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50公共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定员定额

【答案】定员定额是编制基本支出的基本方法。定员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业务量确定的机构人员的编制数,定额指各部门履行职能、开展业务工作所需的各项基本费用支出(包括人员和公用经费)的人均额度标准。因此,它们的预算实际上是一种公式预算,即根据固定的标准按特定的公式计算,该公式为:人员经费或公用经费=定额×定员。

2. 行政环境

【答案】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条件)。外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线之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或条件的总称。内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线之内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或条件的总称。行政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按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从内容上划分,可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2)从社会结构上分,可分为物质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物质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的物质技术和社会经济制度。政治法律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的法律制度。精神文化环境包括社会公众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状况。

(3)从行政环境具体作用过程划分,可分为行政外部环境和行政内部环境。

(4)从地域上划分,可分为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5)从行政环境对行政主体的影响范围上划分,可分为宏观行政环境、微观行政环境和中观行政环境。

3. 社会监督

【答案】社会监督指由各社会组织和团体及公民作为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活动实施广泛监督活动。包括:

①社会团体的监督,指各种社会团体作为监督主体对行政管理实行监督的活动。

②公民的监督,指公民作为监督的主体,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对行政管理实行监督的活动。这是公民民主权利的体现,是在民主的基础上实现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公民监督是社会监督中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监督。

③社会舆论的监督,是指社会公众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体形成舆论来对行政管理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监督的活动。这项监督是宪法赋予社会公众的公民权利,从根本上来说是民主社会中新闻自山和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的必然延伸。

4. 行政协调

【答案】协调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的而把各自行动互相配合。行政协调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间建立良好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协调不是在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的两极做选择,而是在有关各方存在不同程度共同之处的基础上,对差异进行融和、调整,以实现关系的和谐与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行政协调关键在政府各方面关系的平衡,如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平衡、履行社会职能与自身有效管理的平衡、专业化分工与全局管理的平衡、职权责的平衡等。行政协调的方法有对人际关系的协调方法、对组织系统的协调方法、对经济、社会和思想的协调方法。其特点包括:广泛性、目的性、层次性、权威性、灵活性和相对性。

5. 三T 原则

【答案】“三T ”原则由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即:①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 tale); ②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lly); ③尽快提供情况(Tel1 it fast)。具体内容有:①要主动沟通。危机爆发后,要把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以我为主提供情况”,成为信息主要来源,别人的声音便无足轻重。②要充分沟通,提供关十此次事件的全部情况,即最大限度地扼杀谣言滋生的空间,避免在谣言四起的情况下被迫辟谣,陷入被动局面。③要迅速沟通,即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为掌握主动权赢得时间。

二、简答题

6. 机关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机关管理又称机关行政事务管理,主要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对行政机关自身的内部事务进行管理,即“利用科学方法,有计划的、有效率的、有技术的规划、管制、联系、协调和运用机关的组织、人员、设备、物材和经费,作适时、适地、适人、适事的处理,以提高行政效率,发展机关业务,达成机关的使命”

(1)机关管理的地位

①机关管理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机关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效率,而且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它是一种小可缺少的行政活动,其重要性也早已被人们认识。众所周知,行政学的诞生,是作为管理技术的研究开始起步的,因此,机关管理的研究首先应从这一角度加以认识。

②现代行政有别于近代。传统行政的特征是行政业务的大量增多和行政的专业化。机关行政事务亦随之大量增多,因此需要具有更高的技术性和熟练性的机关管理,机关行政事务处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己成为行政发展的重要课题。

③机关管理虽然是行政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在企业等的一般组织管理中也存在着与行政系统的机关管理内容类似或相同的内部运营管理。

④公共行政的机关管理是为有效进行社会管理的行政活动服务的。机关管理问题的中心是对大量、复杂多样的行政事务的管理,无论其主体、目的有何不同,都存在共性,而且具有较强的

连续性和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可循。有效的机关管理是行政执行的保障。

(2)加强机关管理,建立高效、廉洁、务实的机关管理系统,对提高整个行政管理活动的效率,实现行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加强机关管理,有助于提高行政决策水平。由于机关管理的高效率、高水准,一方面保证了领导机关和职能机关能够得到优质服务,从而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证领导者能够得到充分可靠的资料和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这就使得整个行政系统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大为提高。

②加强机关管理,有助于各项行政职能活动的顺利进行。机关管理的高效率使得各个职能部门能得到充分的后勤保障,从而确保职能部门能集中精力完成专业工作、履行其基本职责。由于机关管理的协调作用的充分发挥,保障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 对于临时性、突发性事件的有效处理,减轻了职能部门的工作压力。这一切都为各行政职能部门的管理活动提供了最便利的条件,大大提高了整个行政管理活动的效率。

③加强机关管理,有助于改进机关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机关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这是一切政府都回避不了的。制度的完善是机关管理行为规范化的保证。科学、规范的管理行为必定能促进管理能耗的降低,并在制度能力的最大限度内克服官僚主义和政治腐败。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有助于改进政府形象,改善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增加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率,从而使政府降低了政策实施的难度和能耗。

④有助于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下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合理、高效的机关管理,不仅能使全体工作人员得到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身心愉快地进行工作,增强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形成激发性机制,从而增强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7. 行政人员的权利。

【答案】公务员权利是指法律对公务员可以享有某种利益或可以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国家给予公务员达到某种要求或实现某种法定利益的合法手段和可能条件,公务员可依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运用这些合法手段和可能条件去实现某种行为。任何机关和个人不得侵犯。对公务员来说,大部分权利是有选择性的,这些权利如同时又具有义务的性质,但不得放弃。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是:

(1)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

(2)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

(3)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4)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5)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6)提出申诉和控告;

(7)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辞职;

(8)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