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顺从”或“从众”。这哪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
(1)从环境因素来看,如果某群体的意见一贯比较一致,群体比较团结,或者群体气氛比较专制,那么,该群体的成员就容易在群体压力之下产生顺从行为。
(2)从个性因素来看,如果一个人的地位较低,智力较差,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则在群体中经常要依赖别人,也较容易产生顺从现象。
2. 什么是群体? 群体有哪些类型?
【答案】(1)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群体中的人具有以下特征:
①他们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互相制约;
②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互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
③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群体的类型
①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a. 在大型群体中,群体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力一式联系在一起的。在大型群体中,社会因素比心理因索有更大的作用。
b. 在小型群体中,由于人们之间有直接的接触,因此,心理因素的作用相对来说要大于大型群体中的作用。
②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a. 正式群体是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b. 非正式群体是组织中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他们可能是因为住得近、有共同的兴趣、能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伙伴。
③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根据群体的开放程度的原则,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a. 开放群体经常更换成员,成员来去自由。开放群体中成员的地位和权利不稳定,所以不适合于长期的任务,但也有其好处,开放群体可以吸收新思想和人才,他们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强。开放群体着眼于现在,适合发展新思想和新产品。
b. 封闭群体的成员比较稳定。封闭群体的成员等级关系严明,具有历史的眼光,适合长期规划。
二、简答题
3. 如何衡量个体的能力差异? 能力差异如何影响工作绩效?
【答案】不同的人,能力是有差别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认识到这种差异,就能选贤任能,充分利用组织的人力资源,促进事业发展。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能力差异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具体如下:
(1)能力差异的衡量
①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及测量
不同人的能力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测量:这可以从具有一致标准的一般能力方面来衡量。对能力水平差异的细致区分可以通过能力测验来进行。常用的是智力测验。能力测量是对能力的个体差异进行研究的定量手段,是心理学研究科学化的反映。
②能力类型的差异以及测量
能力类型的差异是指能力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 能力的知觉差异
能力的知觉差异是反映人们在知觉方面有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的区别。
分析型者对事物细节感知清晰,而对整体感知较差; 综合型者则正好与分析型者相反; 分析综合型兼而有之。
b. 能力的记忆差异
能力的记忆差异主要指人们在表象和记忆方面有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和混合型。
视觉型者的特点是视觉表象清晰; 听觉型者的特点是听觉表象占优势; 动觉型者对动作感受深刻; 混合型者的特点是各种记忆综合使用效果好。
c. 能力的思维差异
能力的思维差异是指在思维方面人们有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区别。
测量:心理学上,能力类型的差异可以通过对特殊能力的各种测验来定量反映。
③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是指个体能力发展的年龄阶段的差异。人的能力发展有早晚的差异,但大多数人来说,存在一个创造与成就的最佳年龄区间,青年、中年时期是能力表现的突出阶段。
(2)能力差异如何影响工作绩效
①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即从事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心理能力包括7个维度,即算术、言语理解、知觉速度、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空间视觉以及记忆力。
不同工作,要求员工运用不同的心理能力,心理能力的差异造成工作绩效的不同。
②体质能力
体质能力包括9项基本能力(见本章表)。
对十那些技能要求较少而规范化程度较高的下作而言,体质能力时非常重要的。在现代管理中,涉及工作量、工作强度的安排时,体制能力也是必须考虑的,体制能力的差异必定导致工作绩效的差异。
③实践智力
实践智力是指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适应性能力。实践智力所面对的问题没有清晰界定,有待于规划,信息不完备,有多种解决方法和正确答案。具有较高实践智力的人在解决问题时应用的是内隐知识。所以实践智力的高低决定了工作绩效的不同。
④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的内容结构主要包括:
a. 情绪知觉:对自身情绪状态的自我认知、准确评估和表达能力;
b. 有效调控:对自身情绪进行有效调控,使之适应环境的能力;
c. 自我激励:在长期活动没有效果或挫折面前,坚持不懈的能力;
d. 换位思考:正确感知、理解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e. 情绪促进:有效地对他人施加影响,改变他人情绪的能力。
情绪智力的小同影响工作绩效的发挥。
4. 期望理论提出在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答案】期望理论提出了在激励时主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1)组织奖励与个人需求的关系: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2)个人绩效与组织奖励的关系: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
(3)个人努力与个人绩效的关系: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5. 什么叫人格特质? 五维度模型中,各个维度如何影响工作绩效?
【答案】人格的特质理论是在人格研究中最具影响力并且获得最广泛接受的人格理论流派。人格的特质理论假设人有多种特质,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这些特质,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在于人与人之间特质水平上的差异。
(1)人格特质的含义
最早提出特质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他认为人格特质是指人的稳定的、经常出现的行为方式。阿尔波特将特质划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①共同特质是指在一定的文化形态下,所有人都具有的心理倾向性。共同特质可以分为: a. 中心特质。是指少数几个最能说明个体人格特征的特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