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之管理学复习指南[备考信息+历年真题+辅导讲义+核心题库+仿真&押题]

  摘要

六、考研大纲/考研提纲 . ....................................................................................................................................... 6 第二篇 历年考研真题 ..............................................................................................................................................10 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2012年考研真题 ....................................................................................................10 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2012年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10 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2013年考研真题 ....................................................................................................19 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2014年考研真题 ....................................................................................................19 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2014年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19 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2015年考研真题 ....................................................................................................25 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2016年考研真题 ....................................................................................................26 第三篇 考研辅导讲义 ..........................................................................................................................................27 第1篇 管理导论......................................................................................................................................................27 第1章 管理与组织导论 ..........................................................................................................................................27 考研知识点汇总....................................................................................................................................................27 本章重难点串讲....................................................................................................................................................27 附加模块一 管理史 . .................................................................................................................................................32 考研知识点汇总....................................................................................................................................................32 本章重难点串讲....................................................................................................................................................32 第2章 理解管理的情境:约束和挑战 ...................................................................................................................38 考研知识点汇总....................................................................................................................................................38 本章重难点串讲....................................................................................................................................................38 第2篇 综合的管理问题 ........................................................................................................................................45 第3章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45 考研知识点汇总....................................................................................................................................................45 本章重难点串讲....................................................................................................................................................45 第4章 对多样性的管理 ..........................................................................................................................................51 考研知识点汇总....................................................................................................................................................51 本章重难点串讲....................................................................................................................................................51 第5章 对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的管理 ...................................................................................................................58 考研知识点汇总....................................................................................................................................................58 本章重难点串讲....................................................................................................................................................58 第6章 对变革和创新的管理...................................................................................................................................65 考研知识点汇总....................................................................................................................................................65 本章重难点串讲....................................................................................................................................................66 第3篇 计划 .............................................................................................................................................................72 第7章 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72 考研知识点汇总....................................................................................................................................................72

本章重难点串讲....................................................................................................................................................93 第4篇 组织 .............................................................................................................................................................99 第10章 基本的组织设计 ........................................................................................................................................99 考研知识点汇总....................................................................................................................................................99 本章重难点串讲....................................................................................................................................................99 第11章 适应能力强的组织设计 . .......................................................................................................................... 105 考研知识点汇总.................................................................................................................................................. 106 本章重难点串讲.................................................................................................................................................. 106 第12章 人力资源管理 .......................................................................................................................................... 111 考研知识点汇总.................................................................................................................................................. 111 本章重难点串讲.................................................................................................................................................. 111 第13章 团队管理 . ................................................................................................................................................. 120 考研知识点汇总.................................................................................................................................................. 120 本章重难点串讲.................................................................................................................................................. 120 第5篇 领导 ........................................................................................................................................................... 128 第14章 理解个体行为 .......................................................................................................................................... 128 考研知识点汇总.................................................................................................................................................. 128 本章重难点串讲.................................................................................................................................................. 128 第15章 管理者与沟通 .......................................................................................................................................... 137 考研知识点汇总.................................................................................................................................................. 137 本章重难点串讲.................................................................................................................................................. 138 第16章 激励员工 . ................................................................................................................................................. 144 本章重难点串讲.................................................................................................................................................. 144 第17章 作为领导者的管理者 . .............................................................................................................................. 154 考研知识点汇总.................................................................................................................................................. 154 本章重难点串讲.................................................................................................................................................. 154 第6篇 控制 ........................................................................................................................................................... 162 第18章 控制导论 . ................................................................................................................................................. 162 考研知识点汇总.................................................................................................................................................. 162 本章重难点串讲.................................................................................................................................................. 162 第19章 运营管理 . ................................................................................................................................................. 169 考研知识点汇总.................................................................................................................................................. 169 本章重难点串讲.................................................................................................................................................. 169 附录 管理创业型企业 ............................................................................................................................................ 175 考研知识点汇总.................................................................................................................................................. 175 本章重难点串讲.................................................................................................................................................. 175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之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348 第六篇 专业课冲刺押题 ........................................................................................................................................ 353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之管理学考研冲刺押题(一) ................................. 353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之管理学考研冲刺押题(二) ................................. 359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之管理学考研冲刺押题(三) ................................. 363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之管理学考研冲刺押题(四) ................................. 368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之管理学考研冲刺押题(五) ................................. 372 版权声明 . ................................................................................................................................................................ 378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罗宾斯《管理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三、适用院系

