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800微生物学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琼脂。
C 时才开始熔化,熔化后的溶【答案】琼脂是一种良好的凝固剂,因为其在水中需加热至95°
C 时才开始凝固。用琼脂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可用以进行高温培养而不熔化,在液温度需降到40°
凝固之前接种时,也不致将培养物烫死。
2. 菌索。
【答案】菌索是指具有促进菌体蔓延和抵御不良环境等功能的白色根状菌丝组织。一般产自伞状真菌,常在腐朽树皮下或地下见到。
3. 污水的微生物处理。
【答案】污水的微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
4. 质粒消除。
【答案】质粒消除是指含质粒的细胞在正常的培养基上受吖啶染料、丝裂霉素C 、紫外线、利福平、重金属离子或高温等因子处理时,由于其复制受抑制而核染色体的复制仍然进行,从而引起子代细胞中不带质粒的现象。
5. 糖被。
【答案】糖被是指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6. 病毒抑制蛋白(TIP )。
【答案】病毒抑制蛋白即抗病毒蛋白,是指与侵入病毒的dsRNA 结合后会发生活化的一类蛋白,活化的A VP 具有降解mRNA 的作用。
7. 化学渗透学说。
【答案】化学渗透学说是由197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学者P.Mitchell 在1961年所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通过呼吸链酶系的作用,可将底物分子上的质子从膜的内侧传递到膜的外侧,从而造成了膜两侧质子分布不均衡,此即质子动势的由来,也是合成ATP 的能量来源。通过ATP 酶的逆反应,把质子从膜的外侧重新输回到膜的内侧,于是在消除质子动势的同时合成了A TP 。
8. 核区。
【答案】核区,又称核质体区、拟核或核基因组等,是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的原始细胞核。
9. 转座子(Tn )。
【答案】转座子(Tn )是指一小段双链DNA , 由2000个以上的碱基对组成,常常编码一种或几种抗生素的抗性结构基因和末端反向重复序列。转座子能够在基因组内,或细菌染色体和质粒之间移动。
10.真核微生物。
【答案】真核微生物是指凡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微生物。包括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11.热死温度。
【答案】热死温度,又称热死点,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lOmin )杀死一定容积内某微生物群体所需的最低温度。
12.消毒。
【答案】消毒是指只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主要是病原菌),而不能杀死微生物的芽孢的除菌方法。
二、简答题
13.两株基因型分别为和的大肠杆菌在混合培养后出现了野生型菌株,你如何证明原养型的出现是接合作用,转化作用或转导作用的结果?
【答案】(1)实验方法:
①将两菌株分别放人中间有烧结玻璃的U 形玻璃管中,两边反复加压使液体交换,分别培养;
②将两菌株先分别加入一定量的DNA 酶消化分解胞外的游离DNA 分子,再混合培养。 (2)实验结果:
①若在实验一与实验二中均有原养型出现,说明是转导作用,因为带有供体DNA 的噬菌体可通过烧结玻璃,并且噬菌体中的DNA 不受DNA 酶的作用;
②若在实验一中无原养型出现,而在实验二中有原养型出现,说明是接合作用,因为接合作用需菌体接触,但胞外的DNA 酶不能作用于接合转移的DNA ;
③若在实验一与实验二中均无原养型出现,说明是转化作用,因为游离DNA 不能通过烧结玻璃,而且要被DNA 酶分解。
14.简述溶源性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答案】(1)溶源性细胞的形成过程:当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DNA 会附着或
整合在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随寄主细胞DNA 的复制而复制,噬菌体蛋白质不合成,宿主细胞亦不裂解,形成的细胞(即溶源细胞)继续进行分裂繁殖,偶尔情况下,会以极低频率发生自发裂解或因外界因素诱发而裂解。
(2)溶源性细胞的特点:
①溶源性是可遗传的;
②可低频自发裂解或诱发裂解;
③具有免疫性,即溶源性细菌细胞对其本身产生的噬菌体或外来同源噬菌体不敏感;
④可以复愈;
⑤可以合成特殊的代谢产物. 如白喉杆菌被P 噬菌体感染以后产牛白喉毒素。
15.利用酪素培养基平板分离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的微生物,仅凭蛋白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大,就能断定该菌株产胞外蛋白酶的能力大吗?为什么?
【答案】(1)不能。
(2)因为:
①不同微生物的营养要求、最适生长温度、pH 值等生长条件有差别,在同一平板上相同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状况不同;
pH 值、 ②不同微生物所产蛋白酶的性质(如最适催化反应温度、对底物的降解能力等)不同;
③酪素培养基平板分离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的微生物是一种定性及初步定量的方法,应进一步针对获得的几株菌分别进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并在分析几种菌株所产蛋白酶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摇瓶发酵实验及测酶活确定蛋白酶高产菌株。
16.ED 途径可为合成代谢提供哪些物质?
【答案】ED 途径如下图:
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