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实验时,要求不同的被试组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及程序。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

A. 消除法

B. 恒定法

C 随机法

D. 匹配法

【答案】B

【解析】恒定法是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的方法; 消除法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随机法是指采取随机抽取样本或者分配样本的方式,使无关变量得到控制; 匹配法是指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匹配从而来控制额外变量。

2. 以下的每张卡片都是两面的,其中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你的任务是决定哪张卡片需要翻到另一面以检验以下规则:“如果一张卡片的一面是元音,那么它的另一面将是偶数。”你应该翻以下哪两张卡片? ( )

A.G 和7

B.A 和7

C.A 和G

D.A 和4

【答案】B

【解析】这是心理学家沃森用来研究推理的“卡片选择任务”。如果想要证明原命题:“如果一张卡片的一面是元音,那么它的另一面将是偶数。”的正确性,既需要检验原命题,也需要检验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即:“不是偶数的卡面的,背面不是元音”。因此,答案为B 。

3. 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学过的与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在一起,并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辨认出学过的单字。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是( )。

A. 系列回忆法

B. 再认法

C. 自由回忆法

D 对偶联合法

【答案】B

【解析】系列回忆法要求被试按照先前呈现的顺序对材料进行学习和回忆; 再认法是向被试同时呈现学习过的材料和未学习过的干扰材料,让他们判断是否是先前学习或记忆过的; 自由回忆要求被试对先前呈现的一系列项目尽可能多地记住; 对偶联合法是先向被试呈现一系列的刺激一一反应对,然后单独呈现刺激项目,让被试回忆与之相对应的反应项目。

4. 内隐联想测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

A 反应类型

B. 反应时

C. 正确率

D 信心评价

【答案】B

【解析】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5. 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试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这是指( )。

A. 历史

B 选择

C 成熟

D. 亡失

【答案】C

【解析】随着时间流逝,被试内部结构发生的变化属于成熟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选择指由于被试的选择的偏差所导致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历史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亡失是指在较长时间的实验周期中,由于被试退出实验或死亡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在发展心理学的纵向研究中经常发生被试的亡失。

6. 某研究表明,当场景中的干扰物减少和照明度降低时,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搜索场景中交通标志的准确性更低、反应速度更慢。该研究中自变量的数量是( )。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视该题中的自变量有:干扰物(增加和减少)、照明度(降低和升高)、年龄(年青人

,因变量为:搜索交通标志的准确性、反应速度。 和老年人)

7. 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 )。

A. 《定量分析手册》

B. 《心理学大纲》

C. 《实验心理学》

D. 《心理物理学基础》

【答案】C

,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解析】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实验心理学》

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

8. 下表所示为一个有四种实验处理的设计方案。该研究设计属于( )。

A. 匹配设计

B.ABBA 设计

C. 拉丁方设计

D. 混合设计

【答案】C

【解析】拉丁方以表格的形式被概念化,其中行和列代表两个外部变量中的区组,然后将自变量的级别分配到表中各单元中。简单的说就是某一变量在其所处的任意行或任意列中,只出现一次。

9. 研究者先测量所有被试与任务呈高相关的属性,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将被试分成属性相等的实验组和控制组。这种被试分组方法称为( )。

A 匹配法

B. 分层抽样法

C.ABA 法

D.ABBA 法

【答案】A

【解析】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将被试按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相同或相似加以配对,然后再把每一对中的每个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组别。分层抽

,样是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样本。

ABA 法是一种被试内设计。ABBA 法是一种抵消平衡设计。

10.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好影响的研究中,其实验设计为( )。

A.2×3设计

B.1×3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