劳动人事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四、招生专业目录

五、考试题型

1、简答题

2、论述题

六、考研大纲/考研提纲

第一章 管理与组织导论

1. 组织的特征和管理的意义

2. 管理者和管理职能、管理角色、管理技能 3. 环境的变化和影响管理方式的重要因素 4. 谁是管理者以及他们在哪里工作 5. 学习管理的价值所在

附加模块一 管理史

1. 古典方法中的科学管理和一般管理 2. 行为方法对管理学的贡献与实际运用 3. 定量方法与全面质量管理

4. 当代管理视角中的系统理论和权变方法

第二章 理解管理的情境:约束与挑战

4全球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

5. 全球管理中面对的主要挑战:全球化和开放性的挑战;管理员工队伍的挑战

第四章对多样性的管理

1. 员工多样性及其管理的意义 2. 劳动力队伍的变化 3. 员工多样性的类型

4. 对多样性进行管理时的挑战:偏见和破璃天花板

5. 员工多样性管理的创新:最高管理层的认同、辅导制、多样性技能培训、员工协会

第五章对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的管理

1. 理解社会责任的三个层次及其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2. 绿色管理的含义及其实现途径

3. 道德发展的三层次六阶段与影响道德行为的因素 4. 管理者怎样鼓励有道德的行为

5. 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的方法措施

第六章 对变革和创新的管理

1. 变革的过程及两种不同观点的比较:风平浪静和急流险滩 2. 组织变革和三种变革类型:结构变革、技术变革、人员变革 3. 变革的阻力及减少变革阻力的方法

4. 组织文化变革、员工压力和成功实施变革

5. 激发和培育创新的环境变量:组织的结构、组织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

第七章 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

1. 制定决策的八个步骤

2. 管理者制定决策的四种方法:理性决策、有限理性、直觉决策、循证管理

3. 决策的类型和决策条件的三种特征: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确定性、风险性、不确定性 4. 决策风格与影响决策的偏见和错误: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12种偏见

5. 关于有效决策的四点建议:理解文化差异;掌握终止和退出时机;使用有效的决策制定过程;创建一个高可靠性的组织;

第八章 计划的基础

1. 计划的含义及其与绩效的关系 2. 目标的类型与方案的类型

3. 目标设定、目标管理和计划的方法 4. 动态环境中的有效计划和环境扫描

第九章 战略管埋

1. 战略管理的意义与战略管理过程的六个步骤

2. 企业战略的三种类型和波士顿矩阵:成长战略、稳定战略和更新战略 3. 竞争优势与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

4. 传统组织设计的三种机构类型:简单结构、职能结构和事业部结构

第十一章 适应能力强的组织设计

1. 当代组织设计的四种常用结构:团队结构,矩阵一项目结构、无边界结构、学习型结构

2. 内部协作与外部协作的主要结构形式:跨职能团队、特别行动组和实践社区,开放式创新和战略合阼伙伴

3. 灵活的工作安排:地点、时间、员工

4. 当今组织设计而临的两个挑战:员工的紧密联系和管理全球的组织结抅

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

1.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外部因素 2. 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解聘,以及甄选 3. 培训的类型和作用 4. 员工绩效管理的方法 5. 确定薪酬和福利的因素 6. 当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第十三章 团队管理

1. 群体的概念和各种分类

2. 决定群体绩效和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和模型 3. 群体规范的定义和作用

4. 群体凝聚力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5. 群体决策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群体决策的方法 6. 冲突管理观念的演变;冲突的类型;冲突管理技巧 7. 工作团队和工作群体的区别 8. 工作团队的类型 9. 高效工作团队的特征

10. 当下团队管理的趋势和挑战

理解个体行为

1.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领域和研究目标 2. 态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3. 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4. 知觉与归因对管理者的影响

5. 管理者如何利用学习理论对员工行为进行塑造 6. 代际差异和工作场所中的负面行为的管理

第十五章 管理者与沟通

1. 沟通的概念和功能 2. 人际沟通的过程

3. 沟通的障碍以及克服障碍的方法

6. 目标设置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内容 7. 强化理论的代表、物及主要内容 8. 工作设计的方法和涉及到的激励理论 9. 公平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内容 10. 期望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内容 11. 当代动机理论的整合 12. 当代激励问题

