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资产评估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资产评估假设

【答案】资产评估假设是指对资产评估过程中某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情理的推断。资产评估假设也是资产评估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假设:①交易假设②公开市场假设③持续使用假设④清算假设

2. 机器设备的技术寿命

【答案】机器设备的技术寿命是指机器设备从开始使用到由于新技术出现使其丧失使用价值而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其大小主要取决于社会技术进步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与周期。

3. 继续使用假设

【答案】如果不存在明显的反证,一般都认为企业将无限期的经营下去。继续使用假设,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可预见的将来通常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十二个月。

4. 资产评估报告

【答案】资产评估报告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根据资产评估准则的要求,在履行必要的评估程序后,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的价值发表的、由其所在评估机构出具的书面专业意见。资产评估报告既是资产评估机构完成对资产作价意见,提交给委托方的出证性的报告,也是评估机构履行评估合同情况的总结,还是评估机构为资产评估项目承担法律责任的证明文件。

5. 资产评估价值类型

【答案】资产评估中的价值类型是指评估人员对评估结论价值属性的定义和归类,是对资产评估的一个质的规定,对资产评估参数的选择具有约束性。

影响和决定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包括:评估的特定目的,即特定的经济行为;评估时的市场条件;被评估对象的功能、状态;采用的评估假设。上述四项因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核心问题是评估的特定目的。

不同的价值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资产评估价值的属性和特征。不同属性的价值类型所代表的资产评估价值不仅在性质上不同,而且在数额上也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6. 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假设开发法

【答案】假设开发法,亦称剩余法。这种方法是在评估待估土地价格时,将待估土地的预期开发后的价值,扣除其正常的开发费用、销售费用、税金及开发利润,从而估算待估土地价格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公式为:

地价=楼价-建筑费-专业费用-利息-利润-税费-租售费用

二、论述题

7. 市场经济中进行资产评估有何必要性?

【答案】市场经济中进行资产评估的必要性

资产评估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个专业性行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也与产权理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①资产业务的社会化、多样化、普遍化对资产评估的技术与法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而使资产评估得到了相对独立的发展,成为一个不同于财务会计的专门行业。

②随着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生产要素与产权在市场上的流动、组合,不仅仅局限于所有者之间,或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而且存在于不同占有者与使用者之间,这就大大扩大了对资产评估业务的需求。

③为维护市场平等竞争的法规、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有形资产的流动需要市场配置,从而需要评估作价,而且无形资产的流动也需要由市场进行配置,从而对无形资产的评估正日益成为资产评估业中的一项重要业务。

8. 如何理解和运用资产评估中的“最佳使用原则”?以房地产评估为例说明。

【答案】(1)最佳使用原则要求估价结果是在估价对象最佳利用下的价值。该原则要求法律上许可、经济上可行、技术上可能,经过充分合理的论证,使得评估对象价值最大的一种最可能的利用。

(2)遵循最佳利用原则的原因在于:现实的房地产利用中,每个房地产拥有者都试图采用最佳利用方式发挥其房地产潜力,以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一原则也是房地产利用竞争与优选的结果。因此,房地产评估要遵循最佳使用原则。

(3)最佳使用原则要求满足以下4个条件:法律上许可、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可行和价值最大化。在房地产中,最佳利用包括最佳的规模、最佳的集约度、最佳的档次等。

(4)对于最佳使用原则的把握,需要了解一些经济学的原理:收益递増递减原理、均衡原理和适合原理。

9. 试简述收益法的涵义、应用前提、应用程序和主要参数。

【答案】(1)收益法的涵义: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采用收益法对资产进行评估,所确定的资产价值,是指为获得该项资产以取得预期收益的权利所支付的货币总额。

(2)应用前提:①被评估资产必须是能用货币衡量其未来期望收益的单项或整体资产;②资产所有者承担的风险也必须是能用货币衡量的。

(3)收益法评估资产的程序:①收集验证有关经营、财务状况的信息资料;②计算和对比分析有关指标及其变化趋势;③预测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确定折现率或资本化率;④将预期收益折现或资本化处理,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

(4)主要参数:①收益额:收益额是指由被评估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超出其自身价值的溢余额。对于收益额的确定,应把握两点:a. 收益额指的是资产使用带来的未来收益期望值,是通过预测分析获得的。b. 收益额必须是由被评估资产直接形成的,不是由该项资产形成的收益应分离出来,切莫张冠李戴。②折现率和资本化率:资本化率与折现率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只是适用场合不同。折现率是将未来有限期的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用于有限期预期收益还原,资本化率则是将未来永续性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③收益期限:收益期限是指资产收益的期间,通常指收益年限。收益期限由评估人员根据未来获利情况、损耗情况等确定,也可以根据法律、契约和合同规定确定。

10.试论述运用收益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答案】在运用收益法途径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一个必要的前提是判断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和获利的机会。只有当企业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和获利机会时,运用收益途径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才具有意义。

运用收益途径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关键在于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解决:

(1)要对企业的收益形式予以界定。企业的收益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净利润、净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息前净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等。运用收益途径评估企业价值就存在着一个选择何种形式的收益作为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问题。虽然这种选择不会从根本上影响评估人员对企业价值的最终判断,但极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效率及其精度。

(2)要对企业的预期收益进行合理的预测。由于企业价值决定因素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要求评估人员非常精确地预测企业的预期收益是不现实的。但是,由于企业收益的预测直接影响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判断,是决定企业评估值的关键因素。所以,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既要全面考虑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又要抓住影响企业价值的最重要的因素,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预期收益做出合理的预测。

(3)在对企业的预期收益做出合理的预测后,要选择恰当的折现率。恰当折现率的选择与企业取得未来收益面临的风险以及在收益预测中所考虑的风险程度有关。紧紧抓住企业取得未来收益的风险程度,从而选择合适的折现率,对企业的最终评估值具有较大影响。

三、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