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在论证中运用事实?
【答案】在论证中运用事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事论理
以事论理,指在论证中,先列举事实,再对该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论。
以事论理,要求一定是和本篇文章的道理相关的事例。这个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也可以是一组新统计的数据,还可以是一系列为人所知的现象。在列举事例时,要围绕主题简明扼要,不可过于冗长Ag 嗦。
(2)以理说事
以理说事,是先针对社会出现的一般现象进行理论的阐述,接着以事例或数据对所论之理进行印证。
这个理要说清楚,它可以是独立的,不依赖其他的东西而存在; 我们所列事实是对它的补充,能进一步加深受众对它的认识。此刻的事实一定要为主题服务,还要符合评论所阐述理论的要求。不能道理上说的是这个意思,而事实反映的又是一个意思甚至是相反的意思。
(3)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是评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是先举事例,后进行论证,再举实例和议论; 也可以是先论证,后举例说明,接着又议论和举事例。一般稍长一点的评论文章,时常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夹叙夹议是对事实和论述的交叉使用,在使用时,要注意所举事实与论证的紧密结合。
2. 什么叫编者按?
【答案】编者按语是指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
3. 什么叫杂文? 它与新闻评论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1)杂文的含义
杂文是文学体裁之一,是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有着兴利除弊、激浊扬清战斗功能的文艺性政论。以短小、锋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战斗文体。
(2)杂文与新闻评论比较
①杂文与新闻评论的相同点
a. 都取材于现实生活,都有扶正祛邪的战斗功能;
b. 都属于议论文,都要对现实生活的种种现象作出科学分析,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c. 它们都需要诉诸逻辑的理性思考,要注意调动逻辑的力量。
②杂文与新闻评论的不同点
a. 杂文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
b. 杂文要有鲜明的政治见解,但它阐述政治观点的形式,又要有文艺的色彩和诗的语言。倘一篇杂文没有文学因素,缺乏一种独特的“味道”,就不成其为杂文;
c. 假物以彰之,寄物以托之,好的杂文应该含蓄而典雅,有独特的创意和风格。杂而有文,是杂文与一般政论的区别所在。
4. 网络新闻评论有哪些主要特征和优势?
【答案】(1)网络新闻评论,即时评、政论,是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每篇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左右,也有超过千字。目前,国内网络的新闻信息非常多,无论是人民网、新华网,还是千龙网、南力一网、北力一网等,每天的信息更新量都在数千条,这是传统新闻媒体无法相比的。
(2)网络新闻评论还处在成长的初期,一切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但就目前而言,己初步显示它的特点和优势。就时评政论而言,报纸的评论与网络的评论相通,没有本质的不同。但较之报纸评论,网络评论的确又有其独特的优点。网络新闻评论的特征和优势:
①准确及时,快速反应
网络新闻的重要特点,是快速及时,力求同步传递。网络评论同样如此,应以快速反应、先声夺人见长。网络评论的即时性不是以天计,而是以小时计,对国内外的各种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即时发表评论,一般传送出1小时左右即可上网发表。今后这方面的时间要求会越来越高。
②旗帜鲜明,尖锐泼辣
网络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直接关系到媒体的社会影响、社会形象和诚信度。因此,评说世态万象,一定要旗帜鲜明、尖锐泼辣,不能吞吞吐吐、模棱两可。
③交互性强,穿透力大
网络评论拒绝任何形式的“话语霸权”,倡导自由探索,力主平等交流,为公众提供民主的讲坛,构建说话的平台。由于网络媒体交互性强,网上网下实行联动,与传统媒体往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了解受众的反应不同,它一般在网上发布的同时,就引来网民的评头论足,有人喝彩,有人反对,直抒胸臆,各陈己见,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话语空间。
④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网络新闻评论,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大到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小到随地吐痰、小学生学业负担太重等社会问题,都可以引发议论。而且,切入的角度灵活多样,文章的风格也力求朴实、平易,要充分注意到与普通的传播对象平等交流的关系。
网络评论还可以互相争鸣、互相探讨同一题目,也可以发表两种不同的意见,进行平等的友
好的讨论。网上的原创评论,还可以用漫画评论的形式来表达,同样能够做到别开生面,赢得很高的点击率。跟帖也是网络评论的一种形式,而且是一种短而精的评论。三言两语,随写随发,一针见血,一吐为快。
5. 修改新闻评论有哪几个主要环节?
【答案】(1)首先从政治、政策上考虑,确保正确引导舆论,确保服务工作大局。
具体而言,是确保新闻评论的思想观点和基本倾向符合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和当前客观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从和服务于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
(2)检查核对引证材料是否有科学根据,文章中心内容是否突出,结论是否无懈可击。 修改新闻评论要删除那种足以淹没作者思想的“繁征博引”,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恰到好处。为确保引述材料的真实可靠,应做到以下方面:
①尽可能利用第一手材料; 对第二手材料,特别需要反复的研究和对证;
②对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名、地名、名称、数日字等,都应该认真地核对,遇有疑问,要及时核查清楚;
③引用领袖人物和经典作家的话,或中央重要指示、决议时,尤其要谨慎从事,要根据正式的文件或著作,并且注明引文的出处。
(3)注意全文结构的完整性、逻辑性,力求使引论、正论和结论成为凤头、猪肚、豹尾。 修改新闻评论,要检查论点是否鲜明、突出,论据是否充分、可靠。重点注意:条理层次是否清楚,段落划分是否妥当,详略是否妥帖,前后的交代照应是否周到,各个层次之间、段落之间是否可以贯穿,开头是否单刀直入,结尾是否铿锵有力,首尾是否相互照应,有无疏漏等等。注意推敲某些段、节和意思重要的文句,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
(4)进行文字上的修饰。
文字修改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①文字通顺,标点规范,没有错别字;
②句子含义确切,小能含混小清,产生歧义,不易理解;
③要求句子简洁、文字精炼,力戒陈词滥调,杜绝大话、空话、套话、绝话、假话、废话; ④文体优美,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6. 为新闻稿配评论与单独写评论有什么不同? 并说明为什么。
【答案】(1)“配”评论
“配”评论是指为配合某一特定的新闻报道而撰写的言论。无论是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还是短评以及编者按、编后,它们都常常依托新闻报道发表。“配”评论,主要面对新闻事实发表意见,很少对作者和作品的本身评价或赏析。
(2)单独写评论
近些年来,一些媒体在实施精品化战略的过程中,评论员一改惯常被动为新闻“配”评论的做法,而是单独写评论,把新闻评论从“配角”提升为“拳头”,努力将它打造成独家新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