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了解近代合作社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答案】(1)以蒲鲁东为代表的无政府合作社思想
①作为政治的国家应该取消,它的任务只是评价经济关系公平合理;
②要废除以特权和垄断造成的不平等,建立以劳动为根据的公平交换,使个人和家庭获得全部劳动果实;
③要建立交换银行,实行按生产产品的劳动时间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换,在交换银行之下附设两个会,一个办理生产,一个办理消费,两会联合办公,一方面按照相互帮助的原则组织生产团体满足需求,一方面组织原料供应和制成品消费者。
(2)以路易·勃朗和斐迪南·拉萨尔为代表的国家社会主义合作社思想
路易·勃朗著有《劳动组织论》,主张建立大规模的生产合作,认为这种生产合作组织是从资本家的压迫下救出劳动者的好办法; 劳动者虽有组织生产合作的能力,却没有与资本家对抗的财力,因而必须请求政府拨专款进行建设。
斐迪南·拉萨尔认为,只有组织生产合作社,使劳动者自身成为办社的企业家,才有助于劳动者的解放。
(3)以威廉·金为代表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的合作社思想
威廉·金认为合作社是推翻资本主义和破除工资制度的有力工具,劳动、资本和知识二者看作是合作社的三大要素,主张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阶级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办合作社。
(4)以季特为代表的尼姆学派的合作社思想
①社会的改造需要合作而无需革命,主张建立消费合作社;
②消费是日的,一切经济组织日标全在消费,生产不过是手段;
③在组织完善的制度里,生产应该为消费服务;
④不主张废除私有则产制,但反对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⑤在农业方面,主张耕者有其田;
⑥在工业方面,主张借合作社力量把财产变成集团公有。
2. 你认为应如何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答案】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措施有:
(1)继续扶持与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其就业容量
乡镇企业与农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农民在乡镇企业生活比在城市生活更适应。因此,乡镇企业成为农民非农业就业的主渠道,国家对乡镇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将有助于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支持和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乡镇企业分散的企业布局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因此,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正逐步向中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聚是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大的就业空间。
(3)支持和加强对待转移和己转移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
大部分农民工文化技术水平不高,仅靠市场机制绝大部分农民无力支付高昂的教育费用,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补贴成为大多数农民能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必要条件。
3. 理解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主要观点。
【答案】(1)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般合作社理论
①国家政权对合作社性质的决定作用;
②现代合作社产生的条件是资本主义的工厂制度和信用制度;
③合作社应为公有制;
④生产合作是合作制的主要形式;
⑤合作制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2)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社理论
①对于小农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
②通过合作社改造小农应遵循的原则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 ③引导中农、大农入社,逐步消除雇工剥削; 第四,剥夺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所有权。
(3)列宁的合作社理论
①合作社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合作社适合农民的特点;
③使全体居民都加入合作社需要很长时间;
④国家要从各个方面帮助合作社发展,在经济、财政、银行方面给合作社以种种优先权,单靠农民自身力量发展合作社是不够的;
⑤完成合作化,要进行文化革命。
4. 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污染的途径主要来自哪几个力一面?
【答案】(1)食品质量安全的定义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防范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食品内在品质和外观满足储运、加工、出口、消费等方面的能力。
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指食品符合规定的标准或要求的程度。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特点
①危害的直接性。受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的食品均可能直接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危害。
②危害的隐蔽性
食品质量安全的水平或程度,需要通过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检测,甚至还需要进行人体或动物实验。受科技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质量安全状况难以及时准确判断,危害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③危害的累积性。不安全食品对人体危害的表现,往往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
④危害产生的多环节性
食品生产的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都有可能对食品产生污染,引发质量安全问题。
⑤管理复杂性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环节、多部门,控制技术相对复杂,加之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经营者素质低,消费者收入水平低等原因,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难度很大。
(3)污染食品质量安全的途径
①物理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指由物理性因素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
②化学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化学合成物质而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
③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性污染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此外,农业转基因技术可能导致质量安全问题,生物性污染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控制难度大。
5. 了解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与特征。
【答案】(1)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①中国是世界上近20年来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②中国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③由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
④在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中,粮食、棉花、油料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趋于下降,进口却小断上升; 而动物、园艺、加工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份额则均呈上升趋势;
⑤国内资源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农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下降。
(2)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结构特征
①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地区结构特征
1990年以来,分布结构比较稳定,始终以亚洲国家(地区)以及美国为主要的出口市场,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顺差主要来自亚洲地区,而贸易逆差主要来自北美地区。
②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
a. 出口产品种类
蔬果类、肉类、水产类以及动植物原料类农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提高,其出口占到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也不断上升。
b. 出口集中程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