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侨大学专业微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病毒抑制蛋白(TIP )。
【答案】病毒抑制蛋白即抗病毒蛋白,是指与侵入病毒的dsRNA 结合后会发生活化的一类蛋白,活化的A VP 具有降解mRNA 的作用。
2. 黄曲霉毒素。
【答案】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等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广泛分布于发霉的花生、玉米 和大米等粮食及其加工食品上。有多种衍生物,尤以:^毒性最强,可引起动物和人的肝癌等疾病。
3. 菌胶团。
【答案】菌胶团是一些细菌的荚膜物质互相融合在一起成一团胶状物,其内常包含有多个菌体,称为菌胶团。
4. 辅助性T 细胞
5. 接合子。
【答案】接合子是指通过接合而获得新遗传性状的受体细胞。
【答案】辅助性T 细胞是一种辅助B 细胞,促使B 细胞的活化和产生抗体的调节性T 细胞。
二、简答题
6. 试比较循环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的区别。
【答案】循环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的区别如下。
(1)二者存在的微生物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只存在于一些厌氧光合细菌中;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普遍存在于各种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中。
(2)电子传递途径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的电子传递方式属于循环方式;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属于非循环式。
(3)二者对氧要求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不产生氧;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产生氧。
(4)产能和产还原力的方式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和产还原力分别进行;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和产还原力同时进行。
(5)氢供体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的氢供体为供体为
等无机物,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的氢
7. 图示芽孢构造及其各部分成分,并说明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的机制的。
【答案】(1)芽孢构造及其各部分成分如下图所示:
I
图
(2)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解释芽孢耐热的机制: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的抗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差及皮层的离子强度高,从而使皮层有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核心部分的水分,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而核心部分的生命物质却形成高度失水状态,因而产生极强的耐热性。
8. 在放线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中,如何淘汰野生型?举例说明之。
【答案】在放线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中,可采用菌丝过滤法淘汰野生型。其原理是:基本培养基中,野生型菌株的孢子能生长为菌丝,而营养缺陷型的孢子则不能。将诱变处理后的大量孢子放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用脱脂棉等过滤,按此法经过数遍重复后,就可去除大部分野生型菌株,而留下营养缺陷型菌株。
9. 什么是细菌的周质蛋白?它有哪些类型?如何提取它们?
【答案】(1)细菌的周质蛋白:是指存在于(3)提取方法:一般可用渗透休克法提取。
10.试图示肽聚糖单体的模式构造,并指出
【答案】(1)
在肽聚糖结构上的差别。
细菌周质空间中的蛋白质。
(3)类型:包括水解酶类、合成酶类、结合蛋白和受体蛋白等。
细菌肽聚糖单体模式构造如下:
图
(2)①②
11.试图示
【答案】(1)
在肽聚糖结构上的差别:
四肽尾分子上的第3个氨基酸是L-Lys ,而
则是m-DAP ;
则无。
四肽尾的第4氨基酸上有一肽桥(常为甘氨酸五肽),而
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
细胞壁的构造如下图:
图
(2)(3)不同点:
①②③
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网层厚且层次多,细胞壁中含有含磷壁酸;而细菌细胞壁的机械强度强;
细菌细胞壁的机械强度较低。
细菌细胞壁进行革细菌细胞壁肽聚糖
网层薄,一般为单层,无磷壁酸,但具有外膜。
细菌细胞壁进行革兰氏染色时,能够阻留结晶紫而染成紫色,而
细胞壁的构造的相同点:
的细胞壁都含有肽聚糖。
兰氏染色时,可经脱色而复染成红色。
三、论述题
12.产生TD 抗体需要何种免疫细胞参与?试说明其过程。
【答案】产生TD 抗体需要3种免疫细胞的参与:
(1)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巨噬细胞无特异识别抗原的功能,却能有效的摄取、处理、递呈抗原和激活T 细胞;
(2)T 细胞对B 细胞的激活:在抗体形成过程中能T 细胞特异地识别抗原,辅助B 细胞,促进B 细胞克隆分裂,形成大量的B 细胞克隆;
(3)浆细胞产生抗体:B 细胞克隆经过分化作用形成浆细胞以产生抗体。
13.以粗糙脉孢菌为例,简述其菌丝延伸及其成熟过程中细胞壁成分的变化。
【答案】组成真菌细胞壁的成分十分丰富。在细胞的成熟过程中,细胞壁的成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处于不同进化地位的真菌,其细胞壁成分也存在着一定规律的变化。以粗糙脉孢菌为例,有关菌丝细胞的伸展、成熟与细胞壁成分的关系如下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