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理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约翰·弥尔顿

【答案】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 )是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其出版自由思想从18世纪起受到重视,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1644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是世界上第一本提倡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后,发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指出君主权利来自人民,人民有权废黯甚至处死滥用职权的暴君。1660年5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弥尔顿一度入狱,晚年双目失明,仍然口述了三部光辉诗篇:《失乐园》《复乐园》《力十参孙》。

2. 播客

【答案】播客译自“Podeast" ,是来源于苹果电脑的“iPod' ’与“广播,,Cbroadcast )的合成词。它是个人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的一种方式。播客主要传播音频和视频信息。世界上第一个播客网站是由iPod 的发明者亚当·科利(AdamClarkCurry )于2004年8月13日开通的。播客在我国的起步始于2005年土豆网的建立。

3. Facebook

【答案】Facebook 是一个创办于美国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于2004年2月4日上线,是全球第一大社交网站。用户可以建立个人专页,添加其他用户作为朋友并交换信息,包括自动更新及即时通知对方专页。此外,用户可以加入各种群组,例如工作场所、学校、学院或其他活动。Facebook 没有官方中文名称,不同汉语地区的使用者发展出不同的译名,中国大陆的脸谱、香港的面书或面簿、台湾的脸书。Facebook 的创办人是马克·扎克伯格CMarkZuckerberg )02012年5月18日,Facebook 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FBo2013年2月美国知名科技博客网Businessinsider 根据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 的数据,列出全球最大网站前20名榜单,名列榜首的是Facebook 拥有8.367亿独立访问者。

4. 新闻本源

【答案】新闻本源是指新闻的根本来源。它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回答“新闻是什么? ”、“新闻从哪里来? ”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

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5. 舆论引导

【答案】舆论引导又称舆论导向,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具体而言,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 ②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 ③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6. 模式示范论

【答案】模式示范理论认为,大众传播能够描述模式化的行为。受众与媒介内容的接触,为自己提供了一种学习的对象,可以从中学得一系列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人们处理反复出现的问题的永久性方式之一部分。也就是说,媒介内容对受众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7. 癸丑报灾

【答案】“癸丑报灾”是指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乘着军事上的胜利,对国民党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进行的大规模的镇压。各地国民党报刊,均被以“乱党报纸”的罪名查封。北京、天津、武汉、广州、长沙、成都、福州、南昌、开封等地的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全部被查封。非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只要有碍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也被乘机剿灭。一些本来拥袁的报纸也有因“城门失火”被殃及者。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和民国元年的500家相比,锐减300多家,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因为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所以人们把报界的这次浩劫称为“癸丑报灾”。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癸丑报灾”是中国新闻史上对报业的一次沉重打击。

8. 突发性新闻

【答案】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例如,突然发生的灾难(空难、火灾、车祸等等),突然爆发的战争,突然生变的政局,不期而至的天灾(地震、海啸、暴风),等等。这类新闻常常是新闻媒介的主角。它有明确的发生时间。

二、简答题

9. 辨析:新闻自由是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报道新闻的自由。

【答案】这种说法是对新闻自由的一种误解,具体分析如下:

(1)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属于人民所有。198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冲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在这一点上,西方各国的宪法或《人权宣言》都规定得很明确:每一个公民都拥有新闻自由

权。

(2)有些人以为新闻媒介是代表人民行使新闻自由权,这也是一种误解。各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新闻自由权是不可转让的。人民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委托仟何机构来行使新闻自由权。当然,无论从历史看还是从现实看,争取新闻自由最努力的是新闻媒介,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实践新闻自由权的也是新闻媒介。

新闻媒介是向公众提供它们所需要的信息和意见的专业机构,并以此作为新闻媒介的生存条件,一旦新闻媒介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那么它们就无法存在。为了满足公众对各种信息的需求,新闻媒介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新闻自由即出版权、采访权、发表权,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新闻自由就像空气、水、阳光对人一样的重要。在这个意义上,新闻媒介争取新闻自由的努力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3)新闻媒介一旦获得新闻自由权,能否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那另当别论。事实上,有不少新闻媒介阻碍了大众行使新闻自由的权利。

在当今的西方各国,新闻媒介己形成一种垄断局面,一批巨型媒介集团垄断了各国新闻市场,旁人难以插足。尽管西方各国宪法都明确规定每个公民有出版自由。每个公民,不论穷人富人、小公司大公司都可以平等地出版报刊,可以申请创办广播、电视。但面对那些拥有儿十亿、儿白亿甚至儿千亿美元资产的媒介巨人,那些只有儿千、几万美元小资本的个人或小公司不可能参与竞争。所以,出版自由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不过是纸面上的权利。

10.简要评述新闻把关人理论。

【答案】(1)把关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和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下的过程就是把关。

①“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0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 )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②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2)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包括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 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 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

(3)“把关,,过程的实质

①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②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