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我国是世界第一的机床消费大国,但不是机床生产大国和制造强国,如何量化的评价现阶段我国机床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就需要一个完善的、有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尝试建立我国机床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这个指标体系对我国机床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机床工业和世界机床工业的生产和贸易现状;然后以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评价为重点,在借鉴其他研究范例的基础上,采用进出口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我国机床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主要有5个评价指标组成,分别是国际市场占有率、国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应用上述指标体系,计算各国的国际竞争力指标结果,在得到各个指标的值后,综合分析各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各个指标进行合成,然后将我国的机床工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与世界各国机床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尽管我国机床工业发展迅速,但是2005年我国机床工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仍然位居日本、德国、意大利和韩国之后,列世界第五位。说明,我国机床工业虽然总量表现优异,但是竞争力并不强,国际竞争力的排名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机床消费国和第三大机床生产国的地位是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必须利用自己旺盛的市场消费需求,进一步分析国际竞争力落后的原因,努力提升机床工业的竞争能力。结合上述结论和相关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我国机床工业的主要问题有:国内市场被国外产品挤占;自主创新能力不高;行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存在差异;制作和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