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社评或本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
【答案】以下情况下可以采用社评、本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1)针对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一方面问题,作方针性、政策性的指导和评价; (2)在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过程中,及时地揭示出一个时期中心工作的具体方向或侧重点; (3)及时地灵活地针对某种社会思潮和一个时期的思想倾向,生动切实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4)联系媒体上发表的正反典型进行评论,兴利除弊,扶正祛邪。
2. 新闻评论员应具备哪些修养?
【答案】新闻评论员的素质要求体现在以下几点:
(1)政策观念
①政策是对现实社会实践规范化文字的总结,它对于保障人们的行动不受干扰,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便很有好处。评论者要随时注意政策的颁布和修改,首先要自己学习好相关的政策,理解政策的真谛。每项政策都有它的执行范围和条件,在新闻评论写作时,不要忘了这些基本前提。
②政策是对以往社会实践的总结,它一经制定,即有某些方面或情节上的落后,有关方面又需要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着手下一次的修改或完善。所以,在评论文章写作时,时常会碰到事实与政策不相宜的情况。实事求是,反映真情,这是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 遵守法规,维护政策的严肃性,这是新闻评论的行动准则。
(2)理论基础
①理论是对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一种系统的知识体系,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新闻评论作者必须要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这些理论一般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学习马克思主义,还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特别是发展改革中的中国国清,来说明中国的实际,来说明世界的实际,来说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评论作者还应该认真地、不断地学习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文件,了解党和政府颁布的方针政策。
③评论者加强理论修养应注意以下几点:持之以恒,与时俱进; 用科学的理论说明现实生活; 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3)知识储备①新闻评论涉及的面广、问题多,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行的。新的时代对新闻人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新闻工作者既要像前辈一样知识渊博,更要不断吸取人类文化宝库中的最新成果,以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自己,这样才能不落伍。
②新闻工作者应该也可以具备学者的品格。评论作者努力争当某一方面的专门家。评论者需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知识的储备,除从书本上学习外,还需要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在采访调查中掌握。
(4)独立精神
①独立精神要有自己的思想
简单化报道和发表意见己难以激发人们的阅读欲,而视角独特、见解独到、说理透彻、思维方式新颖、富有知识张力的言论,才会受到读者青睐。
②独立精神要发出自己第一声
一个思想者,要在自己思想成熟后敢于及时发出自己的第一声。敢于发表意见,勇敢说出第一声,需要掌握政策,需要谨慎行事。这里要求作者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新闻的敏锐发现问题,以较好的文学修养驾驭文章,尽量在最短的时间里出手。新闻报道要抢先,新闻评论在论述深刻、独到的前提下,也需要抢先。
③独立精神要善于发表意见
善于发表意见是一种表达艺术,对于具有独立精神的评论作者来说,也十分重要。
3. 什么叫选题? 选题在评论写作中的地位怎样?
【答案】(1)选题的定义
新闻评论的选题,即选择新闻评沦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换言之,择定就事论理的“事”,有的放失的“的”,其中也包括有感而发的“感”,评论的选题往往是主题的概括。
(2)选题的地位和作用
①选题是新闻评论写作的首要环节,一篇评论的成败,首先取决于选题。能否正确选准、选好论题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到写作程序的进行。
②一个好的选题,是决定一篇评论能否引起人们阅读兴趣的重要前提,更体现出媒体的性质和特点。其原因具体如下:
a. 评论写作的目的是为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认识问题,对受众思想和实际工作起积极的作用,所以作者对所确定的将要论述的基本思想,是否正确和切中时弊,直接关系到这篇评论的根本价值。
b. 评论写作的其他一些环节,诸如论题的分析论证,文章的谋篇布局,语言的恰当运用等等,也只有在论题确定之后,只有在作者对评论要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之后,才有所依据,才比较有把握地写好文章。
4. 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有何区别?
【答案】新闻评论与一般的议论文相比具有以下不同点:
(1)强烈的新闻性。与一般的议论文所讨论的对象不同,新闻评论所评论的对象是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内容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新闻评论可以针对一
件新闻事实,或是针对一个事件、一种倾向、一个问题发言,但这些都必须是广大干部和群众最关心、最感兴趣的。新闻评论在选题和立论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强烈的新闻性是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也是它与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
(2)鲜明的政治性。新闻评论的政治性,是决定于新闻传播工具的性质。新闻宣传总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有此新闻媒介虽然标榜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态度,但它们的立场和态度总是会在报道中特别是言论中表现出来。自近代报刊产生以来,中外报刊概莫能外。
(3)广泛的公众性。
①表现在它的内容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又是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即使是专业性的新闻媒介,在宣传上也应该面向更大范围的受众,以求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②新闻评论广泛的公众性还表现在立论客观、公允,为民代言,为民立言,真正成为公众利益的代表者,时代变化和时代进步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正确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③新闻评论广泛的公众性,还表现在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应当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尽量照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④新闻评论广泛的公众性还有一义,即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5. “时评热”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催生的?
【答案】(1)新闻本初意义上的回归
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报道很看重,而对新闻的分析与评论较为忽视。但随着读者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需求的信息不仅是“量”的诉求,更重要的是“质”的诉求,特别是随着厚报时代的来临,读者的阅读方式也由传统的“有序式阅读”向“跳跃式阅读”发展。
(2)满足公众话语权的必然产物
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让广大受众也介入“品头论足”的社会生活,给公众提供自由表达的话语平台,是当代媒体人的共同责任。
(3)应对网络媒体挑战的一种现实反映
传统媒体应对网络媒体挑战的主要之策,是以“内容为王”,即在内容生产上下工夫,特别是在向受众提供对新闻的深入分析与权威评论卜下功夫。新闻时评,正是因为有卜述赖以生存的自由空间,才得以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才催生了一个与社会生活同步发展的“时评复兴时代”。
6. 为何要学一点形式逻辑?
【答案】初写评论往往不善于对论题进行具体分析和严密论证,没有逻辑推理的过程,因而在实践中常常犯有以下几种通病:
(1)满足于用几句结论性的语言,用抽象的原则道理去代替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和论证,文章的观点不是建立在有充分根据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