第十七章 作为领导者的管理者

1. 领导和领导者的概念

2. 领导特质理论的主要内容 3. 领导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4. 领导权变理论包括费德勒模型、情境领导理论、路径目标理论的主要内容

5. 当代领导观包括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交易型-变革型领导,魅力型-愿景型领导、团队领导理论的主要内容

6. 二十一世纪对领导的影响事项:对权力的管理、创建信任、员工授权、跨文化领导以及如何成为有效的领导者

第十八章 控制导论

1. 控制的概念 2. 控制过程

3. 测量组织绩效的方法和工具 4. 当代的一些控制事项

第十九章 运营管理

1. 运营管理的定义

2. 价值链管理的定义、目标、战略、障碍 3. 当今的运营管理事项

附录 管理创业型企业

1. 创业的概念以及创业型企业与小企业的区别 2. 创业的过程

3. 企业家寻找机遇的方法 4. 商业计划书包含哪些内容

5. 创业型企业如何选择自己的法律组织形式 6. 管理创业型企业有哪些挑战

2. 请简述超Y 理论的主要内容。

3. 请简述约翰•科特的领导变革步骤。

二、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有哪些?请分别加以阐述。

2. 组织战略包含哪几个层次?试比较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差异。 3. 什么是变革型领导?试比较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的差异。

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2012年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共75分)

一、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试辨析使命、核心价值观和愿景。 答:(1)使命

所谓使命(mission ),根据德鲁克的观点,就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即回答“我们的企业是什么”的问题。使命是核心经营理念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在组织中从事工作的理想动力。任何现代企业都是在社会大系统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该系统包括该企业的供应商、分销商、最终顾客、企业的战略伙伴、所在社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要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必须找到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即要明确企业能够为其供应商、分销商、顾客、战略伙伴等一系列的相关利益群体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企业只有在持续不断地为它们创造价值,使各利益相关者都离不开自身的基础上,才能够获得可持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英特尔公司为计算机行业提供芯片、主板、系统和软件,它的使命是成为全球计算机行业最重要的供应商,并积极努力使因特网发挥更大作用。

(2)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如企业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等的看法或态度,它是企业表明企业如何生存的主张。核心价值观是组织主文化的体现,其受到大多数组织成员的认可,构成了组织文化的主流。例如英特尔的核心价值观是“质量至上”。

(3)愿景

按照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的阐述,所谓愿景(vision ), 就是组织内人们“发自内心的意愿”,是企业渴求的未来状态,即回答,“企业在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企业”的问题,它是一股在人们心中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人们刚开始时可能只是被一个想法激发,然而一旦发展成感召一群人的支持时,它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人们开始把它看成具体存在的。在人类群体活动中,很少有像愿景这样的东西能激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建立自己企业的愿景规划。企业的愿景规划一般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企业在未来的10~30年要实现的远大目标;二是对企业在实现这些目标后将会是什么样子的生动描述。远大目标应该是清楚明确而且引人入胜的,它是一个共同努力的目标,是团队精神的催化剂。它有着自己明确的标准线,因此,组织能够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达到了目标。而生动描述是用一种形象鲜明、引人入胜和具体明确的描述,来说明实现远大目标后是什么样子。如英特尔公司的愿景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

(4)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使命、核心价值观和愿景旨在回答三个关键的问题:“为何追求”“如何追求”与“追求什么”。同时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命述说企业的任务或目的,愿景使目的更具体、更明确,但目的很抽象,而愿景是长期性的。因此企业需要核心价值观来引导日常决策方向,以确保使命完成和愿景实现。三者构成了企业的基本理念,是企业的追求和信仰,可以引导和激励全体员工形成推动企业前进的合力。

2. 请简述超Y 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超Y 理论美国行为科学家莫尔斯和洛希于1970年提出的注重企业中人的特性的管理理论。这个理论是作为对“X —Y 理论”的修正与发展提出的。

麦格雷戈提出“X —Y 理论”后引起一些管理学家的兴趣。莫尔斯和洛希选择了两个工厂和两个研究所,分别进行X 理论和Y 理论的实验。从实践结果看,用X 理论管理的工厂效率高,但在该理论管理下的研究所效率低;用Y 理论管理的工厂效率低,但在该理论管理下的研究所效率高。超Y 理论就是在这个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超Y 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工作组织的,而且人们有不同的需要类型。有的人需要更正规化的组织结构和条例规章,而不需要参与决策和承担责任;有的人却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每个人最需要的是实现成就感。

