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耳鼻咽喉科)题库>耳科题库

问题:

[单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理改变包括()

A . 鼓室内血浆、纤维蛋白、红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渗出
B . 鼓室黏膜增厚,纤毛脱落,杯状细胞增多
C . 鼓室内有炎性渗出物聚集,并逐渐变为脓性
D . 鼓室内压力随鼓室积脓增多而增加,鼓膜受压而贫血,且因血栓性静脉炎终致鼓膜穿孔
E . 以上均正确

听性脑干反应测听的I波来源于() 蜗神经。 上橄榄核。 毛细胞。 前庭神经。 耳蜗核。 听性脑干反应的V波反应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哪一范围行为听阈?() 6000~8000Hz。 3000~6000Hz。 1000~4000Hz。 500~1500Hz。 250~500Hz。 患者,男,30岁,有上感病史,2d前突然出现左耳内疼痛和左耳听力下降,并有血水流出,电测听检查示左耳传导性聋,局部检查见左耳鼓膜上有一紫色血疱,鼓膜红肿,外耳道皮肤充血,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大疱性鼓膜炎。 蓝鼓膜。 颈静脉球体瘤。 一般认为急性中耳炎病程延续几周,可称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3周。 3~5周。 5~6周。 6~8周。 8周以上。 外耳道胆脂瘤的病理改变正确的是() 外耳道皮肤受到各种病变的长期刺激而慢性充血。 局部皮肤生发层中的基底细胞生长活跃,角化上皮细胞脱落异常增多。 脱落的角化上皮细胞堆积于外耳道内形成团块。 团块中心腐败、分解、变性、产生胆固醇结晶。 以上均正确。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理改变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