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是属于( )。
A. 个体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答案】A
【解析】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主张:①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②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③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苏联在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曾出现把智育视为教育的中心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相对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此现象发生于( )。
A.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
B.20年代的教育改革
C.30年代的教育改革
D. 卫国战争时期的教育改革
【答案】C
【解析】苏联在具体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偏差:20年代过分强调
,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 30年代劳动教育,把生产劳动看做“学校生活的基础”
则把学生的智育看成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甚至取消了劳动课,结果使学校教育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在苏联建国初期,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建立无产阶级的教育领导机构一实行民主化、非宗教化的国民教育原则,建立了统一劳动学校等等。因此,答案选C
3. 以掌握为日标定向的学生倾向于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 )
A. 能力
B. 努力
C. 运气
D. 任务难度
【解析】德韦克的目标定向理论认为,在对学习结果的归因方面,掌握目标者认为努力是改善能力所不可缺少的,关注努力而不是能力,关注努力而不是能力,往往将结果的成败归因于努力的多少。而成绩目标定向的儿童持能力实体观,认为能力是成功的原因,而且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学习而改变的,所以,他们会把成败归因于能力的好坏。因此,答案选B 。
4.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挪威各地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陆续将义务教育的结束年龄从14岁延长到16岁。有研究者根据50年代末——60年代初挪威征兵时的智力测验数据,对那段时期10.7万人应征入伍的19岁青年男子的智商得分进行研究。统计与分析发现上学9年者的智商平均
得分比上学7年者高出7分,比上学8年者高出4分,经检验差异显著。这项研究成果表明( )。
A. 学校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智商
B. 当时测定智商的工具和方法相当完善
C. 学校教育并不能显著提高人的智商
D. 智商的高低影响受教育年限长短
【答案】A
5. 在实行的大学区制中,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是( )
A. 教育部
B. 北京大学
C. 科学院
D. 人学院
【答案】D
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
A. 发展生产力
B. 消灭社会分工
C. 普及教育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解析】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7. 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 )
A. 严密性、流畅性、准确性
B. 敏捷性、严密性、独特性
C. 准确性、变通性、敏捷性
D.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创造性认知品质的核心,是指用超常规的方法,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产生新力案和新成果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汰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特征。因此,答案选D 。
8. 在下列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中,他认为哪一种教育最为根本? ( )
A. 文艺教育
B. 生计教育
C. 卫生教育
D. 公民教育
【答案】D
9. 洋务学堂的创办类型中,不包括( )
A. 方言学堂
B. 军事学堂
C. 政治学堂
D. 技术学堂
【答案】C
10.北京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维新运动时期的( )
A. 燕京大学堂
B. 北洋大学堂
C. 京师大学堂
D. 北平大学堂
【答案】B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计划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是( )
A. 建立国家教育制度
B. 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C. 教育内容的世俗化
D. 教育实施的终身化
【答案】D
【解析】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变革彻底摧毁了封建等级教育制度,逐步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在整个19世纪,法国基本上保持着拿破仑一世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教育体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各派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计划,这些教育计划不同程度的反映了资产阶级各派的共同愿望,其教育主张主要有: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倡导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