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深圳大学FS43审计及管理会计之管理会计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管理会计

【答案】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2. 变动成本

【答案】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

变动成本可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其中,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如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售佣金等,其支出比例或标准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 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通常表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以直接材料成本最为典型。

变动成本的变动性,即“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有其相关范围,即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即完全线性关系)只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能实现,超出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不再是一种正比例变动关系。

3. 现实标准成本

【答案】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现在所采用的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最接近实际

成本,最切实可行,通常认为它能激励工人努力达到所制定的标准,并为管理层提供衡量的标准。

4. 渗透价格策略

【答案】渗透价格策略是产品投入期的价格策略,即在产品投入期,以低价投放新产品,并辅以高促销手段,以期尽快打开销路,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有效占领市场后,再逐步提高价格水平。

渗透价格策略能有效地排斥竞争者,使企业长期占有市场,从而持久地为企业带来日益增多的利润。但渗透价格策略定价水平低,使企业投资回收速度放慢,企业在投入期经济效益较差。在产品规模大、竞争激励、价格弹性大的情况下,采用此策略,可以达到以廉取胜、薄利多销的目的。

5. 成本差异账户

【答案】成本差异账户,是指采用标准成本法时,针对各种成本差异,而另设置的反映各个成本差异的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账户;“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账户;“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账户;“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等账户。各种成本差异类账户的借方核算发生的不利差异,贷方核算发生的有利差异。

二、简答题

6. 什么是边际贡献?它与销售利润有什么区别?

【答案】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一个经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通常,边际贡献又称为“边际利润”或“贡献毛益”等。边际贡献一般可分为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其计算方法为: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全部产品边际贡献=全部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的变动成本

很显然,边际贡献越大越好,在定价决策中,必须首先保证边际贡献不为负数;其次应考虑,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应足以弥补固定成本,并仍有一定的积余。而在特殊定价中,边际贡献保持正数是接受与否的底线。而销售利润等于收入减去完全成本。显然,在存在固定成本的情况下,边际贡献大于销售利润。

7. 运用相对成本进行决策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案】所谓相对成本,是指在一种设备上可以加工几种零部件时,以某一种零部件的单位

,将其他各种零部件的单位成本逐一与之相比而得到的系数(倍数)成本为基数(一般为1)。

一般而言,为保证企业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降低成本,零部件应该交由相对成本较低的设备去加工。

8. 零存货管理的思想是什么? 我们应把零存货作为管理方法还是作为管理理念?

【答案】(1)零存货管理的思想:

①零存货管理认为存货对企业的经营存在负面影响:A. 企业持有存货,占压流动资金;B. 会发生仓储成本;C. 可能掩盖生产质量问题,掩盖生产的低效率,増加企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②持零存货管理观点的人还认为,适时制同样使生产准备成本和储存成本最小化,但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传统方法是在接受生产准备成本或订货成本的存在合理性的前提下,发现了企业成本最低的条件,即变动订货成本与变动储存成本、生产准备成本与变动储存成本相等;而适时制是在不接受生产准备成本或是订货成本的前提下,试图使这些成本趋于零。措施是缩减生产准备的时间和签订与供货商的长期合同。通过和少数指定的供货商签订外供材料的长期合同,随时在需要时向指定供货商要求将生产材料直接运送至生产场所,定期结算,减少生产准备时间等,

显然可以减少订货的数量及相应的订货成本。缩减生产准备时间,要求公司为生产准备寻找更新、更有效率的方法。

(2)零存货在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思想,而管理方法。虽然适时制的创造者和实施者为实现零存货设计了各种措施,但在现实中,实现零存货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现实的企业中,库存是无处不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应学习的是适时制下努力降低存货、提高质量、不断改进的精髓,将这种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不顾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外部环境,生搬硬套零存货是很危险的。在实务中究竟应将企业的存货保持在多少为最优,需要视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管理水平而定。

9. 试说明经济订购批量确认的基本原理。

【答案】(1)所谓订购批量,是指每次订购货物(材料、商品等)的数量。在某种存货全年需求量已定的情况下,降低订购批量,必然增加订货批次。一方面,使存货的储存成本(变动储存成本)随平均储存量的下降而下降;另一方面,使订货成本(变动订货成本)随订购批次的增加而增加。反之,减少订购批次必然要增加订购批量,在减少订货成本的同时储存成本将会增加。可见,存货决策的目的,就是确定使这两种成本合计数最低时的订购批量,即经济订购批量。

(2)用数学公式及图形表示如下:

A —某种存货全看需要量;

Q —订购批量;

A/Q—订购批次;

P —每批订货成本;

C —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

T —年成本合计(年订购成本和年储存成本的合计);

由于年成本合计等于年订货成本与年储存成本之和,因此有

年订货成本、年储存成本及年成本合计的图形,如图所示。

由于T (年成本合计)是一条凹形曲线,当其一阶导数为零时,其值最低。经济订购批量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