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郑州大学法学院846经济法、民法之《经济法》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司的分立

【答案】公司的分立是指一个公司又设立另一个公司或一个公司分解为两个以上公司的法律行为。公司分立有新设分立和派生分立两种形式。所谓新设分立,是指一个公司将其全部资产分割设立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行为。所谓派生分立,是指一个公司以其部分资产设立另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

2. 市场中介组织

【答案】市场中介组织,是指依法设立,在国家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以及市场主体相互之间从事经济运行的中间服务事业的自治性社会组织。其特征有:①依法设立; ②在经济运行中充当政府与市场普通主体之间的中间主体; ③所从事的事业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中间服务; ④属于社会自治性组织。

3. 金融期货交易

【答案】金融期货交易,指以金融产品为交易标的物的期货交易。目前己开发出来的金融期货品种主要有利率期货、货币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等。金融期货交易又具有与商品期货交易不同的特点:①交易对象不是物质产品,而是金融商品; ②交易量大、交易标的物种类繁多; ③小仅采用有形市场的形式(即通常是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而且实行一套有效的押金制度,故交易比较安全可靠。

4. 产权界定

【答案】产权界定是指国家依法划分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等产权归属,明确各类产权主体行使权利的财产范围及管理权限的一种法律行为。中国的产权界定遵循的是“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进行,在界定过程中,既要保障国有资产所有者及经营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保证其他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产权界定的主管机关为区县一级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5. 投资管理制度

【答案】投资管理制度是指政府依法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的综合作用对投资活动形成制约关系,从而使投资主体的活动符合计划要求的内在调控机制。它主要由计划管理、财政管理和金融管理组成。

6. 破产财团

【答案】破产财团,是指在破产程序中,依破产法的规定,在宣告破产时,为了清偿破产债权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管理的破产人的全部财产。破产财团的目的在于公平清偿债务以满足破产债权人的清偿要求,破产财团是独立于破产债务人和债权人的,能较好地解决破产财产的归属、财团债务的消极主体归属等问题。

二、简答题

7. 什么是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答案】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是指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活动的法。我国现行商检制度是改革开放之后逐渐确立和完善起来的。我国立法现状主要是:

(1)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2)国务院于1992年制定了配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

(3)适应入世的形势和需要,为履行我国有关承诺,进一步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对《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作了修改。

8. 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答案】

9. 结合实际,简述税收的作用。

【答案】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作用是对象化了的税收职能,是行使税收职能产生的效果,是税收职能与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税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税收是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产生的,因此,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本质职能作用。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它为国家行使公共职能提供物质保证。这一职能在任何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下都是不可或缺的。

(2)调节经济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税收是政府实施调节的基本手段,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发挥作用。税收通过对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的调节,实现对经济利益、收入分配以及社会总供需平衡等多方面的调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①配置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但市场配置资源也有它的局限性,可能出现市场失灵(如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外部效应、自然垄断等)。这时,就有必要通过税收保证公共产品的提供,以税收纠正外部效应,以税收配合价格调节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企业和行业的生产,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

②调节需求总量,促进经济稳定。累进所得税制可以在需求过热时,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自动增加课税,以抑制过度的总需求; 反之亦然。此外,可以根据经济情况变化,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在总需求过度引起经济膨胀时,选择紧缩性的税收政策; 反之,则采取扩张性的税收政策。

③调节经济结构。税收涉及面广,通过合理设置税种、确定税率,可以鼓励薄弱部门的发展,限制畸形部门的发展,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此外,国家还可以通过税收实现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3)监督管理的作用。税收保证经济杠杆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税收监督,可以了解税收政策的效应,有利于协调税收活动同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相吻合,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

同时,将搜集到的税收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可以使税收更好地发挥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10.我国证券法规定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的范围。

【答案】内幕信息,是指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供求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内幕信息的知情人,是指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我国《证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1)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2)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3)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4)由于所仟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5)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职责对证券的发行、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

(6)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7)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

此外,实践中还有一些通过非法手段或非法途径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如窃取、骗取内幕信息的人,他们也属于禁止的主体对象。

三、论述题

11.近年来,我国广泛运用税收手段调控经济生活,如在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中。请从经济法角度对税收调控手段的广泛运用进行分析。

【答案】(1)税收调控手段的作用:

①为市场机制的运行创造良好的、公平的外部环境;

②矫正市场的扭曲,如分配不公导致贫富悬殊、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等;

③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促进基础产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2)税收调控手段的局限性:①税收调控的对象具有特定的指向,它只能针对纳税人; 对于非纳税人,税收手段爱莫能助,税收支持的范围和普遍性受到限制。

②对于纳税人来说,税收公平是非常重要的; 而税收手段的运用,在很多方面是通过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的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来进行的,过多地运用税收手段调控经济运行极易导致纳税人之间税负不公,税负不公是税制有效实施的最大障碍。

③税收手段的有效性依赖于纳税人对税收政策调整或税制调整带来的税负变化的敏感性,以及纳税人对税负变化的对策行为选择。

④税收制度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税制不可能频繁地调整和变动,而且这种调整和变动要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因此,税收手段的时滞较为明显。

以房地产市场为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高潮过程中,房地产业客观上很容易成为社会投资的主要指向,因而在短期内、局部地区出现了不正常的价格波动。这种情势下就要采取包括税收手段在内的调控措施,抑制投机需求,保护正常消费需求,合理调整投资需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