(2)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一些人欢迎以X 理论为指导的管理方式。另外一些人则欢迎以Y 理论为指导的管理方式。

(3)组织的目标、工作的性质、员工的素质等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凡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层次的划分、员工的培训和工作的分配、工资报酬和控制程度的安排等适合于工作性质和员工素质者,其效率就高;不适合者,其效率就低。不同的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方式。

(4)当一个目标达到以后。可以继续激起员工的成就感,使之为达到新的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超Y 理论认为,X 理论和Y 理论只代表了管理假定(人性假设)的两个极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表现总是处于这两个极端范围之内的,人们参加工作的目的不同,所处的需要层次不同,对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所持的态度也不相同。因此. 单纯使用X 理论或Y 理论去指导管理,并不一定适合于不同的具体情况;并不存在千篇一律的管理方式,应根据组织成员的素质、组织工作的性质等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提高管理效率。研究发现,对于非技术性和技术性不强的组织,采用X 理论比较适合;而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文化教育等组织,采用Y 理论则比较适合,总之,应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或综合运用X 理论和Y 理论。可见,超Y 理论中体现了权宜应变的管理思想,超Y 理论本身成为权变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

超Y 理论的提出有效地解决了X —Y 理论中X 理论和Y 理论对立的状态。不存在X 理论和Y 理论哪个一定好。用权变的观点看,企业采用x 理论或Y 理论或二者的结合体,主要看企业的性质、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因素以及员工的情况。

3. 请简述约翰•科特的领导变革步骤。

答:约翰•P •科特提出了计划变革模型,它将解冻、变革及重新冻结三阶段扩展为八个有明确定义的步骤(见图1)。尽管在现实中这八个步骤常有重叠,但这种细分可以使. 经理们注意成功实施重大变革所需的每一因素。

图1领导变革的八个步骤

(1)产生紧追感:在变革实施之前,组织的领导者应该在相关人员的心里制造一种紧迫感。紧迫感有时是通过一系列富有创造的方法形成的,可以使人们立即意识到进行变革的重要性,并准备随时为之采取行动。

(2)建立强有力的领导联盟:有了紧迫感之后,变革领导者应该召集那些有一定的可信度、技能、关系、声誉和权威的人员,组成一支指导团队来担任变革过程中的领导工作。这支团队应该有着很强的责任感,并能够得到很多人的信任。

(3)构建愿景规划:指导团队会为自己的组织变革确立合理、明确、简单而振奋人心的愿景和相关战略,帮助指明改革的方向。

(4)沟通这种愿景规划:变革的愿景和战略确定后,需要利用所能获得的传播媒介向组织进行传播。这一步骤的目标是在所有的相关人员内部形成一种共识和责任感,从而准备变革,领导还应以实际行动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愿景,并不厌其烦地做好沟通工作。

(5)授权他人实施这种愿景规划:要想在组织变革中取得成功,领导者必须对参与变革的有关管理者和员工进行有效的授权,通过授权,可以使人们有能力克服阻力、消除障碍,将变革向前推进。

(6)计划并夺取短期胜利:在进行授权之后,那些在组织变革中取得成功的领导者就会设法帮助组织取得一些短期成效。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可以为整个组织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提供强有力的证明,并为随后的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动力。

(7)巩固已有成果:在取得一些短期成效后,不能放松努力,变革领导者应该利用日益提高的信誉,改变与愿景规划不相适应的体制、结构和政策,对那些能够执行愿景规划的员工进行聘用、晋升和开发,利用新项目、新论点和变革推动者再次激活整个过程。

(8)使新的工作办法制度化:最后,组织的领导者们需要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机制和文化,通过更有效的管理和改进,明确新行为同企业获得成功之间的关系,把所有变革成果固定下来。并利用各种手段,确保领导的培训开发和后继有人。

二、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有哪些?请分别加以阐述。

答:组织设计(organizational design)是以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设计活动,是组织能够有效实施管理职能的重要前提。组织设计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和动态的组织设计。静态的组织设计主要研究组织的职权结构、部门结构以及规章制度等,古典组织理论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动态的组织设计则在静态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的因素,并研究了组织结构设计完成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如协调、控制、

