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体系

关键词: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体系,系统思维

  摘要

世纪之交,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全球维度上的广泛联系已经建立,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奔腾而来,社会网络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一个国家和民族要立足于世界,必先真正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由此,中国现代化进程,不能不是一个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求加强全球交往的过程。据此,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在十五大上提出了把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的英明决断。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对于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研究在学术界曾形成过一股不小的热潮,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综观以往这方面的研究不难看出,研究者多在路线、政策、策略等主要方面作了大量论述,而较少用较新的科学方法,从理论的高层次上,着眼于对外开放的运行机理,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对外开放,把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各个原理、观点有机统一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去作宏观研究。系统思维的角度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作以力所能及的研究。本文认为,从系统运行系统、战略保障系统、战略布局系统等五个构成的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邓小平系统思维观实现了对矛盾思维的深化和超越。文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的矛盾思维在社会历史领域往往被教条主义地引申或扭曲为斗争哲学,在社会实践中常常被演化为"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从而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在历史大转折中,实现了对矛盾思维的反思、批判、深化和超越,形成了系统思维观。邓小平对对外开放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是他运用系统思维的杰出典范。 第二部分: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体系的内容构架。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这部分认为,系统思维的角度看,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体系是由以下五个紧密相联的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的有机系统:(1)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系统,这一子系统由战略核心目标--现代化、战略价值目标--中国特色这三个层次构成;(2)对外开放的战略定位系统,这一子系统是从三个维度上构建的,即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持久、坚定不移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核心内容之一;(3)对外开放的战略运行系统,这一子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抓住机遇、敢于试验的实践原则,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的评估原则组成的原则体系和以经济开放、政治开放、文化开放为主要内容的结构互动体系;(4)对外开放的战略保障系统,这一子系统由保持国内社会稳定和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两大支点构成;(5)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系统,这一子系统由三大梯次、立体演进的国内开放结构和全方位、圈层式的国际开放结构构成。 第三部分: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体系的特点和意义。文中认为,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体系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鲜明特点。其整体性不仅表现在它具有自身明确的整体目标,而且表现在它的内容构架的不可分割性。其实践性不仅体现于它的形成既以现实条件为基础,又以新的实践、又已取得的对外开放实效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而且体现在它的所有内容都有以实践为依据,生动朴实,充满活力。其开放性不仅寓于它的形成过程之中,而且还表现在它以地社会主义社会认识上的开放性。如果对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这一理论体系蕴藏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