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与该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心理咨询师应该注意哪些内容?
【答案】为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咨询师应主要: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有利于咨询的顺利进行。
(2)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
(3)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2. 请简述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的各个阶段。
【答案】求助者中心疗法的7个阶段主要有:
(1)第一阶段:来访者已对自身和外界形成固定看法,对内心的直接体验十分生疏,产生难以改变的愿望。
(2)第二阶段:对与己无关的问题来访者能发表意见。
(3)第三阶段:来访者感到被治疗师接受,消除顾虑,能更自由谈论自己并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
(4)第四阶段:来访者开始述说当前的事情和体验并作出解释,初步探索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负有责任。
(5)第五阶段:此时来访者希望拥有自己的感情并找到真正的自我。
(6)第六阶段:是转变的关键阶段,来访者不再把自我当作客体。
(7)第七阶段:来访者可以对感情作直接、积极而充分的体验,对自己抱有接纳的态度,自我变得和谐一
致。
3. 如果使用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可以使用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是什么? 使用的认知治疗技术主要有
【答案】阿伦. 贝克的认知疗法技术主要有:
(1)识别自动性思维。
(2)识别认知性错误。
(3)真实性验证。
(4)去中心化。
(5)抑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4. 针对本案例,心理咨询师使用了面质技术,请说出应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
【答案】应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要有事实依据。
(2)避免个人发泄。
(3)避免无情攻击。
(4)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
5. 简述来访者中心心理咨询的原理。
【答案】来访者中心治疗或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倡导者是卡尔•罗杰斯。
(1)人具有主观性
人所得到的感觉是他自身对真实世界感知、翻译的结果。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或来访者中心治疗强调了人的主观性的特性,为每个来访者保存了他们的主观世界存在的余地。
(2)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类有一种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心理咨询与治疗应趋向此种人类天性。实现的倾向被看作是一种积极的倾向,它假定人具有引导、调整、控制自己的能力。来访者中心治疗认为所有心理问题及困扰均是由于这种实现的倾向的阻滞所造成的。因此,咨询或治疗就是要排除这种障碍以重新确立起良好的动机驱力。来访者中心治疗的基本原理就是使来访者向着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和逐步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的方向迈进。
(3)人基本上是诚实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这些特性与生俱来。而某些“恶”的特性则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非出自本性。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决定,都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
(4)自我概念与心理治疗
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前提是,认为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实现的倾向。这种实现的倾向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増长和发展自己。当自我与自我概念的实现倾向一致时,人就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状态,即达到了自我实现。
自我得到的经验、体验与自我概念冲突矛盾时,自我概念受到威胁就产生了恐惧,通过防御机制否认和歪曲自身的经验、体验。当经验、体验与自我的不一致有可能被意识到、知觉到时,焦虑就产生了。一旦防御机制失控,个体就会产生心理失调。
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的不一致主要源于自我概念受到外部文化因素的影响,个体把他人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相信个体中蕴藏着的实现的倾向的强大推动力,相信积极的成长力量,相信人有能力引导、调整和控制自己,相信人是能够发现其自我概念中的问题的,他们会评价自我经验对自我实现的作用,不断地使自我概念适应于新的经验。
基于这种认识,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是主张以来访者为主导的治疗方法,而治疗者的作
用退居其后。治疗者在治疗中,更多地是创造一个帮助来访者了解其自身的气氛和环境,减轻他面对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矛盾时的焦虑。
6. 比较指导性咨询与非指导性咨询在技术上的异同。
【答案】罗杰斯提倡非指导的治疗方式。他认为采用较多指导性与非指导性的治疗技术与方法的治疗者,对治疗的目的与看法是不同的。
(1)非指导的治疗认为来访者有权为他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尽管他选择的目标可能与治疗者的看法很不相同。如果来访者对自身的问题有所领悟的话,他们更可能会做出自己明智的选择。指导式的治疗假定治疗者应为来访者选择治疗目标,指导来访者努力去达到这一目标。
(2)非指导的治疗重视个体心理上的独立性和保持完整的心理状态的权利。而指导式的治疗重视社会的规范,认为有能力的人应该对能力较差的人进行指导。
(3)对于治疗结果,指导式的治疗者更倾向于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工作,一旦症状消除或问题得到解决,治疗就算是成功了。非指导的治疗着眼点在来访者而不是来访者的问题。具体地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促进其自我概念向着更接近自我的经验、体验的方向发展。治疗目的在于来访者领悟力的提高和经验的增长,使之更有能力去应付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4)指导式的治疗者与非指导式的治疗者在会谈中常用技术的不同之处。
指导式的治疗者最常用的技术依次为:
①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
②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
③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
④向来访者提出活动方面的建议;
⑤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
⑥列出证据,说服来访者采纳行动的建议;
⑦指出需要纠正的问题或条件。
非指导的治疗者常用的会谈技巧顺序如下:
①以某种方式确认来访者表达自己时所反映出的情感与态度;
②确认或说明来访者的行为举止所反映的情感与态度;
③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来访者自行发挥;
④确认来访者谈话的主题;
⑤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
⑥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
⑦根据来访者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
7. 按照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师将致力于促进求助者成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主要在哪些方面?
【答案】求助者中心疗法对求助者的帮助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