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微博
【答案】微博(Micro-blog )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是基于Web2.0平台的一种可以发布即时信息的系统。微博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6年,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可以使用户通过网页、收集、IM 软件和API 等方式发送图片和文字信息,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与博客不同的是,微博发布的信息受到字数限制,最多不能超过140个字符(70个汉字)。其传播特点有:短小精悍,信息量密集,更契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 实现跨平台数据交换,使用户摆脱了工具的限制; 准入门槛较博客更低,实现了话语权的平民化。
2. 文化霸权理论
【答案】文化霸权理论由葛兰西提出,他认为,任何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有两种霸权,即政治社会的政治霸权,包括军队、法庭、警察,通过暴力实施统治; 另一个是市民社会的“文化霸权”,即智慧与道德的领导权,其本质是具有统治性的意识形态。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通过它们倡导的大众文化等各种样式,建构并维护着统治性的意识形态。
3. 便士报
【答案】便士报又称美分报,是指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廉价报纸。因购买报纸只需要1便士,故称便士报。世界上第一份便士报是美国的《纽约太阳报》。便士报的主要特点是廉价、大众、广告、传媒,其实质就是买报人不再需要支付报纸的全部成本。报社通过这一方式改变了以前报纸只是富人才买得起的状况,使报纸成了当时最大的信息传播媒介,为后来的报纸广告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报纸获取最大利润率的关键。
4. 新闻来源
【答案】新闻来源,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
5. 新闻要素
【答案】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新闻要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 (谁)、What (什么)、When (时间)、Where (地点)、Why (原因),都以W 开头,所以,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W ”。
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三大作用:①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 ②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③有助于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
6. 邸报
【答案】邸报又名进奏院状报、朝报、邸状、邸吏状、邸吏状报等,邸报是其通称,是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级。它发源于唐代的进奏院状报,在宋代开始被称为“邸报”,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邸报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内容受到当局严格的控制,主要涉及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员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战报及刑罚等。宋代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7. 信息
【答案】信息是指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规律。信息必然包含着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这是信息最基本的特点。从与新闻报道相结合的认识角度出发,信息还具备以下特点:①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 ②扩缩性; ③组合性; ④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 ⑤相对性。
8. 遐迩贯珍
【答案】《遐迩贯珍》是鸦片战争后英国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个中文期刊。于1853年8月1日创刊,每月1日出版,发行于香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由当时设于香港、旨在向中国传授基督教义的马礼逊教育会出版,该会所办教会学校英华书院印刷。刊登宣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文章,也有少量阐发基督教义的文章; 时事新闻占相当篇幅,大多是报道太平天国运动和小刀会活动; 宣传广告开中文报刊登广告之先河。在新闻编辑上,它以新闻标题简明扼要来反映新闻内容,是中国近代报刊在新闻编辑业务上的一个飞跃。《遐迩贯珍》也是中国最早刊载新闻图片的中文报刊,有科普插图及为配合新闻报道而绘制的插图。
二、简答题
9. 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有哪几种? 举例说明。
【答案】(1)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政治法律、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最终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控制了新闻事业,也就控制了新闻自由。
(2)统治阶级及其政党对新闻事业的宏观控制
①法律的控制。最直接的法规有《新闻法》、《出版法》、《著作权法》等。我国的相关法律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限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a. 维护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b. 报道内容要真实,严禁利用新闻媒介诽谤侮辱他人;
c. 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d. 严禁传播淫秽下流、污染精神的内容。
②政策和纪律的控制。政府或政党通过制定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控制新闻传播,重点放在法律力量无法达到的方面。
③新闻来源的控制。
④制度的控制和人事的控制。制度的控制是指通过法律确定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管理方式,确保新闻事业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人事的控制是指在新闻媒介配备统治阶级信赖的领导人员,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得到贯彻。
(3)对新闻事业的经济控制
包括对产业所有权的控制和对广告的控制。
(4)对新闻事业的民族文化控制
包括:①发扬民族精神和保持民族尊严; ②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传统习惯。
10.简述传媒(报刊)的四种理论。
【答案】1956年,威尔伯·施拉姆与弗雷德里克·赛伯特、西奥多·彼得森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被学界公认为开了比较新闻学之先河,以其鲜明夺目的标题填补了大众传播文献的空白,揭示了新闻媒介与社会的关联,具有指导意义。该书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大众传播媒介。书的著者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集权主义理论
集权主义理论是对16, 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号施令、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报刊批评政府; 封建统治者拥有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的特权,并有权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集权主义理论渊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和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政治权力只有控制在少数有智慧、有经验的优秀人物手里,才能对国家实现强有力的和合法的统治; 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当是绝对的、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对涉及社会的意见和讨论应当严加控制,个人的自由权利必须服从国家的权力。显然,这种集权主义理论完全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开展,集权主义理论逐渐被自由主义理论所代替。
(2)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产生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发展并达到顶点。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言论自由、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要求。这一理论是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密尔顿首先提出来的,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约翰·密尔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观点的公开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成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则。自由主义的新闻理论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