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709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拼贴音乐
【答案】拼贴(collage )一词来自视觉艺术领域,其本意是指把不同的材料物,如报纸、布块、牛皮纸等粘贴在一起,形成一件艺术品。20世纪70年代前后,这种艺术形式被引入到音乐领域中,即把完全不同的作曲家、流派和风格等音乐粘合在一起,使其作品中引用的材料的时空跨度和对比度等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将格里高利圣咏、巴赫的赋格和当代爵士等音乐拼贴在一起,就是拼贴音乐。这种音乐通过解构和重组对传统音乐进行新的解释,建立起新的意义。
代表作曲家及作品:美国音乐家克拉姆的《远古童声》和《四个月亮之夜》,德国音乐家齐默尔曼的歌剧《士兵们》,俄罗斯音乐家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第三弦乐四重奏》等。
2. 夏空
【答案】16世纪末西班牙的民间舞曲体裁,17世纪以后进人艺术音乐,时常在歌剧或键盘乐曲中出现,节拍为3/4或3/2,速度缓慢、从容不迫,多为小调,其性格特点相近于帕萨卡里亚,但结构为基于固定和声序列的主调式变奏,致力于夏空创作的巴洛克作曲家有弗雷斯科巴尔第、帕赫贝尔、布克斯特胡德和巴赫。
3. 拉莫
,【答案】巴洛克时期法国作曲家、羽管键琴家和音乐理论家。1722年出版《和声基本原理》
,50岁以《伊波利特与阿里西埃》为现代和声理论奠定基础; 1741年出版《羽管键琴音乐会曲集》
开始其歌剧事业,成为继吕利之后最重要的法国歌剧作曲家,主要的舞台作品还有歌剧一芭蕾《华丽的印度》。
4. 托卡塔
【答案】托卡塔(toccata ):卷为触键,最早见于16世纪的琉特琴谱,16世纪末应用于键盘乐器,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接近即兴创作的体裁。它的技巧性比较高,特别是脚键的运用; 经常采用模进、模仿对位的手法进行写作; 一般包括若干段落,在慢速和快速之间交替; 常以慢速的狂想曲开始,并与随后比较严格的赋格段落形成对比,因此托卡塔也被称为“带赋格的前奏曲”。
5. 斯美塔那
【答案】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奠基人。创作有歌剧、管弦乐、室内乐和歌曲等。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里布舍》是捷克民族歌剧的杰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热烈讴歌了爱国主义情怀。
6. 弦乐四重奏
【答案】由2把小提琴、1把中提琴和1把大提琴演奏的室内合奏乐体裁,采用奏鸣曲式套曲结构写作。弦乐四重奏脱胎于18世纪初的小夜曲和嬉游曲,海顿的84首弦乐四重奏开始运用奏鸣曲式四乐章套曲形式,并以“谈话原则”组合乐器,确立了近代弦乐四重奏的写作风格。贝多芬以“拉祖莫夫斯基”和“庄严”为代表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丰富了该体裁的音乐表现力和衍展力,使之成为室内乐的的核心体裁。浪漫主义的弦乐四重奏作曲家有舒伯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弗朗克、鲍罗廷、柴可夫斯基等,倾向于抒情,在主题展开和对位处理方面不加注重。二十世纪的弦乐四重奏创作风格更为多样化,德彪西、巴托克、拉威尔、勋伯格、欣德米特、米约、肖斯塔科维奇等人创作了各具特色的弦乐四重奏作品。
7. 维也纳古典乐派
【答案】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活跃于维也纳一批德奥作曲家的总称,包括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等人。他们都在维也纳度过创作的成熟时期,思想和艺术风格一脉相承,在继承欧洲专业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对音乐内容和形式的革新有着重要的贡献,他们的作品堪称后世音乐的楷模,是18、19世纪之交的西方音乐高峰。
8. 布列兹
【答案】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长年从事指挥事业,提倡推广20世纪音乐。作为作曲家,是现代音乐先锋派代表人物之一,室内乐曲《无主之锤》为音色音乐的经典之作,钢琴奏鸣曲《结构I&II》受梅西安《时值与力度的模式》启示而作,是整体序列音乐作品。
9. 格林卡
,俄罗斯作曲家,是俄罗斯音乐的奠基人,被称为【答案】格林卡(M.Glinka ,1804~1857)
“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有句名言:“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编一下而己。”这代表了格林卡的创作思想,他的创作植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旨在表现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对俄罗斯后来的很多著名作曲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代表作品有歌剧《伊凡. 苏萨宁》、管弦乐《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等。
10.利德
【答案】德语世俗声乐体裁利德始见于13世纪的恋诗歌手时代,15世纪后半叶,复调利德兴起,为三声部歌曲,旋律位于中声部或最低声部,15世纪复调利德的创作大师有伊萨克、芬克和森夫尔。16世纪中叶以后,德语利德受到意大利牧歌的影响,拉索和哈斯勒成功地将佛兰德音乐技法和意大利风格融合。
二、简答题
11.中世纪意大利的方言歌由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意大利的世俗音乐主要体现在方言歌曲上,当时方言歌曲的发展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受法国特罗巴多(troubadours )流浪艺人的影响,二是受本地传统舞蹈歌曲的影响。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巴拉塔(ballata ):13世纪在意大利流行的单声部舞蹈歌曲形式,14世纪发展成三声部复调歌曲形式。巴拉塔的歌词内容大多为爱情或道德方面; 二是劳达赞歌(lauda ):它近似于巴拉塔,但歌词内容多与宗教有关,音节式写作,流行于13世纪下半叶,是在教堂之外演唱的宗教歌曲。
12.简述李斯特和他的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评论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
家。19世纪20~80年代末,他的演奏、创作、音乐评论和生活方式一直是巴黎乃至整个欧洲舆论关注的焦点。他的演奏极富自由、狂放、夸张的浪漫风格,使钢琴艺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交响诗是他在音乐体裁方面对西方音乐的最重要贡献。1848年,李斯特定居魏玛,作为“新德意志学派”的带头人,他使魏玛成为新音乐潮流的中心。作为一位心胸开阔、‘除慨助人、涵养深厚的艺术家,李斯特曾给予瓦格纳、柏辽兹、肖邦等音乐家在事业上、精神上、物质上无私的帮助。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体裁丰富,创作重点为交响乐和钢琴音乐。
(2)代表作品:
①交响诗:《前奏曲》《塔索》等十三首。
②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旦丁交响曲》。
b ③钢琴作品: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超级练习曲》《b 小调钢琴奏呜曲》《E 大调
钢琴协奏曲》以及钢琴小品《爱之梦》等。
(3)艺术成就:
①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形式,采用的单乐章结构和主题变形手法对后世的音乐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②他创作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牙利民族的音乐特点,是钢琴音乐的典范作品,成为后来民族乐派的先声。
③他的超级练习曲创造了钢琴演奏领域的辉煌技巧,极大地丰富了钢琴教学与演奏。
④强调钢琴的音响效果,突破了前人的模式,使钢琴音乐具有交响性的管弦乐队效果和史诗般的宏伟气势。
⑤在晚期作品中致力于探索新的技法,如运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和声常用不准备和不解决的九和弦、增三和弦、四度叠置和弦,调性扩张到极限等,这些探索树瓦格纳和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⑥作为魏玛乐派的带头人,他和柏辽兹、瓦格纳等音乐家倡导标题音乐,强调音乐与情感的联系,并与以勃拉姆斯为代表的莱比锡乐派展开激烈的学术之争,掀起了新音乐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