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南大学822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答案】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是消费者偏好所普遍具有的一个特征。这是因为,当人们对某一种商品的拥有量增加后,人们就越来越不愿意减少其他商品来进一步增加这种商品。事实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暗含了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越来越小。而在这里,当商品1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时,其边际效用不断减少,从而使它的替代能力不断降低; 当商品2的消费量不断减少时,其边际效用不断增加,从而使它能够交换到的其他商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在这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2. 恩格尔定律
【答案】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公式表示为: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二、论述题
3. 论述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特点。
【答案】(1)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①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长期生产中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与短期小同,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从而厂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从图可以看出,在长期,厂商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使自己的状况得到改善,从而获得了比在短期内所能获得的更大的利润。
②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
通过图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这时,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即完全竟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式中,MR=AR=P。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
(2)完全竟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特点
①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都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最低的成本。
②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有超额利润,新的厂商就
会被吸引进来,造成整个市场的供给量扩大,使市场价格下降到各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为止。
③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提供的产量,不仅必然是其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之最低点的产量,而且必然是其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之最低点的产量,如图所示。
4. 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环境保护问题的实质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答案】(l )环境保护问题的实质之所以存在环境保护的问题,其根本的制度原因就在于现有的
制度安排下,环境存在着强烈的外部性。
①环境污染与破坏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及破坏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及破坏者最终会使环境污染与破坏超出社会最优量,即超过环境的耐受值。
②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仅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
因此,在环境污染与破坏泛滥、环境保护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环境问题是一个必然。在环境问题上,制度安排的成败就在于有没有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当制度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之后,决策单位的私人收益将等于社会收益,进而其行为必将与社会利益一致,诸如环境污染及破坏等与社会利益相悖的行为将受到控制,环境问题也将逐渐解决。
(2)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基本思路
①强化产权约束。必须明晰和强化资源的所有者及其各级代理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使他们各司其职,避免所有权主体的虚设。在资源所有权不可让渡的情况下,必须完善资源使用权的初次分配,使得资源使用权可以自由交换,进而优化资源配置。
②矫正制度,征收环境税。环境税是指对一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单位及个人按其开发、利用程度征收的一种税收。以税收的形式为环境付费,也符合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的属性。
5. 试述消费者理论中边际替代率和生产者理论中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异同。
【答案】边际替代率是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量时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相同点
①从两者的定义可知,两者形式相似。
②两者都是一种比率。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消费变化量之比。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变化量的比率。
③两者都遵循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遵循递减规律,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由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变化量总是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所以边际替代率为负值。因此,无差异曲线为负斜率,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④边际技术替代率具有递减规律。由于劳动替代资本,两者总是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值,即等产量曲线为负斜率。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2)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不同点
①所属理论范畴不同。边际替代率属于消费者理论中的概念,边际技术替代率属于生产者理论中的概念。
②条件不同。边际替代率的前提是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前提是维持产量水平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