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州大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实验之心理学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逻辑实证主义

【答案】逻辑实证主义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

二、简答题

2. 简述问题空间构成意义。

【答案】(1)问题空间的定义

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

(2)问题空间的构成意义。

①提供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情况。问题空间表现为三种问题状态:a. 初始状态,关于问题已知条件的表征,与这些己知条件相关联的所有其他信息;b. 目标状态,对期待结果的表征;c. 中间状态,对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环节的表征。

②问题空间是实现从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的手段。主体探索问题空间主要有两种途径,即规则系统途径和启发式途径。问题空问是主体在解决问题时面临的任务环境的内部表征,而非问题解决的任务环境本身。

③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被试的问题空间可逐渐丰富和扩展。解决定义不良问题时,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问题空间;若给出的是定义良好问题,不同问题解决者产生的问题空间很可能是相似的。关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加丁理论认为,一个被试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即穿越问题空间,搜索一条通往问题目标状态的路径。

3. 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何又称为心理学的第二势力?

【答案】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在60至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它是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思潮和革新运动,又称现象学心理学或人本主义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以性本能决定论为特色的生物还原论,故在西方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目前,它已成为当代西方心理学中一种新的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取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是一个思想统一、组织严密的学派,而是一个由许多观点相近的心理学家和学派所形成的松散联盟。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人是公认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袖和主要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心理学自身的内在矛盾相互冲击的产物,也是

吸收了当时先进的科学思想并整合了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哲学观点而发展起来的。

4. 学习心理学史要掌握哪些内容?

【答案】学习心理学史需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有:

(1)前人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和具体见解;

(2)前人对心理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发现与重大成就;

(3)前人对心理学理论的各种争论;

(4)关于心理学与基础学科、临近学科在发展上的联系;

(5)关于各国心理学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与各自的传统特点。

5. 什么是“同型论”?

【答案】(1)格式塔心理学家把他们解决心物和心身关系的这种理论称为同型论。这种理论否定了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脑的机能,它实际上是身心平行的翻版。格式塔不仅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并且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可以不受以前经验的影响。

(2)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都有同样格式塔的性质,因而它们是同型的。同型论这个概念意指环境中的组织关系在体验这些关系的个体中产生了一个与之同型的脑场模型。

(3)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心物场含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化。环境又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行为环境在受地理环境调节的同时,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场也在运作着,它表明有机体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由自我——行为环境——地理环境等进行动力交互作用的场。

6. 简评达尔文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答案】达尔文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达尔文的进化论把心理看作是生物进化赋子人的一种机能,强调心理适应环境的作用,从而为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达尔文的进化论强调从动物到人类心理进化与发展的连续性,从而直接促进了比较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研究的开展;

(3)达尔文的进化将个体变异作为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促进了儿童与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以及个体差异心理学的研究。

7. 试列举冯德(特)心理学的各种称呼,说明他的心理学的特点。

【答案】冯特心理学的特点及各种叫法:

(1)新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2)实验心理学;新在用实验方法,不同于空谈。

(3)生理心理学;用生理学的实验方法。

(4)内省心理学;用实验的自我观察法研究经验,分析意识。

(5)元素心理学;把意识经验通过内省分解成简单的元素、原子、主张研究心理元素及其化合问题。

(6)统觉心理学;强调心的主动作用,认为联想、统觉、创造性综合是互相关联的三个发展阶段;

(7)内容心理学;着重对意识经验的内容的观察,对主观现象的观察,描述心理映像的主观感受。

(8)构造心理学;针对美国机能心理学而言,铁钦纳提出。

(9)砖块灰泥心理学;完形派的讥讽,认为其机械拼凑。

(10)传统心理学。行为主义者华生认为其研究对象仍为意识,方法仍为内省,应改变。此十种称谓,可以看出冯特心理学的一些特点。

三、论述题

8. 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与古典行为主义有何区别及联系?

【答案】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尽管侧重点不同,但其共同的特点是既坚持行为主义的研究精神又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古典行为主义存在着区别和联系。

(1)两者与古典行为主义区别在于:

①大胆地使用以往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

②强调行为和认知的结合。人类的行为是以认知为中介的,既可以通过人的思维、信念和期待等认知过程预测人类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认知来改变人类的行为,这是行为和认知结合的一个方面。行为和认知结合的另一个方面是,通过行为的改变也可改变人的信念、期待等认知过程。

③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传统的行为主义强调外在强化对行为的影响,忽视了“自我”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新的新行为主义者则反对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的奖励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向标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的影响。

④强调心理过程的积极与主动性。新的新行为主义者把心理过程看成是积极的、主动的,强调要把行为主义同建构论结合起来。重视以往经由学习而获得的认知规则在对环境信息作出反应过程中的作用。

(2)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联系在于:

两者都继承了古典行为主义客观主义态度。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坚持客观主义的态度是行为主义历来的传统,也是行为主义发展至今仍保持下来的最显著的特点。尽管新的行为主义者探索了人的心理过程,强调了行为调节中心理因素的作用,并毫无顾忌地使用了思维、认知、自我等带有主观色彩的概念,但最终目的还在于说明人的行为。并且他们在使用这些概念时,也没有背离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仍然严格遵循行为主义的客观化的基本原则。正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