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外国语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述评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答案】述评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既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又要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意义。指明事物的发展趋势。新闻报道贵在客观,主要是报道事实,让读者从客观事实中得出结论; 述评则是叙事说理兼而有之,使读者既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又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的探讨。新闻评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都要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和重要问题发表议论,但新闻评论一般不对新闻事实作详细的介绍。它有时配合新闻报道,根据报道中提供的新闻事实立论,有时在评论中用典型的新闻事实作为由头或论据,引发议论。述评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新闻评论体裁,一般都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比较全面的。有时是多方面的介绍,包括典型的具体事实、概括的情况以及必要的背景材料等,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进行议论。当然,这种比较只是为了较具体地说明述评这种评论体裁的特点,为了便于掌握和运用这种体裁,而不是划定一个一成不变的框框。这些体裁都是为了恰当地表达一定的内容,它们之间不可能也不应当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
评述结合并不意味着评和述在篇幅或比重上相等,它主要表现在述评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特点,具备两者的功能。同时它又是以评为主的,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这就是说,述评的目的在于评,述是为评服务的,述是评的基础,评是述的目的。因此,就一篇评论来说,有时评多于述,有时述多于评。有时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已经包含了作者的倾向和分析,只要再加以画龙点睛的议论,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述评以事实为基础。这些事实来自实际生活,反映实际生活。述评的评,或者说它所讲的道理,就是在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加以阐明。述和评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容易被人们所理解。述评的评,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它所包含的带有普遍性的新经验、新问题,而不是就事论事。许多述评采取夹叙夹议的论述方式,述中有评,评中有述。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事物之间的共同规律的高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从述评的篇幅看,往往述多于评,但它的重点在于评,目的是为了评。也可以说,述是为评
服务的,述是评的依据,评是述的归宿。这也正是述评作为新闻评论体裁的内在根据。
述评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它所讲的道理,是作者通过对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这也正是述评区别于某些推理性评论的主要之点。因此,述评更注重材料和观点的统一。述评中对新闻事实的叙述,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但都是服务于观点。或者说受观点的统率。述评的作者要接触大量的事实和各种背景材料,这样才能经过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述评中小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实和材料都罗列出来。运用哪些新闻事实,哪些情况概括地叙述。哪些情况用具体的典型事实加以说明,都要服从于评,服从于作者阐明观点的需要。
以上是述评的几个基本特点,正是这些特点,赋于述评这种体裁以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品格,使它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2. 好评论的结构应怎样把握?
【答案】评论的结构是谋篇布局见诸文字的外在形式,是指文章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它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
谋篇布局,首要的和大量的,也就是要解决正论部分的问题。正论也称“本论”,是新闻评论的展开论证说理部分。正论部分的谋篇,关键在于要体现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即各个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存在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也就是古人讲的要“起、承、转、合”。结构切忌平淡,要力求波澜起伏,变化有致,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起”是文章的开头,要胸怀主题,力求出语不凡,吸引读者继续把文章读下去;
(2)“承”,是接承,继承文章的开头,层层递进,步步展开,写出令人信服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境界;
(3)“转”,是转换、转折,从“承”的部分峰回路转,转出一个新视角;
(4)“合”,是文章的最后部分,要总括全文,高于全文,给人以余音绕梁的效果。
3. 评论工作者为何要力求具肩一杂家的知识涵养?
【答案】评论评论者要力求具有杂家的知识涵养,原因如下:
(1)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是一个评论工作者必备的素养。评论文章本身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构成件。评论的严密论证需要有逻辑知识; 评论的巧妙构思需要有文学知识; 评论语言的准确生动需要有语法修辞知识; 评论的精辟论述、典故运用、背景穿插更离不开历史知识等。
(2)具有丰富知识的评论员比只有浅陋知识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会有更多的生发、激情和文采,写出的评论文章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3)新闻评论涉及各行各业、各类问题,要求评论工作者对文、史、哲、经、法、教、科专门知识都懂一点,要成为一个杂家,知识储备多多益善。
(4)当今,世界信息浪潮汹涌激荡,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形势喜人又逼人。在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评沦工作者一定要下决心学点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要尽可能了解一点不熟悉的新事物、新知识,不仅要懂政治经济学,还要懂一点部门经济学、现代管理学。
(5)知识贵在日积月累。“不积畦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平时无论看书、看报、看杂志,手要勤,看到新鲜有用的知识,随时记下,一定时期再作归纳整理。
4. 简述当前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答案】考虑到社会发展、受众心理以及当今新闻评论的发展态势,我国新闻评论在今后的发展中至少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方向的趋向或势头。
(1)由于契合受众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和舆论引导的功能,新闻评论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宽。
①新的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直接参与社会的局限性,受众要求媒介提供经媒介整合信息的需求增加。而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为受众提供旨在指导和影响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意见性信息,是新闻评论的题中之义和生存基础。新闻评论今后发展的空间相当广阔。
②大众传播媒介要发挥其“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舆论功能,单靠向受众提供事实性信息远远不够,它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对这些信息进行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即针对新闻事实表明一定的态度和意见,才可能起到以正视听的作用,才能在社会上形成统一且有利于社会政治目的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公众舆论。这样新闻评论会因为更契合受众的信息需求和更符合媒介的功能需要而出现进一步的发展。
(2)由于多元信息社会对个性的呼唤以及传播新媒体的兴起,新闻评论将向着更加个性化、人格化的方向发展。
①无论是从信息社会信息增长的角度,还是从认知主体对信息加工处理的内在机理而言,呼唤个性都是这个时代乃至未来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富有个性的新闻评论容易受到受众的注意,为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在受众中产生较大影响。
②新闻评论的个性化、人格化趋势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大众传播窄播化及传播新媒体兴起的必然结果。新闻评论将出现个性化和人格化的趋势不仅是人类信息加工规律及新闻评论内在发展规律的结果,而且是媒体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是人类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3)由于新闻业务的发展和受众认知规律的需要,新闻评论将出现述与评进一步融合的趋势。 ①大众传播媒介为受众提供意见性信息既是受众有效生活的需要,也是大众传播媒介更有效地组织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需要。
②新闻传播规律和受众接受心理的需要。新闻评论中述与评的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即新闻评论中采用述评结合的手法,夹叙夹议,边述边议的评论手法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而更有利于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正因如此,当今的新闻传播理论己在悄悄发生变化,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结合正在进一步地拓展,出现配合、融合、蹂合以及祸合等多种结合方式。
(1)由于社会民主的进步和受众自主意识的增强,新闻评论将出现更加开放化的特点。
①新闻评论的开放首先是其内容上的开放,这主要表现在新闻评论在选题上的禁区越来越少,新闻评论的选题范围则有相当大的开放,已不再只把目光盯在“上头”,而是将评论的触角伸向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