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我国独生子女们正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力军,因而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改变,要迎合社会需要更好地发展自我,就要增强自身与人合作的意识,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全日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力求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建设更丰富的语文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学会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方式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无论是国外先进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还是我国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走在教学改革前沿的学校,都为我们进行改革实践提供了参照。我们只有在切身的教学实践中探索,科学地分析和总结,才能建立符合学情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通过参看相关理论书籍,初步设想实施步骤,并大胆应用于自身一线教学之中,从选择小组成员,建设小组文化,培养合作意识到探究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流程,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初步摸索出这种学习方式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以及复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阐述的教学实例均来源于自身实际教学,具备绝对真实性和一定的参照性。通过两年多的亲身实践,笔者感到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在实践研究中,提高自学能力;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共同学习的师生关系;并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在比较这些优越性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进一步关注小组结构差异,个别学生参与流于形式,如何协调小组成员关系,把握恰当小组合作时机等一些问题,思考有效的改善措施,有针对性地调整分层教学策略,并争取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得更加完善,它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师生负担,并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