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学855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敞地制

【答案】敞地制是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中使用土地的一种惯例。即封建领主的自营地(又叫直领地)和农民的份地都分作春种、秋种和休耕三部分,均为条田,每年依次轮作。凡休耕的都作为牧场,供公共使用。耕地在收获之后至下一次播种之前,无论领主自营地或农民份地,都必

须将田界上的篱笆、栅栏拆除,以作为牧场,供公用。敞地制残存到近代,在英国迟至十九世纪。

2. 旅游资源

【答案】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

3. 集中化指数

【答案】集中化指数是用来分析和衡量区域内工业或经济部门专门化(或集中化)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数量指标。是与罗伦斯曲线相对应的统计量。其公式如右图。

式中I 为集中化程度指数,N 为某区域某部门产值,A1为整个地区某部门产值,M 为某地区全部产值,A 为整个地区总产值。集中化程度指数取值范围在

些部门的专门化程度越高。I=1时,工业完全集中于一个部门。

4. 杜能圈

【答案】杜能圈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杜能认为,城市周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圈层结构。

5. 城市金字塔

【答案】城市金字塔是指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再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化动的关系用图表现出来。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城市金字塔提供了一种分析城市规模分

之间。I 值越大,工业在某

布的方法,可以对不同国家、不同省区或不同时段的城市规模等进行分析。

6. 地理物象

【答案】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与客观地理环境并不完全一致,并不是人们对地理环境的“照相”,而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

7. 刺激扩散

【答案】刺激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这种受某种文化现象的刺激作用,为适应当地情况,使改变后的该文化现象得以传播称刺激扩散。例如,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土著人,因温度低无法经营农业,只靠狩猎为生。后受南部草原上驯养牛、羊的刺激,开始驯化只能在当地生存的驯鹿,结果获得成功,当地土著人就由狩猎转向放牧驯鹿为生。

8. 城市空间内部结构

【答案】城市空间内部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具有各种功能及其相应的物质外貌的功能分区。城市内部一般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等,各个功能区有机地构成城市整体。

9. 民间文化

【答案】民间文化指的是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从社会分层上看,它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由平民自发创造的文化。它还是一种具有农业社会生活的背景、保留了较多传统色彩的文化。它具有自发性、传承性、通俗化和程式化、实用性和娱乐性等特征。

10.逆城市化

【答案】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目前对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人们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纯粹的田园式居住环境,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工业选址的限制因素减少,工业企业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低廉的土地价格,把企业布局在中小城镇。许多大企业分别在中小城镇开设子公司和分厂,形成新的企业布局空间。

二、简答题

11.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答案】工业布局是工业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工业

分布的形成与发展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是一系列自然、技术、社会经济等多种客观条件综合影响的产物。这些条件的制约是相对的,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些条件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使工业布局呈现新的面貌。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大体有以下几类:

(1)自然条件

①地形

地形影响工业的选址,一般厂址都选择在较大面积平坦地形的地区,有利于安排生产活动,取得经济效益。

②气候

气候条件对工业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人们现在可以通过人工办法控制湿度来改变局部气候。 ③水文条件

水文条件主要是排水的问题,排水条件好有利于工厂的分布。

(2)资源条件

工业企业所需的各种资源都受到一定的地域限制。各种原料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对工业企业选择区位有很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

②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

③消耗能量多的企业

④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

⑤产品需要保鲜的企业

(3)能源条件

工业化的早期能源对工业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随着铁路的出现和航运的发展,能源对工业分布的影响减弱。

(4)市场条件

商品的特点决定了商品生产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工业在布局时要高度重视对市场的研究。

(5)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条件,也是产品增值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在选择区位时十分重视劳动力条件,包括劳动力供应数量、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的技术状况等条件。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从工业革命开始一直到工业生产扩散,人们看到工业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着显著作用。但是同时,工业发展日益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发达国家的工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销售成本、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将一些工业产品的某些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