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822中外音乐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瓦格纳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改革传统意大利歌剧,以“乐剧”的新观念影响了19世纪末期的音乐发展,代表作为歌剧《唐豪塞》《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2. 音乐的瞬间

【答案】规模较小的器乐曲,主要为钢琴独奏曲,由舒伯特首次运用,他写有6首“音乐的,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也写作过该体裁。 瞬间”

3. 宣叙调

,【答案】大型声乐戏剧中的一种歌唱方式,音调和节奏都与语言紧密结合,又称“朗诵调”

16世纪末起源于佛罗伦萨作曲家佩里的歌剧,17世纪以后广泛用于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和其他教堂声乐中。18世纪后,宣叙调分为“清宣叙调”和“有伴奏宣叙调”两种,前者节奏自由快速,以键盘乐器简单伴奏,后者富于表情,用管弓玄乐队伴奏。

4. 蒙泰威尔第

【答案】16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作曲家,1590年起供职于曼图亚公爵府,1613年起任职于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奠基人,完整留存歌剧作品《奥菲欧》、《尤

,确定歌剧中独唱与合唱、主调与复调、声乐与器乐之间的比利西斯返乡记》和《波佩亚的加冕》

,并在器乐中采用弦乐的震音和拨弦等例关系,强调以音乐手段表达人的情感,创立“激情风格”

新手法。所作世俗声乐作品包括9卷牧歌,努力深化音乐的表现力,运用了大量背离传统的手法,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蒙泰威尔第在继承文艺复兴音乐成果的同时开创了巴洛克新的声乐和器乐风格。

5. 布列兹

【答案】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长年从事指挥事业,提倡推广20世纪音乐。作为作曲家,是现代音乐先锋派代表人物之一,室内乐曲《无主之锤》为音色音乐的经典之作,钢琴奏鸣曲《结构I&II》受梅西安《时值与力度的模式》启示而作,是整体序列音乐作品。

6. 《弥赛亚》

【答案】亨德尔所作的清唱剧,歌词由詹宁斯根据《圣经》撰写,1742年首演于首都柏林。

,是基督教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此剧讲述了耶稣的一生,共3部54曲,弥赛亚意为“受膏者”

分别讲述了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合唱是此剧的核心,著名的段落如“耶稣诞生预言”、“哈利路亚”等都显示了巴洛克宗教合唱音乐辉煌壮丽的顶峰。

二、简答题

7. 简述亨策及其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亨策(Hares Werner Henze, 1926~),德国作曲家。

(2)代表作品

①歌剧:《牡鹿王》《洪堡王子》《情侣悲歌》《酒神的信女》。

②交响乐:九部交响曲。

③管弦乐:组曲《丑角》《马拉托纳之舞》。

④清唱剧:《快速护航舰“迈杜萨”号的救生筏》。

⑤芭蕾舞剧:《迷宫》《白痴》《水神》等。

(3)艺术成就

①在歌剧音乐的创作领域成绩卓著,共写了14部歌剧,是理查·施特劳斯之后最伟大的德国歌剧作曲家,堪与英国的布里顿媲美。

②亨策的作品风格多样,有时在一个作品中结合运用19世纪欧洲传统调性手法和无调性、多调性手法。早期作品创作的主要特征是抒情而富有音色美,具有丰富而细腻的声音色彩和娴熟的合唱写作技巧。60年代起,许多作品开始宣传“世界革命”,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具有公开的宣传性; 采用更多的现代手法,如非歌唱的新人声表现手法、念唱音调、非传统乐器编配等,音乐风格变得刚毅、粗涩,缺少悦耳的抒情性。

【答案】

8. 简述梅西昂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梅西昂(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

(2)代表作品

钢琴与管弦乐《异国鸟》,钢琴曲《群鸟录》《时值与力度的模式》,木管、铜管与打击乐《我信肉身之复活》,合唱和乐队《我主基督之变形》,管风琴套曲《基督诞生》等。

(3)艺术成就:

①在序列音乐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于1949年创作的钢琴曲《时值和力度的模式》,将音高、时值、力度、音色作为参数,创作出第一首真正的序列音乐作品,奠定了序列音乐发展的理论基础。1953年起,他又以鸟鸣为元素进行研究,创作了钢琴与管弦乐《异国鸟》,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

②作为二战后在音乐领域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音乐家,他综合了各种音乐素材:鸟语、印度音乐、格里高利圣咏、东方打击乐器、弗朗克的和声、十二音体系,以及不受小节重音规律约束

的自由拍子等,以独特的方式运用这些元素,从而创作出最具个性、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它们是他信仰天主教、赞美人性和热爱大自然的结晶。

9. 浪漫主义的含义、浪漫主义时期的时间界定及其音乐风格特点。

【答案】(1)含义及时间界定:

浪漫(romantic )一词原指用罗曼语(Romance )所写的有关欧洲中世纪那些情节离奇,冒险而富于幻想的骑士故事和传奇小说。欧洲史学家用这个词来称呼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盛行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流派,当时欧洲各国民主革命运动高涨,由于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最后以旧王朝的复辟告终,人们普遍对现实感到失望,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寄托不抱幻想,这些思潮表现在艺术上就形成了一种不满足于现实,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后来这个词被借用到音乐领域,把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批欧洲作曲家看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即我们所说的“浪漫乐派”。从时间上讲,浪漫主义时期的时问界定比较模糊,通常指19世纪前

,它涵盖了威(韦)伯到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浪漫主义时期分为初后的一百多年(1790~1910)

期、中期、中后期、晚期四个阶段:

初期(19世纪10~20年代):威伯、舒伯特、贝多芬(晚期)等。

中期(盛期)(19世纪30~40年代):柏辽兹、舒曼、门德尔松、肖邦等。

中后期(19世纪40~80年代):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弗兰克、柴科夫斯基等。

晚期(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布鲁克纳、普契尼、沃尔夫、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

(2)音乐风格特点: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①从风格上看:作品强烈地张扬主观情感和个性特征,每个作曲家的作品都带有个性化的烙印。

②从文化传统上看:作品强调民族观念,作曲家的创作普遍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尤其是晚期浪漫派。

③从体裁上看:打破了古典音乐程式化的限制,出现了表达明确意图的“标题音乐”、多乐章的交响曲、单乐章的交响诗和特性小曲等体裁。

④从具体的音乐要素上看:

a. 旋律的乐句组成不受固定形式的约束,趋向不对称的自由化形态,伸缩性很大,抒情性加强。

b. 对和声的结构进行了扩展,不协和和弦被更自由地运用。

c. 常采用半音转调和远关系转调,晚期浪漫派的作品有时会给人以调性含糊不清的感觉,但是仍以调性音乐为主。

d. 力度、速度变化强烈,这些表达感情张力的元素所造成的强弱幅度的对比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特点。

e. 曲式结构自由多变,作曲家只注重内容和主观的表现,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严格的极富逻辑性的曲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