(1)工作专门化

工作专门化(job specialization)是描述组织中任务被划分成各项专门工作的程度。具体而言,工作专门化是通过动作和时间研究,将工作分解为若干很小的单一化、标准化及专业化的操作内容与操作程序,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工作专门化的实质不是将整项任务交由某个人承担,而是将其细分为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不同的人单独完成。换言之,个人是专门从事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活动。

通过实施工作专门化,确实使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但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工作专门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在某些工作领域出现了这样一个拐点:由工作专门化带来的员工非经济性(表现为厌烦情绪、疲劳感、压力感、低生产率、低质量、缺勤率和人员流失率上升等)超过了经济性带来的优势(见图2)。

图2工作专门化程度对生产率的影响

当今大多数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工作专门化虽然是一个重要的组织方式,但不是一个能够无止境提高生产率的方法。他们看到工作专门化在为某些类型的工作带来经济性的同时,也认识到过度专门化会导致非经济性的产生。为了避免工作专门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新的方式被引入工作中,如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等,这些方式有助于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率。

(2)部门化

部门化(departmentalization )是将整个管理系统进行分解,并把若干职位组合成一些相互依存的基本管理单位的过程。这些基本管理单位即是部门,它既是一个特定的工作领域,又是一个特定的权力领域。每一个组织都可以有其划定部门的独特方式,划分部门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①职能部门化

职能部门化(functional departmentalization)是根据业务活动的相似性来划定部门。

②产品部门化

产品部门化(product departmentalization)是根据组织生产的主要产品类型来划定部门。

③区域部门化

区域部门化(geographic departmentalization)是根据地理因素来设立部门,把不同区域的业务和

多僵化的职能部门被跨职能团队(cross 〜function teams)取代,跨职能团队是一种将各专业领域的专家们组合在一起协同工作的方式。跨职能团队对外能快速响应客户与市场的需求,对内能凝聚智慧,通过团队成员的信息交流与知识经验共享,充分发挥集体思维的创造性,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命令链

命令链(chain of command)是指从组织高层延伸到基层的一条持续的职权线,它界定了谁向谁报告工作。它帮助员工回答“我遇到问题时向谁请示”或“我对谁负责”等问题。

早期的管理理论家(法约尔、韦伯、泰勒等)特别推崇命令链、职权、职责、统一指挥思想。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对员工授权的扩大,命令链、职权、职责、统一指挥这些概念在当今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遍布整个组织的员工可以在几秒钟内取得原来只有高层管理者才能获得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员工可以不通过正式的渠道(也就是命令链)与组织中其他人员进行沟通;随着员工被授权制定原本只有管理者才有权做出的决策,以及随着越来越多的自我管理的跨职能团队的出现及“多头领导”体制的引入,职权、职责、统一指挥这些传统的思想正变得越来越不被关注。

(4)管理跨度

管理跨度(span of control)是指一个管理人员所能有效地直接领导和控制的实际人员数。管理层次(management level)是指组织内纵向管理的等级数。一般而言,对一个特定组织来说,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成反比,即管理跨度越宽,对应的管理层次则越少;管理跨度越窄,对应的管理层次就越多。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态:扁平结构(flat structure)与高耸结构(tall structure )。扁平结构是指管理层次少而管理跨度大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与之对应,高耸结构是指管理层次多而管理跨度小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

影响管理跨度的因素主要有:管理者及下属人员的素质;管理工作的性质;管理条件;管理环境。

(5)集权与分权

集权与分权所要确定的是决策权应该放在组织的哪一层级上。集权(centralization )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级上一定程度的集中。与此对应,分权(decentralization )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级上一定程度的分散。集权与分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组织既不可能是绝对集权的,即所有的决策权都集中于某一高层领导者团体,也不可能是绝对分权的,即把所有的决策权都授予最底层的员工。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决策的代价;组织的规模;组织的生命周期;组织中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控制的可能性。

近年来,分权化决策的趋势比较明显,这与使组织更加灵活和主动地做出反应的管理思想是一致的。在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更贴近生产实际,对有关问题的了解比高层管理人员更翔实。因此,他们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问题的反应远远快于公司总部的高级主管,处理方式也会更得当。

