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央音乐学院810中西音乐史、和声、复调、配器(同作品分析)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百鸟朝凤》

【答案】我国民间优秀唢呐曲之一,主要流传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区。演奏家在演奏此曲时,常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技巧,细腻地模拟各种鸟禽的啼嗽,神态生动活泼,情绪热烈欢快,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不同地区或不同民间音乐家的演奏,又使乐曲具有不同的地方特点和个性色彩。最著名的《百鸟朝凤》版本流传于鲁西南地区,是由任同样演奏、陈家齐整理的乐谱。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抒情而富于歌唱性,速度由中板转快; 第二部分,乐曲的主体,形象地、生动地模拟各种飞禽啼鸣; 第三部分,热烈欢快的尾声。

2. 秧歌剧

【答案】秧歌剧是一种在民间秧歌基础上产生的新型小歌剧,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秧歌剧吸收了戏曲音乐成分和陕北民歌因素,内容多反映边区人民生产、参军、学文化、减租斗争。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西洋乐器。代表作《兄妹开荒》、《牛永贵负伤》、《周子山》等。秧歌剧的出现为新歌剧的产生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3. 吕骥

【答案】吕骥是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活动家。1932年正式加入左翼文艺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歌咏活动。抗战爆发后赴延安,任职于鲁迅艺术学院。建国后任职于中央音乐学院。吕骥创作有歌曲多首,如《新编“九一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保卫马德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祖国颂》等,发表音乐论文多篇,如《论国防音乐》、《新音乐的展望》、《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等,并对整理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4. 左翼音乐运动

【答案】“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井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著名的左翼革命音乐组织有:聂吓、王旦东、李元庆等组织的“比平左翼音乐家联盟”; 聂耳、田汉和任光组织的“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 聂耳、田汉、任光、吕骥等人成立的“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

5. 国乐改进社

【答案】国乐改进社是1927年由刘天华、郑颖荪等35人发起成立于北京的民族音乐社团,以改进国乐并谋其普及为宗旨,提出了“借助西乐研究国乐”,“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宏伟目标。该社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组织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乐器的改进,民族乐曲的创作以及编辑出版音乐刊物。该社举办过多次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专场演出,出版了10期《音乐杂志》,是我国近代有重要影响的国乐社团。1932年刘天华去世后停止活动。

6. 华彦钧

【答案】华彦钧是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自幼从父学习音乐,其音乐才华和技艺早在18岁时就己被当地道教音乐界所公认。35岁时双目失明,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流传于世的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他创作和演奏的作品深刻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二、选择题

7.《" 中国派” 和声的几个小试验》一文发表在国乐改进社编印的《音乐杂志》,它的作者是( )。

A. 萧友梅

B. 黄自

C. 赵元任

D. 黎锦晖

【答案】C

【解析】赵元任是探索中国式和声的先驱者。他在1928年发表的俨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中指出,“五声和声的范围,比七声和声至少要小几百倍,不够作为国乐发展的主要富源……为长久计,还是得取用全部十二律的音作为和声的原料,偶尔用五声派的和音算是中国的色彩,但在七音diatonic 跟十二音chromatic 和声方面,将来也未始不可有‘中国派’的做法,这是要看中国将来的音乐家有没有相当的出息了。”

8. 歌曲《日落西山》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 郭沫若,张曙

B. 田汉,张曙

C. 田汉,贺绿汀

D. 郭沫若,贺绿汀

【答案】B

【解析】《日落西山》是由著名作曲家张曙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创作的一首优秀抒情抗战歌曲,原是为田汉话剧《最后的胜利》写的插曲。歌曲旋律清新优美,民族风格浓郁,旋律舒展优美。

9. 是( )在自己的《乐话》和《音乐通论》中提出“音乐是上界的语言”。

A. 丰子恺

B. 王光祈

C. 青主

【答案】C

【解析】青主以通信体的格式,诗化的语言撰写的《乐话》是我国近代音乐家青主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里,青主鲜明地提出了音乐的本质是“上界的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艺术,他更加关注音乐的本体以及音乐的哲学内涵,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的构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10.( )是“黎派”流行音乐的重要传人,他的代表作有《夜来香》、《五月的风》等。

A. 贺绿汀

B. 陈歌辛

C. 许如辉

D. 黎锦光

【答案】D

【解析】黎锦光加入黎锦晖任团长的中华歌舞团,成为“黎派”歌曲最重要的传人。1939年,任百代唱片公司音乐编辑,为上海各电影公司作曲。黎锦光写曲,速度快,质量高,《夜来香》、《香格里拉》、《拷红》、《采摈榔》、《五月的风》、《叮泞》、《慈母心》、《疯狂世界》、《星心相印》、《相见不恨晚》等数百首流行歌曲皆为其作品。

11.我国第一部在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使用的中国音乐史教材是萧友梅撰写的( )。

A. 《中国音乐史》

B. 《中国音乐史话》

C. 《外族音乐流传中国史》

D. 《旧乐沿革》

【答案】D

【解析】在萧友梅撰写的《旧乐沿革》是介绍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史学教材。萧友梅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撰述了周代以前到清代末年中国音乐史发展的概况。他提出“不能把旧乐完全放弃”也“不愿投降于西乐”,而是要“借镜西乐”“创作出一种新作风,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特色,而与其他民族音乐有分别的”中国的“新乐”。

12.中国近代音乐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一所专门训练歌舞人才的教育机构是( )。

A.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科

B. 国立音乐院

C. 中华歌舞专门学校

D. 明月歌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