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组织行为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什么是“小集团思想”自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美国心理学家贾尼斯详细地研究了集体讨论过程中可能产生失误这个问题。他分析了各种政治和军事决策,发现了“小集团思想”的现象。
(1)“小集团思想”的定义
“小集团思想,’,又称“群体思维”,是指“参与一个统一群体中的人们的一种思想作风,在这个群体中,认为追求思想一致比现实地评价各种可能行动方案更为重要”。这一群体的成员认为,保持群体的统一、创造和谐的气氛有特殊意义。由于把这样的目的摆在首位,往往不能理智地分析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使决策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2)群体思维的特点
①顺从性思维
在这种群体中顺从作风占主导地位。如果某一群体成员不接受领袖人物或多数人的意见,会受到孤立、嘲笑或排斥。在这种条件下即使群体成员对采取的决策有怀疑也不敢公开发表意见。因此,“小集团思想”会造成一批俯首帖耳的顺从者。
②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
在具有“小集团思想”的群体中,其成员往往会封锁怀疑群体决策正确性的信息,尤其是对群体领导人封锁这种信息。这样,会严重影响群体决策的质量。
③盲目乐观情绪
在这种群体中往往过高估计成功的概率,过低估计失败的概率,认为本群体的决策一定会成功,其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④相信群体无所不能
这种群体的成员往往认为,一切都决定于他们的行动,过高估计自己拥有的物质手段、自己的组织和专长,而对外部条件、敌方力量估计过低。
⑤首创精神的假象
这种群体认为自己在解决经济或政治问题生具有首创精神,人们或社会组织的命运取决于它的决策。而实际上,这种信念只小过是一种假象。
总之,“小集团思想”一方面会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成员的自我满意感; 另一方面却会降低决策的质量,使群体决策的效果比个人决策的效果更差。
2. 社会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顺从”
或“从众”。这哪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
(1)从环境因素来看,如果某群体的意见一贯比较一致,群体比较团结,或者群体气氛比较专制,那么,该群体的成员就容易在群体压力之下产生顺从行为。
(2)从个性因素来看,如果一个人的地位较低,智力较差,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则在群体中经常要依赖别人,也较容易产生顺从现象。
二、简答题
3. 如何理解控制点、马基雅维利主义、自尊、自我监控、冒险倾向以及A 型人格等人格因素是组织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
【答案】大量研究发现,一些人格因素是组织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包括控制点、马基雅维利主义、自尊、自我监控、冒险倾向以及A 型人格。具体表现如下:
(1)控制点
①内控者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命运,是命运的主人。内控者决策时积极搜寻信息,对获得成功有强烈的动机,并倾向于控制环境。内控者在需要信息加工和学习的复杂工作中表现好。内控者也适合于要求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工作活动。内控者相信自己可以养成适当的习惯保证身体健康,缺勤率较低。
控制点与流动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内控者倾向于采取实际行动,因而可能迅速离开不满意的工作; 另一方面,内控者倾向于在工作中做得更为成功,对工作更为满意,这项因素又与较低的流动率相联系。
②外控者认为自己受命运操纵,被外界力量左右,认为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均是运气和机遇的作用。外控者更为顺从,更乐于遵循别人的指导。外控者感到对自己很重要的组织结果均是自己无法左右的,工作满意度低,工作投入度低。外控者对结构明确、规范清楚、序贯推进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2)马基雅维利主义
高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个体重视实效,与人保持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可以证明手段的合理性。崇尚成功、忽视道德内涵是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一贯的思想准则。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比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更愿意操纵别人,赢得利益更多,更多地说服别人而难以被别人说服。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效卓著:
①与别人面对面交往,而不间接地相互作用时;
②情景中规则限制最少,有即兴发挥的自由时;
③情绪投入与获得成功无关时。对于需要谈判技能的工作和成功能带来实质效益的工作,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会十分出色;
(3)自尊
自尊是指人们喜爱自己的程度。自尊与成功预期成直接正相关。
①自尊心强的人相信自己拥有工作成功所必需的大多数能力,自尊心强的人不太喜欢选择那些传
统性的工作。就工作满意度而言,自尊心强的人比自尊心弱的人对他们的工作更为满意。
②自尊心弱的人对外界影响更为敏感,他们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积极的评估。因此,自尊心弱的人更乐于赞同他人观点,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尊敬的人的信念和行为从事,更注重取悦他人,很少站在不受欢迎的立场上。
(4)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指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而调整自己行为的个体能力。
①高自我监控者在根据外部环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方面表现出相当高的适应性,他们对环境线索十分敏感,能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行为,并能够使公开的角色与私人的自我之间表现出极大差异;
②低自我监控者不能以高自我监控者的方式伪装自己,倾向十在各种情境下都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性情和态度,因而在他们是谁以及他们做什么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行为一致性。
高自我监控者比低自我监控者倾向于更关注他人的活动,行为更符合习俗。高自我监控者能够在不同的观众面前呈现不同的“面孔”,所以高自我监控者在管理岗位上更易成功。
(5)冒险倾向
接受或回避风险的倾向性对管理者作决策所用的时间以及作决策之前需要的信息量都有影响。高冒险性的管理者做决策更为迅速,在做出选择时使用的信息量也更少。一般认为,组织中的管理者属于冒险回避型,但仍然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认识这些差异并且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考虑冒险倾向性是很有意义的。
(6)A 型人格
A 型人格者总是不断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做最多的事,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其他人或事进行攻击。A 型人格表现为:
①运动、走路和吃饭的节奏很快;
②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
③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
④无法处理休闲时光;
⑤着迷于数字,他们的成功是以每件事中自己获益多少来衡量的。A 型人常处于中度至高度的焦虑状态中。他们不断给自己施加时间压力,总为自己制定最后期限。尽管A 型人工作勤奋,但B 型人常常占据组织中的高位。因为组织中晋升的常常是那些高智商非匆忙,机敏而非敌意,有创造性而非仅有好胜心的人。
综上所述,控制点、马基雅维利主义、自尊、自我监控、冒险倾向以及A 型人格等人格因素是组织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
4. 有人在比较外企和国内企业的管理之后。认为:在外企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强,确实得到高层的重视:而国内企业中尽管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口头上得到承认。但实际上有许多流于形式。试说明其原因何在。
【答案】我认为在外企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强,能够得到高层重视; 而国内企业中人力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