(6)正规化

正规化(formalization )是指组织中各项工作标准化以及员工行为受规则和程序约束的程度。如果一项工作的正规化程度较高,就意味着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对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手段没有多大的选择自主权,员工被要求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处理同样的投入,因而能够产生一致的、统一的产出。

在高度正规化的组织中,各项工作有明确的职务说明,有明确的工作程序和繁杂的规章制度;而正规化程度较低的工作,工作行为具有非结构化的特点,各项规定没有那么僵硬,员工对工作的处理有较多的自主权。

SWOT 矩阵和BCG 矩阵,事业层战略常用的是波特的通用竞争战略分析。

图3组织战略类型

(1)公司层战略

公司层战略,是指寻求确定公司应该从事什么事业,以及希望从事什么事业。公司战略决定组织的方向,以及每一个事业部将在公司战略中扮演的角色。

①方向战略

组织的方向战略有时也被称为大战略,根据成长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成长战略(或增长战略)、稳定战略和收缩战略。方向战略的确定可以用SWOT 矩阵来协助分析。SWOT 矩阵是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组织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做出恰如其分的综合判断,决定组织发展方向的方法。组织的方向战略与SWOT 矩阵分析可以表示为如图4所示的结构。

图4 SWOT分析与组织的方向战略

a. 增长战略

增长战略(growth strategy )实施的条件是组织内部与其他同类组织相比,具有宝贵的优势,同时,外部环境也存在大量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组织所采用的策略是增长战略,即扩展公

司的业务活动和范围,寻求扩大组织的经营规模。

组织的增长战略又可以分为集中战略和多元化战略。

集中战略是在组织经营的当前业务或者当前产品确实有足够的增长潜力时实施,如果当前产品或者业

施。有三类最基本的稳定战略:暂停战略、无变战略和利润战略。

c. 收缩战略(shrinking strategy)通常是组织在处理劣势时使用,此时组织在某些产品或服务上的竞争地位处于劣势. 导致业绩下降,销售额下降,由盈利变为亏损。在组织面临困境时,收缩战略有利于使之保持稳定经营,以激活组织的资源和重新恢复竞争力。收缩通常包括扭转、成为俘虏公司、出售或剥离、破产或清算等几种可采取的战略。

公司战略(大战略)的分类如图5所示。

图5公司战略分类

②业务或产品的组合分析

如果一个组织拥有多个事业部或者多种产品或业务,就还需要考虑如何管理多个事业部或多种产品,也就是要考虑组织拥有的资源如何在各种业务或事业部中进行有效分配的问题。多种产品或事业部的管理可以借助业务组合矩阵来进行。BCG 矩阵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业务组合矩阵。

(2)事业层战略

事业层战略寻求决定组织如何在每一项事业上展开竞争。事业层战略决定如何具体展. 开竞争,获取竞争优势。

竞争战略主要通过产业分析,选择适当的战略获取竞争优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前面提及的波特的“五力模型”。同时,每个企业都会有许多优点或缺点,任何优点或缺点都会对相对成本优势和相对差异化产生作用。成本优势和差异化都是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擅长应对五种竞争力的结果。将这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与企业相应的活动相结合,就可导出让企业获得较好竞争位置的三种一般性战略:成本领先战略(cost leadership strategy )、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及聚焦战略(focus strategy )

。其中聚焦战略又可以分为成本聚焦和差异化聚焦。二种基本战略如图6所示。

成本领先战略就是瞄准较宽的大规模市场的低成本战略; 成本聚焦战略针对某一购买群体或区域市场采用低成本战略,只服务于这一市场空隙(细分市场);差异化聚焦战略就是针对某一购买群、产品细分市场或区域市场采用差异化战略。

(3)职能层战略

职能层战略的目的是决定如何支持事业层的竞争战略。职能层包括诸如制造、营销、人力资源、研究与开发、财务等部门,它们的战略需要支持事业层的战略,要围绕事业层战略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II. 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差异

