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青岛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答案】(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利、气候、生物等。

自然因素条件优越,就可以同样的劳动时间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高。 ②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关系、经济形势、生产规模、劳动组织、劳动报酬、劳动态度、劳动者素质以及农民收入水平等。

通过经济条件的改善,可以极大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掘人的潜力,提高积累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最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③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主要指科学技术状况、劳动的物质技术装备以及现代管理手段等。技术因素实际上就是指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程度。

④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包括人口的增长速度、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速度以及非农部门对农业的影响力等。

(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①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确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和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农业保护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②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

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存在人多地少、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使用机器设备,必须在地区和作业项目上有所选择,力求物化在机器设备中的劳动量低于它所能替代的活劳动量中的必要劳动部分,并使被替代的劳动力也能得到合理安排。

③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条件

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开展农业基本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可以通过人的劳动进一步改善自然力,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④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

中国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必须加强农民的智力开发,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操作技能和技术熟练程度,增加他们运用科技成果的意识和能力。

⑤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实行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虽然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由于家庭经营规模狭小,不可避免地同时存在着某些生产要素的不足和闲置,通过公司加农户、合作社加农户等形式,会提高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程度,使不足的生产要素得到补充,闲置的生产要素得到开发利用,从而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2. 广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构成包括:

(1)期货交易所是专门进行标准化期货合约买卖的场所,是一个实行会员制或公司制,按照其章程规定实行自律管理,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非营利或者营利性机构,为期货交易提供设施和服务,遵守公司法以外的专门金融类法律。

(2)期货结算所为期货交易提供结算服务,遵守专门金融类法律。

(3)期货经纪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的,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的指令,以自己的名义为客户进行期货交易并收取交易手续费的中介机构。提供期货交易中介服务,遵守公司法及相关金融法。

(4)期货交易者,是指承认并且遵守期货交易法规和规则,按照相关规定从事合法交易的人员的统称。分为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机者。

①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套期保值者是指那些把农产品期货市场作为回避与转移现货价格波动风险的场所,利用农产品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藏货市场上买卖特定农产品的临时替代物,对现在己经买入(或己经拥有,或将来拥有)准备以后售出或者对将来需要买入的特定农产品的价格进行保值的生产者、经营者或消费者。

②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期货投机者,是指那些试图正确顶测市场价格的未来走势,甘愿利用自己的资金去冒险,不断买人卖出农产品期货合约,以期从价格波动中赚取价差而获利的个人或企业。

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机者的共同存在,不仅为期货市场提供了风险转移者和风险承担者,而且扩大了市场的交易量,使得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机者相互都能很容易地找到交易对手,从而增加了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促进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回避风险功能的有效发挥。

3. 何谓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有哪些特殊性?

【答案】(1)农业劳动力的相关概念

狭义的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

广义的劳动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或劳动资源,是一定区域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和质量。

(2)农业劳动的特殊性

①农业劳动在时问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农业劳动必须遵循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人们要按照生产对象本身自然生长规律的要求,在不同的阶段及时投入劳动。这就造成了不同季节农业劳动的项目、劳动量、劳动的紧张程度的巨

大差异,产生了农业劳动季节性的特点。

②农业劳动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由于地域差异以及空间上的位置固定性,使得农业劳动不得不在广大空间上分散进行,呈现出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③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

农业生产包括众多的生产部门和项目,即使同一生产项目,在整个生产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和作业方式,使农业劳动具有多样性。

④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

农业生产的各个劳动过程不直接形成最终产品,但各个农业劳动过程却相互关联,上一个劳动过程的质量对下一个劳动过程的质量或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以至影响最终的生产成果,甚至给下一个生产周期带来影响。加之农业生产对外界自然条件的依赖,农业劳动的最终成果或效益具有不稳定性。

4. 农村十地承包经营权、承包经营主体的含义是什么? 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答案】(1)土地承包经营主体

①土地承包方土地承包方有两类: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外的经营主体。

②土地发包方

a.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发包方

按照谁所有谁发包的原则,应当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即使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为发包的,并不改变所有权关系。

b. 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的发包方

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由使用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发包。

(2)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①发包方享受的权利

发包方享受的权利包括:发包农村土地的权利; 监督承包方的权利; 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行为的权利: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②发包方承担的义务

发包方承担的义务有: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 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依照承包合同约定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 执行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③承包方享受的权利

承包方享受的权利有:对承包地的使用权; 对承包地收益的获取权; 生产经营自主权和产品处置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权; 补偿权;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