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央音乐学院810中西音乐史、和声、复调、配器(同作品分析)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马思聪

【答案】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被誉为“中国的神童”。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民族风格鲜明、构思新颖、涉猎广泛,代表作有小提琴曲《绥远回旋曲》、《内蒙组曲》、《阿美组曲》,管弦乐曲《西藏音诗》,歌剧《热碧亚》,舞剧《晚霞》,声乐作品《祖国大合唱》等。马思聪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对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2. 贺绿汀

【答案】贺绿汀是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27年创作的《暴动歌》是我国最早创作的工农群众歌曲。1934年以《牧童短笛》一曲获得了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的头奖,开中国风格钢琴曲之先河。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近百首歌曲,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曲,10多部电影音乐,出版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抗日战争爆发后,创作的《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抗日题材歌曲广为流传。

3. 《海韵》

【答案】《海韵》是一首大型艺术性合唱歌曲。徐志摩词、赵元任曲。歌词源自徐志摩同名白话体新诗,描绘了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愿回家,在海滩上徘徊、歌舞,最后被波涛吞没的情景。作曲家用合唱、女高音独唱和钢琴伴奏音乐,分别代表旁观者诗翁、主人公女郎和背景大海。全曲由一个引子和五个情感各异的乐段加尾声组成,在旋律与和声方面都作了“中国化”的探索,是20世纪20年代合唱歌曲的杰出代表。

4. 萧友梅的《问》

【答案】《问》是一首艺术歌曲。易韦斋词,萧友梅曲,作于1922年,初刊于歌曲集《今乐初集》。全曲结构严谨、情绪深沉,歌词偏于古雅,音乐借鉴德国古典歌曲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作者在祖国外受帝国列强凌辱、内有军阀混战的现实下,忧虑和不满的情感。

5.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

【答案】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是一个学术团体。该团体主要工作成绩有:深入民间采集第一手资料,整理介绍并出版,如《秧歌曲选》、《眉户道情集》等; 对民间音乐资料进行初步研究,如写作论文《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秦腔音乐概述》等。该会还曾出会刊《民间音乐研究》

一期。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对于搜集、保存、整理、研究我国西部地区的民间音乐和促使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大量运用民间音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6. 陈田鹤

【答案】陈田鹤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创作风格朴实,结构严谨,富于民族色彩,因而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主要作品有歌曲《哀悼一位民族解放战士》、《采桑曲》、《山中》,歌剧《荆荆轲》,清唱剧《河梁话别》等。此外,其钢琴曲《序曲》曾获得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二等奖。

二、选择题

7. “研究古代历史,当以‘实物’为重,‘典籍’次之,‘推论’又次之”是由( )提出的研究方法。

A. 杨荫浏

B. 王光祈

C. 萧友梅

D. 王国维

【答案】B

【解析】王光祈在《中国音乐史》一书中提出了“研究古代历史,当以‘实物’为重,‘典籍’次之,‘推论’又次之”的精辟见解。该书写于1931年,重点阐述了乐律与宫调两个部分。运用历史进化论的观点,从音乐文化几个重要侧面的进化反映音乐历史之发展。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世界音乐史、文化史乃至史前史的广阔背景中去分析中国音乐史,将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研究方法侧重于律、调、谱、器之较为科学的分类研究,对中国古代音乐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尝试“采取西洋科学方法,整理本族固有文化”。

8. 童斐撰写了一部论述我国古代音乐和传统歌唱艺术的音乐史论著,其名为( )

A. 《中国音乐史》

B. 《中国音乐史话》

C. 《中乐寻源》

D. 《中国音乐史纲》

【答案】C

【解析】童斐著撰写的《中乐寻源》是一部有关民族音乐(主要是昆曲音乐)源流及律吕、宫调、音韵声歌、曲谱等方面的研究专著。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八章:音乐起源、音乐与教育、律吕、乐器、宫调、音韵、谱式、声歌。下卷为各种歌谱(昆曲谱)论述举隅,分为五部分:一是各种谱式。二是南曲北曲论述。三是文情声情论述及散曲选录。四是传奇、杂剧之文情声情曲谱选录。五是套曲带宾白式。本书卷首有吴梅序及作者自叙。书末附作者论说五则:中声五降、腔调古简今繁、合唱独唱之异、高音平音之感异、淫声解。论述颇中肯,且有新意。

9. ( )享有“百戏之祖”“百戏之乳”的美誉,它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贡献,意思是说,凡其后来的剧种,鲜有不受其哺育和滋养的。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其优雅、圆润、婉转的“水磨调”唱腔深深地打动着所有的观众。

A. 昆曲

B. 越剧

C. 京剧

D. 汉剧

【答案】A

【解析】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自明代中叶起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乳”。

10.1930年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季刊《乐艺》创刊,其主编是( )。

A. 王光祈

B. 青主

C. 杨荫浏

D. 叶伯和

【答案】B

【解析】1929年,青主应萧友梅之邀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并担任校刊《音》和《乐艺》季刊的主编。他在《乐艺》上发表的著译和作品共有60多篇。

11.目前所知最早的江南丝竹乐集社组织为在上海建立的( )。

A. 钧天集

B. 清平集

C. 雅歌集

D. 文明雅集

【答案】D

【解析】江南丝竹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而得名。至丝竹乐逐渐以上海为中心,并组织了许多演奏团体,如“文明雅集”、“清平社”、“钧天社”等。

12.我国(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A. 吕剧

B. 昆曲

C. 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