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是集中战略的两个基本类型。

(1)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指在同一个业务链或者产业链上进行业务扩展,实现增长,也就是替代以前由供应商或者分销商承担的职能,前者称为“后向一体化”,后者称为“前向一体化”。通过后向一体化,公司可以使资源采购成本和低效率运营最小化,同时更好地控制质量,从而维持和提高竞争地位,例如,奶产品生产企业通过控制奶牛饲养,从而更好地控制原料的质量,获取竞争优势。通过前向一体化,公司可以控制分销渠道。实际上,公司是基于自己的独特能力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的。后向一体化通常比前向一体化更可能盈利. 但可能降低公司的战略灵活性一一由于拥有那些难以出售的昂贵资产,给公司带来退出壁垒(exit barrier ), 不能随意离开已进入的产业。纵向一体化根据一体化的程度可以分为三类:全面一体化、锥形一体化和无形一体化。全面一体化是指组织承担全部的关键供应或者分销;锥形一体化是指组织承担不到一半的关键供应或分销;无形一体化是指组织通过与其他公司达成长期合同实现关键供应与分销,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外包,这种形式现在越来越受到欢迎。

(2)横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是指组织在空间范围上扩张,在多个地点运营,但是都处于某个产业价值链上的同一点。横向一体化的优势是,通过横向一体化,公司把产品扩展到其他地方或者向当前市场提供更多、更广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增长。横向一体化的程度可以从全部所有到部分所有,直至长期合同。横向一体化由于会降低一个产业的竞争水平,往往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干预。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要评估合并行动的影响,任何横向一体化的合并都必须获得批准。横向一体化特别是跨国的横向一体化的程度也往往受到政府限制。

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实现方式都有内部实现和外部实现两种。内部实现是通过组织内部投资于新的产品或者劳务,外部实现则是通过合并、并购和战略联盟等手段来完成。

3. 什么是变革型领导?试比较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的差异。

答:(1)变革型领导

变革型领导是继领导特质论、领导行为论、领导权变论之后,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美国政治社会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他的经典著作《领袖论》中提出的一种领导类型。伯恩斯将领导者描述为能够激发追随者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领导者和追随者目标的个体,进而将变革型领导定义为领导者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或扩展下属的需要和愿望,使下属为团队、组织和更大的政治利益超越个人利益。

Bass 等人最初将变革型领导划分为六个维度,后来又归纳为三个关键性因素,Avolio 在其基础上将变革型领导行为的方式概括为四个方面,理想化影响力(idealized influence )、鼓舞性激励(inspirational

领导者向下属表达对他们的高期望值,激励他们加入团队,并成为团队中共享梦想的一分子。在实践中,领导者往往运用团队精神和情感诉求来凝聚下属的努力以实现团队目标。从而使所获得的工作绩效远高于员工为自我利益奋斗时所产生的绩效。

③智力激发(intelectual stimulation)

是指鼓励下属创新,挑战自我,包括向下属灌输新观念,启发下属发表新见解和鼓励下属用新手段、新方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智力激发领导者可以使下属在意识、信念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上产生激发作用并使之发生变化。

④个性化关怀(individualized consideration)

个性化关怀是指关心每一个下属,重视个人需要、能力和愿望,耐心细致的倾听,以及根据每一个下属的不同情况和需要区别性地培养和指导每一个下属。这时变革型领导者就象教练和顾问,帮助员工在应付挑战的过程中成长。

拥有变革型领导力的领导者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率,对下属需求的关心来优化组织内的成员互动。同时通过对组织愿景的共同创造和宣扬,在组织内营造起变革的氛围,在富有效率地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推动组织的适应性变革。

(2)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的差异

伯恩斯根据对政治领导的分析,指出领导是一个连续体, 连续体的一端是变革型领导(transforming leadership ), 另一端是交易型领导(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伯恩斯认为传统的领导可以称为一种契约式领导,即在一定的体制和制度框架内,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总是进行着不断的交换,在交换的过程中领导者的资源奖励(包括有形资源奖励和无形资源奖励)和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服从作为交换的条件,双方在一种“默契契约”的约束下完成获得满足的过程。整个过程类似于一场交易,所以传统领导也被称为交易型领导。交易型领导鼓励追随者诉诸他们的自我利益,但是交换的过程以追随者对领导者的顺从为前提,并没有在追随者内心产生一股积极的热情,其工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交易型领导不能使组织获得更大程度上的进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巴斯(Bass )发展了伯恩斯的概念,提出了一个范围更广、更为精确的变革型领导模式。他更关注员工的需求而非领导者的需求,认为变革型领导可适用于一些效果不好的情况,并指出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并不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应该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见表2)。

表2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的特征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