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876新闻传播实务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及编后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及编后为按语的三种表现形式,其各自特点如下:(1)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其基本特点包括以下方面:①行文提纲掣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的内容,只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 ②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③应用:依托报道配写一篇文前按语。(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其基本特点包括以下方面:①与所依附的报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编者可以直接评价、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提法,议论的针对性很②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随时评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有助避免传播中的副作用; ③文字简练、鲜明泼辣,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接受与理解。(3)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其基本特点包括以下方面:①编后在发表形式上与前两种按语不同,它位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结构更为完善,可以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②编后在写作要求上与前两种按语有所不同,写法上更接近随感短评,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也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③编后在功能上与前两种按语的侧重点不同:文前按语冠于文首,大多起强调、提示的作用; 文中按语穿插于字里行间,大多起注释、点拨的作用; 编后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④编后在运用上比前两种按语灵活多样,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或文稿,图片、图表、漫画等也可以配写编后。

2. 立论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立论的方法及各自的特点①例证法(事例论证)a. 这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它通过列举典型的具体事例,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在新闻评论中用得比较普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b. 在运用例证法时应注意

这里的事例只是一种论据与证明,不要求“五W 一H ”等事实要素全部讲述清楚,只需挑主要的事实要素概括明了即可,不必详述具体情节。而重点应放在分析、归纳与说理上面。

②引证法(事理论证)

a. 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论证问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用已被证明的、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具体的论点和道理,是用大道理来论证小道理。它是由一

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如引用理论性论据,论证某一论点、行为的正确与错误。

b. 运用引证法论证问题时需注意

第一,引证的原理必须正确,不要断章取义。

第二,不要引证过多,以别人的观点代替自己的论述。

第三,要注意具体分析,不可简单推理。

③比较法(比较论证)

a. 比较法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以有力地证实某个论点的正确或错误。

b. 比较法有“类比”和“对比”两种情况。

第一,“类比”,是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

第二,“对比”,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对比”又分为“纵比”和“横比”。

④喻证法(比喻论证)

a. 这是用比喻来阐明事理的方法。其特点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喻巧而理至”,能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b. 在运用喻证法时应注意,比喻不宜作为论证的主要方法。要透彻有力地论证问题,主要还是靠对论题本身进行周密、辩证的分析研究。此外,运用比喻论证还要注意不能失之片面,搞绝对化。

3. 按语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写作要求有何不同?

【答案】根据编者按在新闻报道中的不同位置,可将其分为三种表现形式: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具体要求如下:

(1)文前按语

又称题下按语,是最常用的形式。居于文章或报道之前,常以楷体或比正文大一号的字体排版。在三种按语形式中,地位最为重要,编排位置最突出、显著。

(2)文中按语

与新闻报道或文章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的一种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它的特点在于直接插入文中,标上括号,附在新闻报道或文章某句话、某段文字的后面,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直截了当,灵活醒目,直接表明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3)编后

又称编后小议、编者附记、编辑后记、编余等,是对新闻报道或文章的一点联想和发挥。它用于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多因事抒感,借题发挥,特别适用于一些已作过多次宣传的主题,从新的角度或用新的材料、新的论证方法,给以简单的、必要的说明。

4. 在针贬时弊、激浊扬清方面,新闻评论有何具体作用?

【答案】新闻评论,作为议论和说理为主要特征的新闻体裁,作为论是非、说短长为基本内

容的舆论工具,应该立足于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对人们思想认识的正确引导,把弘扬新风、树立正气、兴利除弊、激浊扬清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把坚持用正确的舆论“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由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的性质所决定,也由新闻评论的根本功能所决定。

(1)新闻评论切中时弊,扶正祛邪,为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各种媒介的评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听众、观众和网民,成为大家公认的通向真理之路的先导,提高理性认识的良师,解开思想疙瘩的益友。

(2)我国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各种新事物、新课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新与旧、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呈现胶着状态,难以分辨。此时特别需要新闻评论发挥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作用,为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5. 论证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案】论证时应注意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讲清道理

论证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要运用事实和理论阐述主题,那么,首先要把你说的道理讲清楚。

评论既然是说理,就要把这个道理讲清楚,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事物和问题面前。

(2)讲深道理

道理不仅要让人明白,还要说得深刻。只有深刻的东西才能触动人使其信服并记得牢固。

(3)讲新道理

论证中要讲新道理一般有两种情况:

①对过去传统的理论和条文作出新的理解和说明。

②运用新近出现的理论和条文解读以往存在的老问题。

现实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它需要我们运用新的理论进行说明。另外要注意观察和收集新近出现的新动态,找到新闻评论的由头。

6. 了解和掌握各种评论形式的特点,有何实践意义?

【答案】了解和掌握各种新闻评论形式的特点,意义如下:

(1)有助于新闻工作者在特定情况下,得心应手地选择最恰当的评论形式,以便扬其所长,更有效地进行传播。

(2)有助于对各种评论形式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从而使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中注意各种评论形式的配合运用,更好地发挥评论的特长。

(3)有助于避免评论形式单调的缺陷,使版面更加琳琅满目,生动活泼。

为努力搞好新闻传播工作,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把党的意图、实践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运用各种形式的评论反映出来,为党立言、为民代言,体现生动活泼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