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电视实务(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视新闻连续报道
【答案】电视新闻的连续报道,是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的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报道。这类报道中的各个独立报道因素联结紧密,常常互为因果关系。由于它所具有的连续性,使报道内容更能突出事件实质,形成舆论力量,引起广泛关注。连续报道是电视新闻节目保证报道深度的重要形式之一。电视新闻“连续报道”的特点包括:①报道连续、及时,吸引力大; ②报道连续紧凑,报道与分析相间,舆论力量集中,震}h}力强; ③报道的事件因果连续,从多角度综合事因,信息量大,事件本质易于突出。
2. “反打,,
【答案】“反打”即反拍角度,是指一种处于前一个镜头拍摄方向的反面或反侧面的影视摄影角度。反侧面拍摄人物的角度常常产生奇妙的感觉,有利于全面介绍现场场景,同时还有助于表现主体对象的多方面和立体形态。
3. 口播新闻
【答案】口播新闻指以播音语言为主体,有时辅以图片资料或屏幕文字的新闻。我国中央电视台于1958年11月2日开始使用这一形式,最初被称为“简明新闻”。随着近年来早间读报节目的盛行,口播新闻的方式深受观众欢迎。其优势包括:①新闻时效快,是与其他新闻媒介进行竞争的重要方式; ②便于传播政令及理念性内容; ③不受图像限制,稿源丰富,有利于扩大节目的信息量。必须指出的是口播新闻必须以时效性强的动态性新闻为主要内容,其他内容过多,就失去了口播新闻争时效的优势。
4. 文字新闻
【答案】文字新闻是指以文字为主体,有时辅以图片资料或播音的新闻。文字新闻有两种形式:①整屏文字与口播新闻联袂播出,这是在新闻节目或栏目中的常见形式。整屏文字辅以同步播音时,听读一体,传播内容更加明了清晰,传播政令等严肃性新闻效果好。②24小时走马播映在其他节目画面下端,既争得了新闻传播时效,又不必打乱节目的正常编排; 可以随时插播重要新闻,显示了电视新闻的时效优势。
5. 影调
【答案】影调,是不同亮度的景物所形成的有明暗差别的影像,这些明暗差异所产生的黑白灰级差,谓之影调。影调是保证电视画面影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影调在电视画面构成中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①影调是构成电视画面形象的基础; ②影调可以突出重点; ③影调可以增强u 面的透
视感; ④影调可以突出物体的质感; ⑤影调可以加强画面的气氛。
二、简答题
6. 电视新闻节目子系统设计的元素类别有哪些?
【答案】(1)按新闻题材内容分类
按新闻题材的专业内容分类,有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文教新闻、社会新闻几大类,各大类又分出更细的类别。
(2)按报道方式分类
按报道方式分,有动态报道、专题报道、典型报道、综合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3)按采访准备分类
按采访准备分,有预知新闻与突发新闻。
①预知新闻是指媒体事先知晓而去采集的新闻,如各种记者招待会、剪彩揭幕、各种会议等。这类新闻可以是沟通受众与政府(或新闻事发单位)的“桥梁”,也可以是某些机构对新闻媒介的利用。处理不慎,这类新闻往往变为人情新闻,表现出浓重的公共关系的影子和明显的灌输目的,这都是最易引起受众反感,影响传播效益的因素。
②突发新闻,是指新闻在发生之前无预示迹象,临时突然发生,时间极为紧迫或稍纵即逝的新闻,诸如各种天灾人祸都属此列。对于这种分类,有的文论又从新闻发生的状态上进行划分,将预知新闻归之为静态新闻,认为这种新闻是唾手可得的; 将突发新闻称之为动态新闻。国外的电视新闻界对于动态新闻最为不遗余力地进行报道,认为这类新闻是最能发挥记者智慧、展示电视传播实力、扩大影响的新闻。
(4)按新闻发布掌管情况分类
按此方式分,有独家新闻和共有新闻。
①在当代新闻媒介的竞争中,都以能获得独家新闻为首要争夺目标,新闻机构都不惜重金,鼓励其新闻记者挖独家新闻。这种竞争造就和培育出不少优秀的专业人才,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独家新闻的竞争结果,无论西方还是我国,时有假新闻发生。
②共有新闻,是指各新闻媒介所用的来自同一新闻源头的新闻。这些新闻或来自通讯社,或来自有关会议和其他重大社会活动,因各个新闻媒介都不会遗漏而成为共有。
(5)按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分类
按此方式分,有主体新闻和反应新闻。
①主体新闻又称为纯粹新闻,某‘事件的发生,其本身即为新闻。这类新闻具有独立性,不以其他新闻作为依存条件。例如某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即构成举世瞩目的重大新闻,这是主体新闻。②反应新闻是因主体新闻的存在而存在,是属依附于主体新闻的一种新闻。例如会议精神、公报涉及种种政策的变更,亦会构成人们感兴趣的新闻,这是反应新闻。反应新闻价值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主体新闻价值的大小。
(6)按新闻内容的性质分类
按此方式分,有硬性新闻和软性新闻。
①硬性新闻多属严肃性新闻,凡属国家重大决策,国内外大事,涉及国计民生、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新闻,都可以称之为硬性新闻。这类新闻人人渴望尽早获知,也是记者们致力采访的对象。
②软性新闻时效性差,一旦获得由头即成新闻。这类新闻充满了人情味、幽默感和知识性,对于传递社会、科技、文艺、卫生、生活等信息起到很大作用。
7. 电视新闻言论有哪几种常见形态?
【答案】电视新闻言论的常见形态包括:
(1)评论员评论
评论员评论是电视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就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或重大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直接面向观众表示的意见、看法、立场和态度。电视评论员是电视台的专职评论人员,是代表电视台表示态度的,所以,评论员评论在电视新闻评论诸形式中是最重要和最具权威性的。
(2)谈话型言论
这类言论主要形态是新闻谈话节目,分为论坛型和座谈型两种。
①论坛型言论是权威人士在座谈中发表的意见、看法、认识或态度。
②座谈型言论是由电视评论员或主播就当前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召开座谈会,邀请社会上有代表性的人士在座谈会上发表的言论。
(3)述评型言论
述评型言论是一种包括“述”与“评”两部分的言论形式。它既报道事实的具体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评价,既可夹叙夹议,也可集中表明观点与态度。
(4)点评型言论
这种方式的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结合紧密,短小精练,有时甚至只是一句话,主要通过主播对新闻的点评表达媒体的观点。这种形式的言论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说”新闻栏目,而在“民生新闻”栏目中成为常规化的言论方式。其特点是夹叙夹议、语言生动、切中时弊、一事一议。
(5)集纳型言论
这种形式的言论是通过采访、热线电话、读报、短信互动、网络调查等方式收集的有代表性的言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播出。这种方式的言论具有广泛参与性、视角多元化、观点自由开放的特点,是电视媒体适应数字时代传媒话语“渠道霸权”终结的产物,体现了电视媒体作为公共话语平台的性质。
8. 记者应当怎样努力学习和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从而搞好新闻采访工作?
【答案】学习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是我国新闻报道者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的基本条件之
一。新闻报道者学习把握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要从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着手,培养自己,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认识和理论水半,才能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法规政策的精髓,指导自己做好新闻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