》和《牧区竞技组曲》。

②致力于美国本土音乐的传播,举行讲座、举办美国新音乐音乐会、成立音乐出版社和美国作曲家联盟等,对美国青年作曲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③他的作品中,旋律多大跳,节奏吸收了爵士乐及其他民间音乐的节奏特点; 和声简朴,调式常建立在自然音阶之上,游离于大小调之间; 管弦乐织体精细清晰; 受马勒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音乐风格倾向于抒情而富有诗意。

10.何谓“四音音列”和“完整音列体系”,它们是由谁提出的?

【答案】“四音爵列”是由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塞诺斯(Aristoxenos ,约前354~前300)提出的。他所著的《和谐的要素》一书是占希腊音乐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其核心的内容是四音音列,有关旋律、音阶、调式等理论都建立在这个四音音列的基础之上。

四音音列是指由两个音构成四度框架,另两个音在这个框架内作不固定的灵活变动,从而形成的三种不同形式的四音音列,它们分别是:自然音列、变化音列和微分音音列。

若干个四音音列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音列,阿里斯多塞诺斯提出了两套完整体系:大完整音列体系(great perfect system)和小完整音列体系(lesser perfect system)。

11.简述民族乐派(nationalism )及其代表人物。

【答案】(1)由来和含义: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主要表现为强调个性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在强调个性之后,又逐渐引入民间风格,在肖邦和李斯特的音乐中民间风格得到了明显的表露,他们可以说是民族乐派的先声。

到19世纪中期,北欧、东欧和俄罗斯等一些国家兴起了一种音乐风格,它在强调表现个人感情的同时,渗透了本民族音乐的特征,音乐家在创作中运用民间歌曲、舞曲的音调、节奏等来强调音乐的民族特色,作品体现了浓郁的乡土风情、鲜明的国籍性和民族性。具有这种音乐创作风格的音乐家被人们称为民族乐派,它与中、后期的浪漫主义处于同一个时期; 从民族乐派的风格来看,它隶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只是由于民族乐派更加突出和强调本民族音乐的特点,而被单独划分出来。

(2)代表人物:

俄国的格林卡、强力集团、柴科夫斯基等,北欧有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东欧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南欧有西班牙的阿尔贝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